分享

妇女节,说说敢拿命解救婢女的许春草先生

 伍拾圆 2021-08-25
1、
今天是妇女节,说一段近百年前发生在厦门的“中国婢女救拔团”往事。
“中国婢女救拔团”是由许春草先生发起,旨在解救被奴役的中国底层女性的妇女解放运动。
奴婢制度是中国旧社会一种畸形的存在,早在幼年时期,许春草就对婢女怀有同情。
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哀哭的小女孩,原来是主人家要她去买酱菜的三个铜板被人抢了,她不敢回去,怕被主人打。
许春草身上正好有三个铜板,是母亲过年时给他的压岁钱,他一直没舍得花,此时却二话没说拿出来给了小女孩。
到了成年时期,许春草对婢女的同情有增无减,经常出面为她们打抱不平,有一次一个富人家对他怒斥道:“丫头是我用钱买来的,要打要杀哪轮到你管!”
这句话让许春草被深深触动,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等我有了力量,一定要解放婢女,就像林肯解放黑奴一样。”
到了1929年,许春草在社会上打下了一片天地,已经是有名望的人,他没忘了自己当年设下的目标。
经过一番筹备,他在鼓浪屿以街头演讲的方式,站在笔架山观彩石上面,向闻讯而来的群众发出自己要成立“中国婢女救拔团”的宣言。
在宣言中,许春草提出了4项愿景:
1.让婢女进学校读书,以进学校为标准。课余回家,仍可帮理家务;
2.婢女不堪虐待的可以逃来救拔团,由救拔团收容教育,给以衣服膳食,并保证其生命安全,健康成长;
3.受到残酷虐打中的婢女,中国婢女救拔团要以武力抢救,不惜牺牲;
4.中国婢女救拔团设立收容院。婢女进院,改称院生,按年龄程度接受教育,够上中学程度的,保送入中学。达到结婚年龄的任其自由选择配偶,由救拔团主持婚礼。
2、
“中国婢女救拔团”触犯的是富人和官员的利益,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可想而知。许春草的应对之策是不怕事,敢硬碰硬。
用许春草的话说:为救最小的一个婢女,我们愿牺牲最高的代价。
有一次,许春草就和厦门海军警备司令部上了,当时有一个女子跑来求助,她是司令部一个叫王经的副官的婢女,因无法忍受虐待逃了出来。
得知婢女跑到许春草那边去了,王经马上派人交涉,要许春草马上把人交出来。许春草当然没同意。
谁知道这个王经乃是警察司令林国赓的外甥,外甥受欺负,舅舅自然要出头。
林国赓向许春草放话说准备派兵硬抢人,许春草回话说:鄙人手上几千号建筑总工会的兄弟也不是吃素的。

许春草先生和被解救的婢女合影
林国赓自然不会为一个婢女和许春草硬干,出多少人命事小,要是因此丢乌纱帽才事大。
所以林国赓认了怂,没有硬抢,不过他又心生一计,请鼓浪屿工部局勒令许春草放人。
由洋人掌控的工部局和警备司令部有利益上的勾结,他们恐吓许春草:如不把婢女送回去,你许春草就别想走出鼓浪屿一步,否则一到码头立即逮捕!
许春草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呵呵”两声,婢女也没放回去。他照常进出鼓浪屿,而工部局也不敢动他。
3、
还有一次,当时借助日本势力混居厦门的台湾流氓组织“十八大哥”头目林滚的一个婢女也跑来向许春草寻求保护。
林滚马上请日本领事馆出面要人,日本领事馆知道许春草不好惹,让林滚先礼后兵。
林滚就派了人去向许春草要人,说得很客气:“林滚先生认为您创立'中国婢女救拔团’是好事,但现在把他的婢女抓去,又登报宣传,让他丢了面子。您知道他是有帮派势力的人,要是双方酿成事端,他林滚可控制不住局面,如果能把婢女还回去,林滚先生愿意向中国婢女救拔团捐助一笔经费。”
果然是先礼后兵,话里软中带硬,含着威吓要挟。
许春草也是老江湖,哪会被这样的话吓到,他回复道:“你们这些话正符合一句俗话,叫威胁利诱,我如果怕威胁,就不敢宣言解放婢女,我如果可以受人收买,早就是一个百万富翁了。我愿意林滚先生首先动手。”
“我愿意林滚先生首先动手。”听到这句话,林滚知道许春草是准备拿命跟他玩的!他可不傻,为一个婢女跟一个敢玩命的人决斗,所以林滚主动收手,认栽了。

许春草先生为被解救的婢女举办婚礼
4、
有人大概要问,许春草到底何方神圣,敢和当时的黑白两道都对着干。
许春草(1874-1960)不是神,他的出身只能用悲惨形容。6岁时,父亲被洋人拐骗到南洋当苦工,结果一去无返客死他乡,导致家里陷入绝境。
失去父亲的许春草9岁不到就成了童工,12岁时为了赚更多钱为母亲分担家庭负担,他干起了水泥小工。
大约16、7岁时,随着身体发育成熟,许春草已是大人模样,靠着能吃苦肯学手艺,他在建筑工地上也从小工升级为师傅。
更重要的是,许春草天生有抱打不平的个性,这让他有一种带头大哥的风范,久而久之,几乎所有的建筑工人兄弟都服他,团结在他身边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社会力量。
1907年,许春草33岁,已经在社会上小有名望的他在著名社会活动家黄乃裳先生和林文庆先生(后来当了16年的厦门大学校长)的介绍下加入同盟会。此后十几年,许春草一直追随孙中山。
1918年,许春草和100多位建筑业同仁在鼓浪屿成立厦门建筑公会(后在孙中山建议下更名为“厦门建筑总工会”),许春草被公推为创会会长
工会成立之后迅速发展壮大,短短几年会员就达到近万人,秉持“有公愤,无私仇”的工会宗旨,会员们亲如兄弟,为社会做事义字当头。
这正是许春草敢和黑白两道对着干的力量倚靠。
1921年,正在准备北伐的孙中山遭遇陈炯明叛乱,孙中山一度性命堪忧。
为了平息叛乱,孙中山委任许春草为“福建讨贼军总指挥”,授权其组织武装讨伐陈炯明。许春草也成为孙中山任命的来自鼓浪屿的两位将军之一,另一位是林祖密。
5、
1925年,孙中山因病去世,自那以后,许春草就没再从事政治活动,他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厦门建筑总工会和“中国婢女救拔团”中。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婢女救拔团”在解救婢女过程中,虽然遇到很阻大,但也得到很多帮助和支持。
当时鼓浪屿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卓全成就是大力帮助中的一位,他主动购买了织布机捐赠给婢女收容院,教解救出来的婢女织布,并包销学员们织出来的布,收入部分全部交给许春草作为收容院的开销。既减轻了许春草的负担,也解决了婢女的出路。
鼓浪屿救世医院是一家教会医院,他们对婢女救拔团非常支持,一些不堪虐待跑来向救拔团求援的婢女都得到了医院免费的救治。
许春草的义举甚至引起国际上的注意,1930年,日内瓦国际联盟“反对奴隶制度组织”一个考察团前来考察,听到中国婢女救拔团的情况,他们特地前来参观,并要求洋人控制的鼓浪屿工部局不得干扰救拔团的工作。
还有,在当时上海中华国民抗毒会总干事黄嘉惠的支持下,救拔团租用原德国在鼓浪屿旗尾山的领事馆旧址作为婢女收容院,解决了救拔团收容大量婢女的住宿问题。
1941年,日本占领鼓浪屿,“中国婢女救拔团”及它的婢女收容院被日军强行解散。
从1929年成立到被日军解散的12年时间,“中国婢女救拔团”解救了近300位婢女,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一运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中国旧社会根深蒂固的蓄婢陋俗进行了强力的冲击。
可以说,在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上,许春草有不可忽略的一笔功绩。
6、
在鼓浪屿笔山路上,有一幢用大理条石和清水红砖建造的老别墅,叫“春草堂”,这里就是许春草先生的故居,如今许春草的后人还居住在这里。
许春草信奉基督教,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新中国成立之后,许春草两次担任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1960年,许春草逝世,享年86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