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羽丢失荆州,其实不算什么,损失荆州军团太过于致命

 炫叶楓雪 2021-08-25

隆中对的目的,是取天下,如果隆中对没有完全实现,那么就是退保割据一隅。

三分天下恰恰是隆中对战略没有完全实现而形成的次要成果。

诸葛亮所说的跨荆连益,这里的荆州,其重点并不是整个荆州刺史部,而是襄阳、江陵两地,其中尤以襄阳最为重要。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诸葛《隆中对》战略:益州为根基,以汉水为“高铁”,可攻可守

诸葛亮的战略定位其实很清楚:以益州为养军的根本,借汉水之利,建立汉中-襄樊战线。

汉中、襄樊分处汉江上下游,同时又都是战略咽喉部位。汉中外面就是三秦关中平原,襄阳外面就是南阳盆地。

具有汉、襄,那么关、刘二人看似分兵,实则合并一处。因为无论哪路来攻,刘备的两个军团都可以依托汉江进行上下游快速调度。

如果刘备军团想要主动进攻,则可以借助汉江的交通优势,掌握主动权。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手无襄樊,怎能向宛洛呢?没有汉中,如何能出秦川?

因此,刘备得汉中之后,曹操孙权必然竭力阻止关羽取襄樊。

关羽丢失江陵,其实不算什么,损失荆州军团太过于致命

刘备军团失去争天下的可能,首先败在关羽好面子上,其次则是败在自己重义气上。

大意失荆州,自然是损失,但对刘备来说,最大的损失是失去了关羽军团。

而关羽军团的灭亡,和二爷本身“刚而自矜”,好面子是有关系的。缺了一位教员来告诉二爷“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219年5月,曹操撤退,刘备取得汉中,5~7月,孟达刘封取房陵、上庸,打通汉中到襄樊的汉水通道,和关羽部形成西、南两面包夹襄樊之势。

7月刘备称汉中王,关羽围困襄樊。8月关羽水淹七军,中原南部出现成规模的农民起义,关羽威震华夏。这个时候,曹操亲自领兵来救樊城,关羽阻截部队被击破,于是关羽撤围,但水军仍然占据制江权。

此时,孙权趁着南郡空虚,依靠内奸偷渡,夺取南郡。并用攻心计诱使傅士仁投降,巧言骗开了江陵城。接着,关羽听说江陵被孙权占领。

二爷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向西走,经上庸到汉中同刘备合兵一处。二是领兵南下,找机会夺回江陵。

既然选择南下,明显关羽还想找机会夺回江陵,然而关二爷自己之后又说,江陵城厚,不可强攻。这就自相矛盾了。

按《资治通鉴》的说法,关羽前后在江陵一带迁延了接近两个月,既不退,也不进,反而被吕蒙的攻心计乱了军心,困守麦城。11月底、12月初,粮尽,关羽令士卒投降,自己带着几十人向北往上庸逃跑,于半路被孙权截杀。

这里最迷的,就是搞不清楚关二爷到底想干嘛,只能猜:

①可能是二爷怀疑攻取江陵的消息是假的。

②可能是二爷好面子,刚刚“威震华夏”,紧接着就丢荆州,脸上挂不住。

无论如何,总之怀着侥幸心理,想去江陵碰碰运气,结果中了攻心计,军无战心,反而把军队也葬送了,自己也丢了性命。

如果二爷放弃夺回江陵这个他自己都觉得不切实际的想法,果断西遁上庸。屯军上庸的关羽军团依旧能起到威胁襄樊的作用。

有关羽在上庸,刘封不敢凌辱孟达,孟达也不会反投曹魏。刘被集团不失去汉水下游的上庸郡,其实仍然有机会夺取襄樊、关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