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虎为患:是谁促使苏联重工业迅速崛起?|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1-08-25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守夜子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7000字 阅读需要2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列宁

“苏联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由美国帮助或技术援助而建成的,其余三分之一是由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帮助或技术援助建成的。”——斯大林

1960年7月16日上午,当一纸照会递到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面前时,苏联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苏达利柯夫尽量使语气显得平静些。他观察着周围中国外交官“完全出乎意料的表情”,而章汉夫的脸色也越发凝重起来。

照会的内容,“苏联政府决定撤回所有在华的苏联专家”,这对于仍旧处在成长期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 蜜月期“中苏友谊牢不可破”

在过去的10年里,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不可磨灭的力量,尽管这种援助并不是无偿的,但对新中国来说,苏联老大哥起到的巨大作用,就如同1921-1941年间,美国对苏联的援助一样重要。

在俄罗斯这片土地上,工业化似乎总是和外国资本离不开关系。

在帝俄时期,1892年,维特担任财政大臣后,开始雄心勃勃的推行国家工业化的计划,他认为,加快工业发展要靠不受限制地引进外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舆论攻势和政治斗争后,沙皇同意了维特的方针,结果便是,俄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某些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工业发展之路。

◎ 西伯利亚铁路,又称第一亚欧大陆桥,连接莫斯科和海参崴,全长9,288公里

外资在俄国的工业化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铁路为例,1861-1914年,俄国铁路建设投资额为18.16亿卢布,外资占比达74.5%,1861-1881年间外资占比更是高达94.25%,在其他领域,外资也拥有不小的占比。

总而言之,大规模引进外资推动了俄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俄国在建立新兴工业方面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帮助俄国实现了工业化与经济腾飞。

◎ 诺贝尔兄弟在巴库开办的炼油厂

然而俄国在经历了一战与内战的洗礼之后,原有的工业化基础被破坏殆尽,面对严峻的现实条件,列宁再次想起了俄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推手——外资。

1921年,俄共(布)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引进西方的技术,列宁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会议上指出:“我们不能设想,除了以庞大的资本主义所获得的一切经验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外,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

斯大林也同意列宁的观点,并且在手段上比列宁更加粗暴,引进外资和西方的技术成为了苏共高层的共识,于是,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以及随后的三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开始大规模地引进外资与技术。

不过,此时的苏俄想要引进外资还面临着不少困难。

十月革命后,苏俄将价值15亿金卢布的在俄外国资本全部收归国有,还宣布免除帝俄时代所有欠下的债务,此举自然激起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烈抵制,银行拒绝购买苏俄的黄金,运输公司拒绝运输苏俄的货物,保险公司拒绝为苏俄的货物担保。

◎ 十月革命中,临时政府的官员被逮捕 油画作品

在这种情况下,1920年11月23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特许经营活动的一般法律与经济条件》,以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联开办企业的特许权的形式,为外国企业进入苏俄开了绿灯,并承诺保证特许企业在苏的利益,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又是个谎言,但在当时,在苏俄的巨大待开发市场的诱惑下,还是有很多西方资本家进入苏联,拉开了苏联工业化的序幕。

1921年,苏俄爆发了大饥荒,在这场饥荒中,著名的美国企业家阿莫德·哈默积极筹划从美国向苏俄运送粮食和物资。

◎ 阿曼德·哈默(1898年5月21日——1990年12月10日),,西方石油公司主管,企业家和艺术品收藏家。出生于美国纽约,犹太人后裔。父亲朱里埃斯·哈默是美共创始人之一

此举受到列宁的重视,列宁希望借助哈默的人脉,推动美国企业家前来投资,帮助苏俄恢复国内经济,列宁找到哈默,希望哈默能经营石棉开采企业,这样,哈默就成了第一个拿到特许权的美国资本家。

苏俄政府为哈默的经营活动提供了诸多便利,他的成功对其他美国企业家产生了影响,看到苏俄缺少必要的农机设备后,哈默主动和亨利·福特联络,向他描述了苏俄市场的发展前景,使福特这个十分敌视苏俄的美国企业家也同意通过贸易的形式向苏俄销售拖拉机,比如1925年,苏联进口了7400台拖拉机,而同年苏苏联国内的拖拉机产量只有595台。

由于此时美国政府并没有和苏联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于是其他美国公司也纷纷效仿福特公司的做法,通过总部位于纽约的Amtorg贸易公司同苏联进行贸易,该公司在莫斯科的办公室,代表了37家美国企业在苏联的利益存在。

除了特许权经营和直接贸易之外,引进技术装备也是苏联政府吸引美国企业家进行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以石油工业为例,为了迅速发展石油工业,苏联自1924年开始,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石油钻采设备,苏联新开采出来的石油又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形成了对外汇的有效补充。

◎ 苏联时期的巴库油田

1921-1928年属于苏俄/联政府引进外资的初始阶段,美国由于未与苏联建交,双方的合作范围有限,但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苏联引进外资的速度被大大加速了。

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纷纷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原本月均30亿美元左右的全球进口总额在三年时间内缩小了70%,而苏联则抓住了这个机会,加速购买西方的机器设备与引进技术,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有50%都被卖给了苏联,全球范围内1/3的机器设备都卖给了苏联。

而随着正常贸易渠道的畅通,而原有的特许经营形式则逐渐被废除,苏联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来国有化这些公司,到了1930年12月27日,苏联人民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废除了特许权制度,曾经为苏联工业化贡献做出了贡献的西方资本家们又再次品尝了一次社会主义铁拳的威力。

1933年12月,美国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苏联进一步从美国获取所需的技术等扫清了大部分的障碍,以下将分别介绍美国对苏联工业的各个领域的援助。

钢铁工业,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的设计图纸是克利夫兰的麦基(Arthur&Mckee)公司以美国钢铁公司在印第安纳州的格里工厂为蓝本设计的。

◎ 1930年代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

在当时,格里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而库兹涅茨克钢铁厂是由芝加哥的弗林工程公司(Freyn Engineering)设计、指导安装的;扎波罗热钢铁厂同样是在弗林公司的设计指导下完成的。

事实上,当时的全苏冶金工厂设计院((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институтпо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хзаводов)中,就有大量的美国人担任要职,一位于1929-1933曾经在列宁格勒分院里工作过的工程师描述了当时美国人在该机构任职的情况:

“当我们一开始参加全苏冶金工厂设计院工作的时候,我们只限于搞咨询工作——俄国人搞总图、做总结和做出决策。差不多六个月之后,我们被召去参加总图设计和决策工作;九个多月的时候,我们被任命为一些钢铁工程项目的总工程师;第一年年底,我们之中的某些人当上了部门的领导;去年有一个人还当上了整个分院的副总工程师”。

苏联不仅是钢铁厂的设计全盘师承美国,各种标准化的设备和技术也随之进入苏联,包括标准化的高炉、平炉、初轧机,1935年2月,联合工程和铸造公司将冷热连轧技术转让给苏联,该公司还派出了一些技术人员去苏联,负责安装该公司的设备、监建苏联钢厂和培训苏联工程师。

在美国人的帮助下,一五计划结束时,苏联的生铁产量达到了616万吨,钢产量达到593万吨,仅美国人援建的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产的生产能力便高达250万吨,连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官方编纂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都不得不承认苏联的钢铁工业是“学习最发达的、技术上装备了黑色冶金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验“。

炼油工业方面,上文已经提到,自1924年开始,苏联便进口了大量的钻采设备,大大提高了原油产量,但由于当时苏联国内的内需很低,所以这些原油被大量的用于出口换取外汇,随着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国内的石油消耗增加,苏联缺少必要的装置来生产汽油等其他石油产品,

1936年开始,大批美国炼油厂建设公司在巴库建设了大量的炼油厂,宇宙油品公司(UOP LLC)在格罗兹尼和萨拉托夫两地兴建了新的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工厂,这正是当时苏联紧缺的工厂。

1938年,宇宙油品公司在乌法附近建设了苏联第一座加氢和异辛烷工厂,这是苏联境内的第一套能生产航空汽油的工厂,在后来的苏德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这座工厂,乌法附近的其他炼油装置也是由美国公司建设的。

除了高辛烷值汽油,其他的石油产品如润滑油也严重依赖西方的帮助,位于巴库的由米勒(Miller)公司兴建的润滑油工厂是当时苏联最大的润滑油工厂,设计年产量高达300万桶,几乎占当时苏联润滑油年产量的1/3。

由于苏联的管理制度方面的先天缺陷,他们虽然舍得花大价钱引进西方工业设备,但并不愿意在花小钱在设备维护上。

监督建设润滑油工厂的米勒公司的工程师霍夫曼在回国后尖锐的评价了苏联:

“米勒工厂造价500万元,但是只有价值25美元的维修工具。此外,一个车间可以对一种设备投资50万元,但他却搞不到一块抹布去擦油污。霍夫曼自己去外宾商店买了块布来做抹布,但是苏联工人们把这块布拿去做小孩衣服。”

◎ 弗雷德-科赫被赶出美国石油市场后选择去了苏联,他掌握的热裂解技术对于当时急于石油换美元的苏联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几年间,他帮苏联办起了15家大型现代化石油提炼厂。但后来遇到大清洗,弗雷德选择离开。后来,弗雷德又去德意志第三帝国,为纳粹德国在汉堡建成第三大炼油厂,还成了著名右翼团体“约翰·伯奇协会”的创始成员之一。

生产裂化汽油的技术同样由美国公司提供,1931-1932年间,温克勒—科赫公司(Winkler-Koch)为苏联设计和提供了15套裂化装置,这些装置占三十年代苏联裂化生总生产能力的85%。

值得一提的是,科赫本人在1927年发明的裂化工艺,使小型石油企业也能与大型石油企业竞争,为此他本人遭到了多达44起来自石油巨头的诉讼,并且因为与宇宙油品公司的诉讼,使得他无法在美国开展生意,于是只好在苏联寻求发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科赫的好几个同事被斯大林清洗,科赫深受这次经历的影响,并且为自己与苏联合作而感到后悔不已。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苏联的炼油工业发展的比较晚,有很多项目是三十年代后期才上马,于是当苏芬战争于1939年11月30日爆发时,美国决定拒绝继续交付给苏联生产高质量航空汽油所需的计划、工厂设备、制造权和技术情报。上文提到的宇宙油品公司建设的高辛烷值汽油工厂便因为这个原因没能在继续建设下去,但在二战中,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又向苏联提供了数座整套的炼油厂,并且向苏联提供了大量当时苏联不能大量生产的航空汽油。

◎ 苏联由外国设计和建设的炼油厂及裂化设备生产能力的百分率变化

但是这些由美国援助的形形色色的炼油工厂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们几乎全部位于高加索地区。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指出了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苏联的绝大部分液体燃料资源都集中在南高加索地区,在1942年时,苏联石油总产量的超过80%集中在高加索。而高加索大部分的石油产品又产自巴库,在整个战争期间,巴库地区生产了7500万吨石油。生产的汽油占到全苏汽油产量的80%,更为重要的是苏联战争期间96%的润滑油均生产于此。

离开了巴库生产的润滑油,苏联红军引以为骄傲的坦克大军无异于废铁,整个苏联的运输和工业都会变得举步维艰。

当1942年德军的兵锋直指高加索的时候,苏联政府连忙将高加索地区珍贵的各种采油炼油设备运往内陆,然而想将这些设备整套的运往内陆还是超出了苏联人的能力范围,并且苏联人为了防止高加索地区的油田落入德军手中,提前破坏了数百万口油井。

其结果就是,德军只在高加索转了一圈,高加索地区的石油工业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1942年全年的石油产量为1780万吨,相比较于1941年暴跌了1000万吨,而苏联东部的石油产量到了1944年也仅仅为480万吨,相比较于1942年仅增长了60万吨,那么如此巨大的石油缺口到底由谁来弥补了呢?到底是谁一直在支援苏联的坦克军团的运转呢,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再说机械工业方面。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无奈的写道:“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机器制造业产品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独立。还有必要进口复杂的设备,有些企业借助于外国公司才掌握了制造过程”。如此委婉的写法也改变不了包括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在内的诸多大型机械制造厂是由西方援助的事实。

以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为例,该厂于1928年由全苏冶金工厂设计院进行设计(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包含了众多美国专家的设计院),最初,其大部分设备都是来自于德国,也有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设备。

1935年6月,一位美国人去参观了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并写下了一段热情的叙述:

“这是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座最美观的厂子,首先,机械加工部门就是一个杰作,在一座四分之一英里长的厂房里排满了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最好的机床,它比通用电气公司的任何一个单独车间的装备都要好。”

◎ 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大门

◎ 乌拉尔厂生产的T-34

尽管有了大型的机械制造厂,但苏联对外国进口的机床的依赖却丝毫没有减少,反倒继续在增加。

不仅是美国,英国1932年出口的机床中,90%都销往苏联,1939年苏联与纳粹德国秘密的贸易协定中,苏联也要求从德国进口大量的机床,苏联人似乎陷入了一种机床狂热。

在苏德战争中,通过租借法案,西方盟国又向苏联提供了44605部机床,占苏德战争期间苏联自产机床数量的27%,并且盟军援助的机床大部分都是苏联此时仍然无法自行生产的高端机床,苏军洗劫东北工矿业的时候,机床也是被洗劫的重点,工厂设备损失了85.9%,少量被苏联人留下来的也都是陈旧的设备,越是规模大、设备好的工厂被洗劫的就越严重。

苏联仍然如此需要机床的原因或许可以被解释为,苏联需要的高端机床此时还无法自产,所以仍然不得不依赖于外国的产品。

此外,苏联在滚珠与滚珠轴承的制造更是几乎完全依赖于外国技术,瑞典滚珠轴承制造公司(SKF)于1929年获得了特许权,但从这个时间节点就可以得知,它的命运不会很好,在1930年,该公司的两个工厂全部被征用,并更名为莫斯科第二滚珠轴承厂,到了1937年,在10名瑞典工程师的管理下,该厂的轴承年产量达到800万套;之后苏联又决定建设一座规模更加庞大的轴承厂——莫斯科卡冈诺维奇第一轴承厂,意大利的RIV(Officine di Villar Perosa)公司与苏联签署了技术援助合同,该公司承担监督从计划到工厂建成投产的全部工作,还吸纳了大量苏联工人和技术人员到自己的工厂培训,并从西方各国购买所需的设备,该轴承厂于1932年1月份投入试运营,1938年达到了年产1800万套轴承的产量,尽管如此,后来根据租借法案,苏联人依然不断的进口滚珠与滚珠轴承,其原因可能和苏联人依然需要机床的原因一致。

在汽车工业方面,苏联的汽车工业得到了福特公司的鼎力相助,前文提到,在哈默的介绍下,福特公司很早就与苏联进行贸易,1927年,苏联农民使用的货车中有85%都是福特建造的,还也大量进口福特公司生产的拖拉机;1929年5月,福特公司与苏联签订技术援助协议,福特公司将帮助苏联在高尔基城建设一座福特式的自动化汽车厂,该厂是苏联第一个流水线作业工厂,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生产的“嘎斯”汽车后来成为苏联的知名品牌,二战爆发时,苏军的主力卡车嘎斯AA型卡车便是以福特AA型卡车为基础改进而来的。

◎ 高尔基汽车厂的大门

除了高尔基厂之外,被某些苏粉津津乐道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更是彻头彻尾的西方货。

1929年3月,一群苏联工程师带着要求建设拖拉机厂的合同来到美国,并与阿尔贝特卡恩公司(Albert Kahn Associates)签订了合同,整座工厂于1930年先在美国建造完成,然后运到斯大林格勒进行组装,该工厂于1930年6月17日正式开工,最先生产的产品是国际收割机公司的15-30型拖拉机,到了1932年开始生产T-26坦克,顺便一提,T-26坦克同样是在英国的维克斯6吨坦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1930年代的斯大林拖拉机厂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座工厂,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哈尔科夫拖拉机厂,也是由美国公司设计制造的,除了直接的设计制造外,还有很多美国专家帮助苏联新建的工厂开工,但尽管在西方的帮助下兴建了这么多大型工厂,苏德战争中苏联还是需要通过租借法案获得大量的拖拉机、卡车来弥补自身的生产不足。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工业部门,水利工程、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制造业、铁路系统、造船工业、航空工业、坦克工业等苏联大部分的工业部门,同样获得了西方资本与技术的大力支援,无数的苏联工程师到西方学习,也有无数的西方人来苏联充当顾问。

当然,这个过程中不只有苏联受益,西方各国也因苏联的巨额订单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负面冲击,但毫无疑问还是苏联获益更多,《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颇为辩证的写道:

“苏维埃国家借助于进口设备,在空前短的时期中使许多大型企业重新建设并开工,加紧进口设备,使建立自己的机器制造基地的速度加快,归根结底是促使苏联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