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二则:二十四史与入门史书、诸葛亮与汉献帝阴谋论

 东海寻人 2021-08-25

   二十四史与入门史书

     说一个小知识,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稿》,也就是说它起于司马迁的《史记》,止于清人修的《明史》。

  《清史稿》是袁世凯下令修的,也正因为袁世凯的特殊身份,导致《清史稿》出现了很多问题。袁世凯起家于清廷内部,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所以他启用的修史的学者大部分是清遗,一方面美化清朝统治者,另一方面污蔑民国革命者。

  《清史稿》有太多地方是无法被认同的,甚至是失去客观真实性,所以很多近现代的史学家都不愿意将它跟二十四史相提并论。

  第二个小知识,二十四史也不包括《资治通鉴》,主要是因为它是多个朝代的编年体通史,且引用了太多宋以前二十四史的内容,不符合二十四史的评选标准。二十四史评选标准除了要是纪传体正史,还得修的是前朝的历史,是相对独立的时间区段。

  同样的《左传》、《春秋》等也因为相似理由,不能列入二十四史评选中,

  当然了《史记》是个例外,因为它是纪传体通史的开创者,地位是最高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听说过吧,恐怕二十四史里面其他二十三部加起来都比不上一部《史记》。

  我本人读的第一本史书就是《史记》,当时大概是大一的时候,是被震撼到了,从此喜欢上了历史。所以我也推荐各位家长引导你们的孩子去读一读这边书,里面的故事很精彩。

  尤其是《项羽本纪》,读完的时候不免感慨万千,既认识到了秦末波澜壮阔的史诗,又引发了对项羽这位“英雄”多方位的思考。我从他身上吸取了很多教训,对我之后的人生影响很大。

  《史记》的历史观也相对较为公正,是不错的入门史书。

  诸葛亮与汉献帝的阴谋论

  网上关于诸葛亮的阴谋论挺多的,比如诸葛亮有篡位野心,打压魏延并临死时设计杀死了他,打压赵云并对赵云很冷血等等。此外还有一条更离谱的——有人说诸葛亮跟汉献帝是同一个人!

  我搜集了一下,他们大概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诸葛亮与汉献帝同年出生,都是公元181年。有的还加了一条,都是公元234年辞世的,巧合挺大的。

  2.诸葛亮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记载,去南阳的时间,正好差不多是刘备与汉献帝主导的衣带诏事件发生的时间。

  3.诸葛亮自称卧龙,而龙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

  4.黄承彦之所以将女儿黄月英嫁给诸葛亮,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的身份。

  这四点理由其实都挺扯的,因为诸葛亮跟汉献帝活动区域压根没有交集。诸葛亮主要活动范围是荆州、益州,赤壁之战那会在东吴出现过,北伐的时候到过陇西、凉州关中等地,但没去过长安。而汉献帝这样活动范围则是长安、洛阳、许都,跟诸葛亮是平行的,不重合。

  然后是卧龙的问题,我想这群人是忘记了赵云字子龙吧,实际龙并不是帝王的专属,民间是可以随便取带龙字的名字,而且龙字还可以作为姓氏。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清朝,还有一个清官叫陈龙的,说明并没有这方面避讳或者禁忌。另外很多地名带龙字的也很多,比如龙潭、龙虎山之类。

  至于刘备、黄承彦看重诸葛亮,完全是因为他的才华,能将这点跟皇帝的身份联系起来,也确实够牵强的。

  所以我说,朋友们,少看网文,多读历史,别整天胡思乱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