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旭志:任人唯贤不唯亲

 忧郁的妖精 2021-08-25

前情

第54集 新谏逐客书:仓鼠


“戏说”系列把历史上很多经典的、耳熟能详的故事,通过场景的细腻而独到的描写,运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生动地、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深刻印象。笔者斗胆,姑且称之为“沉浸式场景渲染手法”。

《仓鼠》的开篇,就像3D影音一般,带着我们穿过历史的迷雾,步入战国末期的秦国——嬴政统一全国之前励精图治的一段光辉岁月。聚光灯打开,李斯走上了舞台中央……

搞笑的是,李斯居然能从仓鼠的生存之道中悟出人生逆袭的官场取胜之道。李斯向往着做一只衣食无忧的仓鼠,一只可以在秦国政治舞台上大展身手的“仓鼠”。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的仓鼠梦险些被逐客令葬送,他语无伦次地吩咐下人:“快去拿笔墨来,我要上吊!”一着急,把“上书”说成了“上吊”,这段对白显然是作者杜撰的,在诙谐恶搞之中,也凸显出李斯决定捍卫自身利益最后一搏的急迫心情……

午夜的风凉飕飕,李斯的心却火辣辣。熬了一个通宵,洋洋千字的长文——《谏逐客书》便一挥而就,并如愿送达了嬴政那里。

从“上达天听”这个小细节,我们可以看出:秦国君臣之间,讯息沟通之顺畅、高效,嬴政处理竹简时的亲力亲为和勤奋、迅捷。

李斯在文中列举了很多外来人才在秦国建立不世功勋的论据实例:秦穆公重用由余、百里奚、蹇叔,称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富国强民、辟地千里;秦惠文王用张仪,破六国合纵……

您听信谗言,不分青红皂白,就要赶我们走,这说明什么?说明您喜爱器玩和女人胜过喜欢人才!

李斯在责备之余,仍不解气,继续“危言耸听”:您把宾客拒之门外,难道不是“借兵给敌人,送粮给盗贼”吗?

嬴政读完,一身冷汗,当即拍板:收回逐客令,擢李斯为廷尉。

嬴政知错就改、雄才大略、求贤若渴、知人善任,跃然纸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嬴政对于人才的渴求,完全超出了李斯的想象。为得到韩非子,秦不惜攻韩。得到后,嬴政发现和韩非子根本谈不拢,两人政见完全南辕北辙。更让嬴政担忧的是,韩非子根本不可能为己所用。既然得不到,也不能让对手得到。

在嬴政的默许下,李斯终于寻机除掉了韩非——这个自己昔日的同窗,未来可能与自己争宠的政治对手。

韩非子死后三年,秦灭韩。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秦国之所以强大到能够华夏一统,实在是和历代秦王的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嬴政是站在其列祖列宗的肩膀之上,才得以四海一统。

秦国的“可怕”之处,在于其“车裂”商鞅,却延续了商鞅变法的制度,处死了韩非子,却用了法家的思想完成统一。

李斯在《见逐客书》中提及的那些秦国先贤,无一不是“外国”人,而历代秦王均能任人唯贤,用贤不用亲,大胆任用“外国”人的聪明才智来富国强兵,实属难能可贵。

夏子豪在《布衣与贵族的博弈》一文中,曾有过这样两段总结:

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定法典、开阡陌、兴水利,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国力日盛。商鞅变法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为平民进入上层打通了通道。

《三国志》里有句话: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意思是功绩有人才方能建立,事业有人才才能发展。英雄不问出身,只有任人唯贤,才能广纳人才,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综上,任人唯贤不唯亲是秦最终能够在硝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战国,得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能够翦除六国、一统华夏的不二法门。任人唯贤不唯亲,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事业致胜的法宝。

刊发于2021.8.26《劳动时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