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 |《菊次郎的夏天》

 西西的岛 2021-08-25

学期结束,正是夏天。

“也许该看部关于夏天的电影吧”,这样想着,在大脑中搜索起自己的夏日电影片单。看过的电影不多,适合10岁左右孩子看的夏日电影就更少了。

想到了几部——《河童之夏》、《菊次郎的夏天》、《岁月的童话》。很巧的,都是日本电影。

原来对日本,真是有难以言说的亲切感情啊。

时间有限,只能看一部。

选哪一部呢?

《河童之夏》无疑会是他们喜欢的,讲夏天里小男孩与一个河童的奇遇——岔开一下话题。鬼怪精灵的世界在日本人创作中占一定比例,似乎鬼怪精灵对他们有独特的吸引力,比如河童,以及小人,他们亦带着敬畏与好奇来想象那个神秘世界。(那部《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也很适合夏天啊)

最后选了《菊次郎的夏天》。

主要是因为那段熟悉的主题音乐。班里有些孩子已经弹过了欢快旋律的曲子Summer,而且大部分孩子都听过。对这段音乐更好地理解是看电影情节吧。于是定了《菊次郎的夏天》。

 多年前看过这部电影。记得大体内容。

其中一些情节是“常规”感动:小男孩看到妈妈再嫁后照顾新家庭而产生的被抛弃感,那个男人去探望母亲时的百感交集。

有些部分觉得不可思议,男人带小男孩去赌博,输掉了旅费——这个大人太不负责任,太不靠谱了吧。

隐隐为小男孩难过和担忧:真是一趟冒险之旅啊。

这个声称陪自己找妈妈的男人很特别。旅途中遇到的变态男简直算是危险了。

总之,对这个电影没有太好的印象,像是明丽的画作中有团团黑色。诧异于电影的豆瓣评分为何在8分以上。

这次重看之后,开始有点明白了。

菊次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大人。

脏话是他的口头语,什么笨蛋啦、他妈的之类。

他不会成熟地处理事情,只想用粗暴方式快速达成自己的愿望。别人拒绝他们搭便车,背地里他拿起石头砸破玻璃。结果被司机发现,两人扭打起来。

想要得到一件东西,他向对方大喊大叫虚张声势。有时他成功了,对方被他的吼叫和大块头震慑(或者是愿意以善意回应他),答应他的要求。有时他被拳头制服,头破血流。

菊次郎身上又有普通大人的特点。

没有节制。赌博时赢回一部分钱仍不能住手,继续下注试图赢回更多。

期盼孩子很快的回馈、感恩。“我是不是对你很好?见到妈妈时要告诉她”。

偶尔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都怪你啦。

更多的时候,菊次郎像个小男孩。他单纯又笨拙,逞能,有正义感,偶尔牺牲一下别人的利益成全自己。他趁司机不在,拿石头砸玻璃的一幕以及在泳池内的狗刨姿势,每每想起都会笑出来——明明是小孩子的做派嘛。

怕小男孩正男担心,他说着善意的谎言。被打伤时说,我是从楼梯上摔下来的。正男远远看到妈妈出门送别新的家人,他伤心地转身离开。菊次郎安慰他:是我们找错了。为了让正男开心,回程路上,他和几个大男人陪正男大玩各种游戏。一个大人,愿意不遗余力地陪小孩玩耍,真是感动

这是怎样的夏日之旅啊——曲折的,泪水和欢笑交加。

找妈妈的原本目的并没有顺利达到,甚至可以说是伤心收尾。可一路上,见识的许多人,比如善良的顺风车情侣,还有骑摩托车的朋友,尴尬的度假酒店体验等等,都是意料之外的难忘经历。

如愿的旅程很美好。如果没有,曲折的经历更多彩。

人生,大多会有出人意料的事件吧

菊次郎的行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正经成年人”,好像身上有团团黑色,不够光彩照人。

可是这一次我开始欣赏起他,并且佩服。可能是渐渐明白真实的人不完美,有争议之处,有可贵之处

两人分别时,菊次郎说:下一次我们还一起找妈妈吧。

正男问:叔叔你叫什么名字?

他回答:菊次郎,他妈的,滚吧。

这个结尾我喜欢:啊,这才是菊次郎嘛。

作为菊次郎扮演者的北野武也是本片导演。高大壮硕的外形与小男孩气极浓的情节形成反差。也许,他心里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小男孩吧,或者他还没有忘记自己怎样从小小男孩一路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