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七):改革

 where5 2021-08-25
在穆罕穆德二世攻进君士坦丁堡后,为奥斯曼帝国增加了罗马化的法典,通过这部法典,他实现了他的立法权。
之后到了苏莱曼,把立法权进一步扩大,削弱了伊斯兰世界教法学家的司法解释权力,使苏莱曼获得了之前哈里发和苏丹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力。
图片
在之前的伊斯兰世界,司法领域始终是神权强,国家弱,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是第一个做到国家强,神权弱的伊斯兰君主。
奥斯曼帝国引用罗马化的法典为伊斯兰世界开了先河,近代伊斯兰世界引用罗马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所以近代土耳其也是伊斯兰世界世俗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
引用罗马法的逻辑就是这样,它削弱了民间愚昧,具有神权性质的沙利亚法,增加了国家的权力。
苏莱曼除了将穆罕默德二世的立法权进一步扩大之外,他还做了另一项重要的改革。
他征服了更多的领土,包括埃及、叙利亚、和北非这些地方。
图片
除了奥斯曼帝国核心领地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半岛之外,苏丹并没有把这些新征服的领土分封给桑贾克,而是将这些领土划为苏丹的私人领地。
我们之前讲过,桑贾克就是类似于满洲八旗的体制,那么在苏丹的权力日益扩大的时候,这些桑贾克的存在就越来越让苏丹不舒服了。
但是因为祖制的原因,就像即便是雍正康熙已经对八旗有了生杀大权,但他也不敢去消灭祖制。
清太祖努尔哈赤定下的制度,我不能说改就改了,我把八旗完全废掉,实行行省制度,这肯定是不行的,这样的话不显得我连祖宗都不认了。
但在我新征服的领地上,我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所以苏莱曼在他新征服的领地上就不再分封桑贾克了,而是将新征服的这些叙利亚、埃及各省划为自己的领地,然后在这些地方实行包税制,就是谁给的税多,就让谁去管理。
所以到了苏莱曼时期,奥斯曼帝国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封建的桑贾克省,一部分就是包税省。
即便封建省原有的封建机构还在,苏丹也不能随意裁撤他们,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服从国务会议。
这样一来,苏丹的财富和权力又进一步地增加,他可以任用更多的官吏,和建立更庞大的奴隶禁卫军。
另一方面,从穆罕穆德二世到苏莱曼这段时间,苏丹也削弱了伊斯兰世界民间教法学家的司法解释权力。
因为在奥斯曼帝国早期,司法权都是由民间的教法学家,就是我们之前讲的穆夫提垄断的。
这些人的力量来自哪里?
他们的力量来自于私人办学,就像孔子和东林书院那样,他们教出来的弟子当然和他们是一条心的。
他们构成了伊斯兰世界的主要知识分子,舆论自然掌握在他们手里。
同时,他们也依靠民间有势力的富豪商人。
比如孔子教出来的弟子他们靠什么吃饭?
邹鲁儒生承担了当地社会的婚丧嫁娶以及教育市场,也就无需周游列国求官,他们靠给人办红白喜事谋生。
地方上的富豪或是大族,稍微有点体面的人想要办喜事或是丧事,那谁最懂礼法呢?
当然是孔夫子最懂了。
或者如果当地的发生了冲突,那衙门又不是鸡毛蒜皮的事都会管的,那谁的道德最高?谁最有威望,谁说的话最令人信服呢?
那肯定还是孔子了。
像这种类似居委会大妈管家长里短的小事,你也没办法收钱。
那他们还能依靠谁呢?
就是民间的富豪商人了。
那些富豪商人尽管他们很有钱,但他们也怕舆论的力量,比如说你卖的肉不清真,赚的都是黑心钱什么的。
那么他就找一个名气很大的教法学家,资助他一笔钱,然后教法学家就会替他宣传,感谢虔诚的某商人给我资助,他卖的肉很清真,诸如此类的。
这样等于也给商人起到了带货的作用,那么穆斯林就会买他的账。
民间的沙利亚四大法学派之所以能够垄断司法权,就是依靠教法学家和富商们联盟。
早期奥斯曼苏丹对这个联盟是没办法的,苏丹也没想去管他们。
到了巴耶济德,因为他为了掌握政权杀掉了他的弟弟,于是他就招募了一批教法学家组成学者会议替他辩解杀弟弟有道理。
到了穆罕穆德二世,既然苏丹也有学者会议了,凭什么只有你们民间可以私人办学,我苏丹有钱也可以办啊。
我花钱养着这批学者会议,然后让他们自己办学。
刚开始的时候,民间这些教法专家还嘲笑苏丹办的学校完全就是苏丹的五毛。
他们只是拿钱为苏丹说话而已,论专业还是我们民办的学校。
但是苏丹不断地向里面投钱,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有实力的学者被吸引,你敢说五毛里面就没有有水平的专家吗?
现在为苏丹说话的人也有了,专家也有了,苏丹的学者会议在伊斯兰学术界也有一席之地了。
虽然说没有绝对的优势,但至少三分天下已得其一了。
就不会像之前的伊斯兰君主那样,整天被教法学家骂,好像一切荣誉都是归于先知穆罕默德,错事都是当今皇上干的。
奥斯曼帝国能够保持强盛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苏丹和西方列强的关系。
尽管我作为拜占庭东正教的征服者,但对来自意大利的商人,还是要给他们足够的治外法权的,作为一种引进技术的手段。
不但要给他们治外法权,还要给他们很高的地位,设立单独的米勒特,和穆斯林平起平坐。
这个米勒特制度,就是允许你保持原来的东正教信仰,并且可以充分享受自治权。
因为穆罕穆德在世的时候就说过,要给有经人,就是指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相应的自治权,让他们用自己的教法自我治理。
这个传统,在以后的部分伊斯兰国家统治者中,还是基本上遵循的。
因为奥斯曼是拜占庭的直接继承者,他处于东西方之间。
他在东方属于西方,在西方面前是东方。
想在东方称霸,那么西方的先进技术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如今在我们看来属于丧权辱国的治外法权那些东西,都是奥斯曼帝国名声卓著的圣贤君主,主动求着西方来的。
也没有一个奥斯曼人说这有辱他们民族自尊心。
推动治外法权、给这些人足够的自主权,恰好就是奥斯曼最强势、最能打的那几个苏丹,特别是穆罕穆德二世。
在奥斯曼帝国看来,治外法权是强大后自信的象征,和丧权辱国联系不在一起。
其实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是无法离开西方的技术的。
因为从苏丹与西方商人接触来看,这个阶段西方技术革新是日新月异的。
你想要得到西欧的技术和资金,就必须给他们治外法权。
否则这些商人和技术专家在你这里不开心,他们就走了,他们走了,奥斯曼就不会强大。
如果不能强大,那么不仅打不过西方,就连奥斯曼内部的封建骑士都压不住了。
因为即便到了苏莱曼时期,苏丹的权力已经非常大了,但封建骑士仍有很大的的势力。
他们从来就没变为清末八旗子弟那样只会遛鸟抽大烟的废物,他们只是被苏丹压住了。
苏丹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禁卫军对这些封建领主有绝对的优势。如果他得不到西方的洋枪洋炮,还能否镇得住那些领主。
因此苏丹一刻也不能停止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后带来的治外法权,奥斯曼帝国也需要苏莱曼这样的立法者。
于是苏丹除了把拜占庭帝国法典融合进伊斯兰法之外,还需要把意大利、匈牙利人带来的法典也纳入奥斯曼帝国的法学体系。
所以近代土耳其的法学体系,西方色彩是非常浓厚的。与其说是伊斯兰法,不如说是罗马法和伊斯兰法混合的产物。
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他与欧洲发动战争,实际上是取得先进技术的手段。
因为此时奥斯曼技术革新已经完全赶不上欧洲了,一开始赶不上意大利,后来又赶不上英国。
他发动战争,捉到基督教的技术专家,就可以封他们做帕夏大臣。
一方面这些人是苏丹俘虏的奴隶,另一方面又是大臣。
你要明白,专制主义的矛盾点在哪?
专制就是要把一切都管理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缺乏创造力。
无论你管理得再好,资源利用再合理,但你无法产生新的技术,就只能利用原有的技术。
如果个人类文明史到了一个节点,不再发生技术革新,那我们可以说,专制主义是必然胜利的。
专制主义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利用既存资源和技术。
但是如果发生技术革新,新增技术超越现有的知识和技术,那么专制主义是必输不可的。
人类文明史的技术革新虽然不是常态,但也是必然发生的,新增知识和技术一定会超出现存知识。
所以你会看到,人类文明史上无数帝国崛起与衰落,从自由到专制,再到灭亡。
我们看到“繁荣”或是“盛世”,往往并不是秩序产生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这个阶段,与其说是秩序生成的过程,不如说是消费原有秩序的过程。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因为专制因素比欧洲要大得多了,所以技术开发明显落后与欧洲。所以你眼看奥斯曼帝国就不行了。
他要想自己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输入新的技术资源。
奥斯曼帝国想要获得先进技术的方法就是打仗。
打仗就能获得基督教的技术专家,让他做大臣,用高官厚禄养起来,让他改信伊斯兰教,给他三妻四妾诱惑他。
这个待遇甚至比之前封建领主都要好,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诱惑。
图片
奥斯曼帝国海军,大部分就是由基督徒的叛教徒组成的。
从苏莱曼开始,奥斯曼帝国将希腊沿海地带专门成立一个蒂马尔省,封给这些基督教的叛教徒,并成立专门的海军部养这些技术专家。
这个海军部不仅是一个军事部门,后来也承担了外交部和国防部的作用。
军火从哪来?技术从哪来?资金从哪来?
奥斯曼如果没有西方的洋枪洋炮,谁都打不过了。
从理论上,海军部的主要成员都是被俘的基督教奴隶,但是奴隶也是高官厚禄的奴隶。
奥斯曼就凭借这套体制,对外和西方发动战争,对内压制封建骑士,和更东方的各国。
只要奥斯曼还能从西方获得技术输入,并从塞尔维亚获得奴隶禁卫军,那么压住封建领主是没问题的,压制更加落后的莫卧儿帝国和伊朗帝国更没问题。
伊朗面对奥斯曼帝国,和奥斯曼面对意大利是一样的。
就是说我知道打不过你,但我也一定要打。
打了才能从你这得到先进的技术,才能缴获你的武器,抓你的技术人员,给我当专家。
伊朗就是这么对奥斯曼帝国的,莫卧儿就是这么对伊朗的。
图片
穷人和富人阶级都是相对的,穷人在比你更穷的人面前总是富人。
奥斯曼面对西欧就是无产阶级,但在伊朗面前就是资产阶级。
伊朗人面对奥斯曼人就是无产阶级,但在莫卧儿面前就是资产阶级。
最末一环,那毫无疑问就是最落后的。
直到西方人打通了大海,使各环突然都直接与西方接触,于是马上发生了崩溃式的瓦解。
本来西方只能和奥斯曼人接触,现在英国皇家海军来了,所有人都和英国人直接接触了,过去区域内霸权体系立刻雪崩式瓦解。
这些国家不出百年时间,全部落入了大英帝国手里。
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期,是奥斯曼能够通过意大利掌握先进技术的时代。
随着技术创新转向英国,那么奥斯曼落后的程度也就越来越大。
等到大航海时代,英国皇家海军直接开到印度,和东地中海的各个港口的时候,同时意大利也垮下去了,奥斯曼就走向衰落了。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不得不进入改革时代,就是从18世纪中叶开始的。
改革时代,奥斯曼帝国必须将自己的宪法结构和欧洲的外交结构联系在一起,同神圣罗马帝国一样,在近代国际体系中起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那么近代土耳其是如何建立的,我们下次再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