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潭一影解读成联(二)

 月牙儿s 2021-08-25

1.

西藏天葬

贾雪梅

曰归曰归,魂魄何归?看风舞经幡,娑婆界闻天国召;

不舍不舍,形骸尽舍,到云抟鹫翼,雪莲花现佛陀身。


山龙解读:

天葬是藏族人的丧葬方式,在人死后将尸体运到指定地点,让秃鹫(或其他鸟类、兽类等)吞食。藏族的天葬的理论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在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其认为用“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并非网络旅游指南中“天葬可以让灵魂上天堂”之类的理论,藏传佛教里没有“人死了可以上天堂”的说法。)与土葬、水葬、火葬一样,是一种信仰,一种表达对死者的哀悼的方式。

曰归曰归,魂魄何归?

曰归曰归 诗经采薇里的话,意思是归来吧,归来吧,魂魄将往何处归,设问。

下面是回答,在天葬台。

看风舞经幡,娑婆界闻天国召;

个人感觉这其实是藏传佛教和西藏本地原始宗教苯教结合的信念产物,既信轮回,又信天国。

不舍不舍,形骸尽舍,到云抟鹫翼,雪莲花现佛陀身。

不舍不舍,形骸尽舍。虽然曾经对这个世界有诸多的不舍,但在死去后却把一切都舍去了,包括这副肉身形骸。当然,这也是藏族人植根灵魂深处的信仰。

到云抟鹫翼,雪莲花现佛陀身。

云抟鹫翼,指涉的就是秃鹫食尸这件事了,不过说的比较美好罢了。秃鹫的翅膀趁着风云而起,也可以理解为天葬仪式已经完了。

雪莲花现佛陀身。莲花在佛教里是洁白清净的象征,莲花世界是西方的极乐世界。雪莲花可以理解为经过了天葬仪式的人,通过舍弃形骸,其灵魂已得到净化,如佛教的雪莲花一般。雪莲花是高原特有植物,在藏地佛教里应该有崇高的地位。灵魂升华后,就有了佛性,所以会说雪莲花现佛陀身。既切藏地又切他们的信仰

4457句式,前两分句虽然不是自对,但相当于一句,是比较紧密的。句式还是可以看作是557的变式,回忆我们之前所学的,557,最后的这个7,一般不变。

中间的5,可以是领字+自对,前面的5变化比较多,一般都是散句,可以5,可以7,也可以更长,还可以像今天一样,变成44这样类自对方式,这种一般对文字功底要求比较高,因为44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和七言的前四后三一样,要求比较紧密。


2.

挽王朝云  


清华是西子化身,忆辞歌板舞衫,万里誓从,豆蔻梢头方二月;

灵慧结东坡知己,剧怜药炉经卷,六如解悟,柳绵枝上已三生。


王朝云(1062-1096年),字子霞,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宋代女性历史人物,大文豪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

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名伎。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纳为爱妾。敏而好义,跟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绍圣三年(1096年),卒于惠州,时年三十四岁,葬于栖禅寺东南。苏东坡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朝云念着《金刚经》的"六如 偈"而逝,栖禅寺的和尚兴建"六如亭"作为纪念。


山龙解读:

上比写王年轻时,下比写王与苏的事以及后来去世。

清华是西子化身,清华,这里用的是本意,清丽华美,说王是西施再世,喻其美。

忆辞歌板舞衫,万里誓从。写王的出身,成为苏东坡的妾后,不远万里跟随东坡的宦迁生涯四处奔波。歌板舞衫,舞妓写照,万里誓从,则述其贞。

豆蔻梢头方二月。是由杜牧

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化来的。追忆当年追随苏东坡时正是大好年华。

上联,言其美,言其贞,言其青春年少。

灵慧结东坡知己,言其聪,成为苏东坡的知己并非只是因为美丽,而是因为灵巧聪慧。

剧怜药炉经卷,六如解悟。开始转了,剧怜,太可惜美人短命。药炉经卷,言王后期在病和经书中度过,六如解悟,是言王去世时情形。

六如:如梦如幻,如影如泡,如露如电。据说王朝云去世时是念着这个偈语而去的。

盖尝从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

苏东坡在悼朝云中所言,柳绵枝上已三生。作者的一句感叹。苏轼,写怀念王朝云的词中曾把王朝云比作梅花。这里为啥用柳花,不太清楚。

苏轼 《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撰《墓志铭》,赞她“敏而好义,事先生忠敬若一”。

可能用柳花来比喻王漂泊的一生更为形象吧。还有一个,柳花也可以是王出身的暗喻,名妓。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绍圣年间,苏轼遭贬岭南,姬妾遣散,唯朝云执意相随。

三生,佛教语,前生今生后生,与前面六如相扣。

王朝云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但一直没有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号,只是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竹枝词二首 其一

 唐·圆观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长存。

关于三生石有许多转世的说法,也许,王朝云、苏东坡在来世又相逢了,苏轼的三任妻子中只有王朝云是他的红颜知己,也是最喜欢她的


朝云诗,并引 宋·苏轼

世谓乐天有鬻骆马放杨柳枝词,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然梦得有诗云:春尽絮飞留不住,随风好去落谁家。乐天亦云:病与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则是樊素竟去也。予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因读乐天集,戏作此诗。朝云姓王氏,钱唐人。尝有子日干儿,未期而夭云。


3.

赠某(王国松)

使无癖不足友,使无谤不足师,奇丈夫偏向府中趋,亦吾师亦吾友;

但轻与必寡仁,但轻诺必寡信,真名士敢为天下后,岂惟信岂惟仁。


这是副赠人联,赠人联一般都是夸对方,表露对对方的倾慕,或者是拉关系,说之间关系铁之类,这副联其实也不脱窠臼,但读来却饶有趣味其中的妙处在哪呢?就是欲扬先抑,似扬又抑,先损后捧,又损又捧。当然也可以看出,作者与所赠之人的关系熟稔,不是一般的应酬之句。

使无癖不足友,使无谤不足师,奇丈夫偏向府中趋,亦吾师亦吾友;

起句是一组散句自对,出言惊人,抓人眼球。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没有癖好的人不是真性情。曾国藩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也就是说,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也都是会有争议的。作者提出这两个观点,自然是这位所赠之人既有不怎么好的癖好,又名声也不咋地。

即便如此,还不够,下一句,奇丈夫偏向府中趋。这位奇男子还喜欢钻营,作者这里用奇丈夫,明显有调侃的味道,亦吾师亦吾友;最后一句点睛。

有这么多世人眼中的毛病,依旧可以做我的朋友和老师,无非是因为,第一,作者也和这位仁兄一样放荡无羁,二,这位仁兄的毛病作者多半也有,所以才臭味相投,引为知己。

但轻与必寡仁,但轻诺必寡信,真名士敢为天下后,岂惟信岂惟仁。

轻易就与人交好的,必然不是仁义仁爱的,轻易就给人承诺的,必然诚信有问题。真名士敢为天下后,

一般都讲究敢为天下先,这位真名士可好,干什么事都是拖在众人后面,既然干什么事都窝在后面,畏畏缩缩不敢露头,大概都被众人都嗤之以鼻了,所以什么仁义诚信也不用在乎了,故而岂惟信岂惟仁,作者完成了一次绝妙的反讽。

如果说上联还有对损友且捧且挖哭的味道,下联就全部是损了,且抛出一副魏晋名士般视世俗礼义为粪土的架势来,但在最关键的时候又插上一刀,足以让损友哭笑不得。

这副联也没有什么深奥大义,反正就是写的有趣,扯大旗作虎皮,来势汹汹,挂羊头卖狗肉,面夸实损,有趣之极,也是对联的方法之一。这副联纯用散句,但是运用了自对和规则重字,所以读起来还是朗朗上口,结构也紧密。

4.

惠西湖朝云墓(苏俊)

五湖同去,五岭同来,后身无异前身,窃谓朝云是西子;

六不非空,六如非幻,此水何殊彼水,私留夜月待东坡。


公元1094年,王朝云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南畔孤山栖禅寺的松林里。苏东坡亲撰墓志铭:“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

因为王朝云临终前念着佛经《金刚经》的“六如”偈而逝,孤山栖禅寺的和尚就在朝云墓上建六如亭,以示纪念。六如亭现在也算是王朝云墓的一部分了。

这副联上比也是拉人作陪的手法,具体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五湖同去,五岭同来,后身无异前身,窃谓朝云是西子;

前两分句是重字自对,说苏王二人行踪。五湖,有多种说法,又说是太湖,有说是泛指江南诸湖。苏东坡曾在杭州做官,王也是杭州人,所以这里五湖应泛指江南诸湖。但另外,作者在这里总五湖绝不单单只是为了和五岭重字。五湖,也是范蠡和西施最后泛舟而去的地方,所以作者这里其实是已经开始拉范蠡和西施作衬了,结局提到西子,前面其实就已经埋下颗伏笔。五岭同来,指两人到惠州。惠州属于岭南,也算是蛮荒之地了。

后身:佛教有“三世”的说法。谓转世之身为“后身”。王朝云本身就是信佛法,这里的后身可以理解为王死后的转世之身。

无异前身,也就是说,以便在死后在九泉之下,王朝云也会和生前一样,爱护侍奉好东坡。

另外一层意思是说,朝云是西施的后身,东坡是范蠡的转世。这个解释感觉更好

清联的好处就在于如果暗里拉人做衬,他不会把这个说破,即便你没看出来,也不影响表面的理解。

我个人觉得,这个联前面特别好,后面就是说的太透了,生怕人不知道,他是拿西子和朝云作比,反而失了韵味。当然,他提到西子可能也有和东坡对仗的原因。

六不非空,六如非幻,此水何殊彼水,私留夜月待东坡。

六不,六如这是六如亭上一副对联。丰湖书院山长林兆龙撰题勒石的对联,上联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下联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以看作对王朝云的概括吧。

此水何殊彼水,这一局其实有点突兀。此水可以理解,惠州西湖,彼水,应该是杭州西湖,两人就是在杭州相识并结合的,这一句的突兀在于和前面毫无关系,突然跑出来一句。

私留夜月待东坡,即便去世了,冥冥之中,也要留惠州西湖的一轮明月,来等待苏子归来,就好像当年他们在杭州西湖夜月下泛舟一样。此水何殊彼水,私留夜月待东坡。

这两句是勾连在一起的。六不非空,六如非幻,用的其实很模糊,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

个人感觉,五湖对五岭的重字导致下比不好对仗,所以比较生硬的嵌了六不对六如,除了这一点,整个联还是非常好看的。


5.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王国松

避世古虚谈,开五百年扫荡之先,何处寻蓬岛仙山,桃源流水;

浮槎今又去,合九万里扶摇而上,征途是星辰大海,黑暗森林。


这副联主要是学作者如何用对联的语言、诗词的语言写外国的事、今人的事。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奉西班牙统治者伊萨伯拉与斐迪南之命,携带东方君主的图书,率船3只,水手90名,从巴罗斯港出航,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以后又三次西航(公元1493年、1498年、1502年),抵牙买加、波多黎哥诸岛及中美、南美洲大陆沿岸地带。

因为我们对联用的是古文,比较典雅的诗词语言,所以在写一些古人或者风景名胜的话,一般都感觉比较顺手,相反的,写今人今事或者国外之事,就难免捉襟见肘,不能熟练运用典故、诗家语等。

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把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如何用诗词语言、典故来论述出来的。

先看上联

避世古虚谈,开五百年扫荡之先,何处寻蓬岛仙山,桃源流水;

避世古虚谈, 避世之说自古以来就是虚妄之言,可以看一下他的切入角度。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欧洲海洋国家殖民的要求,与避世肯定毫无关系。开先河,侵略的开端。作者却用中国古人最熟悉的桃源避世之说来切入,也就是说无处可避,也是言之成理的。

开五百年扫荡之先,扫荡︎,本身就是,贬义的,本身就蕴含着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和侵略,为后世的侵略打下了伏笔。

何处寻蓬岛仙山,桃源流水;

结句用两个中国著的典故来回扣首句,避世是不可能的。找什么仙岛,桃源? 根本无处可寻。

在技术和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了,每一个大洲的人都不可能再孤立了,也就没有了什么蓬岛桃园。如果试图继续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只会被打的很惨,被侵略,被殖民,也就是说,作者用古代的蓬岛桃源实际上翻出了新意。有了更深的象征意义注入,而这一点,其实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是没有的。


浮槎今又去,合九万里扶摇而上,征途是星辰大海,黑暗森林。

浮槎,又一个古代典故,据说是通往天河的船,这里来形容哥伦布的船队。

今又去,哥伦布的美洲之行是有好四次。合九万里扶摇而上,庄子里的大鹏被用来形容船队远航,也颇贴切,九万里,基本也就是环地球一圈。

征途是星辰大海,黑暗森林。

这里出现了两个现代成语。星辰大海,网络流行词,意思是我们有很远大的目标。因为“星辰”代表遥远和未知,而“大海”表示宏大无比,无边无际。

原出处为日本坑王作家田中芳树的1987年首次出版的小说《银河英雄传说》中银河帝国皇帝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的名台词: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黑暗森林法则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其作品《三体.黑暗森林》中提到的一种宇宙文明奉行的法则,这种法则勾勒了这样一种宇宙文明图景: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大家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动作都十分的小心翼翼,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的猎人,无论谁先发现了谁,都会开枪消灭之。因为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类似于我们说的丛林法则吧。

征途是星辰大海,有赞美的意思,毕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意义重大

黑暗森林,则是说发现新大陆打开了近代史最黑暗的一幕。哥伦布和他的团队,以及后来者,在美洲奴役、屠杀美洲土著,大肆搜刮美州物产,导致美洲土著几乎灭绝,整个美洲也成为欧洲人的殖民地,是人类历史极为黑暗的一幕。

作者在这里善用、巧用典故,而又不为他所局限,并且有意识的引入网络词、新成语来论述表达,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古人的是典故,今人的也是典故,只要能为我所用,不妨都可以拿来,而不是低着头在故纸堆里找。可以看出,与上联相比,下联今人典故的运用比古代典故更有力量、更有深度。

合九万里扶摇而上,这就可以看作是当时欧洲正处于上升阶段,所以对征服新土地、获得奴役人口,志在必得。

上比写第一次去美洲,下比写后三次。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走出中世纪的蒙昧时代,开始蓬勃向上,追求更多土地和财产,所以开始四处扩张,而相对的,那时的亚非拉世界,还处于蒙昧状态,也就只能被宰割、被奴役。

上联说,哥伦布航行的意义,开风气之先。

下联说,哥伦布航行的后果,星辰大海(战争与征服),黑暗森林(压迫与奴役)。


6.

赠友人(温本理)

嘉客但重来,纵千里风尘,应念陶唐存古道;

韶华虽不住,有一城灯火,还邀诗酒载清欢。


这是一副赠人联,貌似朋友远道而来,为朋友接风洗尘的联,又是咱们说过的557句式。读完第一感觉就是稳,我觉得凡是题庙宇学院、赠人之类比较庄重的场合,都可以用这种句式,比较工稳雅正一些,符合联的气质。

嘉客但重来,纵千里风尘,应念陶唐存古道;

嘉客但重来,嗯,朋友是再一次来,开门见山,直接点所题朋友了。纵千里风尘,接下来继续补充解释,怎么来的,千里而来的,千里风尘可是够远,纵,按下一笔,为后面的结句蓄势,即便是千里而来,又怎么怎么。

应念陶唐存古道;陶唐怎么理解?陶唐也就是尧,传说中上古的圣主,也指 陶唐 之世,就是圣明之世。陶唐也指《击壤歌》。相传 帝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作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歌辞内容反映了对没有暴政、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歌颂和向往。我感觉这里陶唐指的就是击壤歌吧。也就是说,朋友来的这条古道上,依然存留着古代陶唐圣明之世的古风,也就是古道遗古风吧。

韶华虽不住,有一城灯火,还邀诗酒载清欢。

韶华虽不住,

时光流逝,曾经的韶华已经留不住了,也许我们都已是两鬓斑白的老者

有一城灯火

但这里还有一城灯火,这里还有我,在迎接你,这个老朋友的到来。

还邀诗酒载清欢。

且让我们载诗载酒,一起度过这相逢以后难得的清雅闲适。就是老朋友见面,互相一瞅,土又往高里埋上来一点,走,赶紧喝酒吃肉,好日子不多了。

纵千里风尘,应念陶唐存古道。这里的陶唐可能有赞美朋友的意思。说朋友有古人之风,不远千里而来。

上联赞美朋友,当然是隐晦的赞美,既不明显又让对方能感觉到,下联是共勉,有酒有诗,何愁时日不多矣。


7.

唐明皇(湖南 郭彦波)

天纵之九五才,争其位曰戡翦有谋,登其位见治平多策,至移跸仓皇,愧当冀马燕犀后;

嫔从以三千数,宠一人而横添祸水,缢一人亦难止溃澜,剩长歌跌宕,恨起兴亡勃忽间。


唐明皇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清朝时因为要避讳康熙的名字玄烨,所以清人一般叫唐明皇。李隆基最显著的标签无非是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和后期的安史之乱,以及被人津津乐道的李杨之爱。很明显,这副联的作者也是循着上面的特点来写唐明皇的。

上联写治国,下联写风流。

其实,李隆基不仅治国有才,本身也是个文艺皇帝,多才多艺,不是还号称梨园始祖吗?

天纵之九五才,争其位曰戡翦有谋,登其位见治平多策,至移跸仓皇,愧当冀马燕犀后;

九五至尊,天纵之九五才,上天给了李隆基当皇帝的材料,作者开题便提出这样的论点。

争其位曰戡翦有谋,登其位见治平多策,用两个长自对来诠释其观点。唐中宗死后,韦后擅权,又想模仿武则天,当时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了韦后,扶持自己的父亲复辟,当上了太子,后来又铲除太平公主,其父睿宗也禅位于他。

戡翦:平定剪除。

争其位曰戡翦有谋,说的就是这些事。

登其位见治平多策,唐玄宗统治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有人也说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顶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一作富,一作盈)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一作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对于开元盛世的怀念,从唐朝本朝就开始了,唐玄宗的统治到达一个顶点以后,盛极而衰。

至移跸仓皇,作者开始转了。移跸,移驾。当名将哥舒翰镇守的潼关失守时,唐玄宗带着贵妃仓皇西逃,马嵬坡缢死杨贵妃,而后经由褒斜道入汉中去往成都。

愧当冀马燕犀后;冀马,冀州的马,燕犀,燕州的兵甲。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


马嵬二首 其一 唐·李商隐

冀马燕犀动地来,

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一作堪)倾国,

玉辇何由过马嵬。

冀马燕犀这里就是指安禄山的部队。上联写文治,主要写李隆基的功,对于他的败,只是一笔转来,愧当冀马燕犀后,羞愧,惭愧,应该是开始于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后。

冀马燕犀来了以后才后悔,那个事件以后,下句恨 起xx间。


嫔从以三千数,宠一人而横添祸水,缢一人亦难止溃澜,剩长歌跌宕,恨起兴亡勃忽间。

看下联:

嫔从以三千数,宠一人而横添祸水,缢一人亦难止溃澜

祸水对溃澜,可以注意细处的对仗。剩长歌跌宕,长歌,白居易的长恨歌。要说唐朝也正是政治风气宽松啊,竟然可以随意写诗戏弄前朝皇帝,而且这诗还是风行一时,竟然也没人说什么。恨起兴亡勃忽间。最后一句,作者对唐玄宗的总结,也是对历史上所有有作为的帝王或者王朝的总结。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兴也快,亡也快,这是左传里面的话。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后来被人经常用来评判王朝的更替,用在这里,很恰切,也很有分量,一下子就提升了作品的厚重感,毕竟作为历史人物联,是要有盖棺论定的分量的。

至移跸仓皇,

剩长歌跌宕

说到底,至,剩这个虚词恰切。


天纵之九五才,争其位曰戡翦有谋,登其位见治平多策,×移跸仓皇,愧当冀马燕犀后;

嫔从以三千数,宠一人而横添祸水,缢一人亦难止溃澜,×长歌跌宕,恨起兴亡勃忽间。

这样,去掉这两个字,自己想下可以换个什么字。


8.

洛阳牡丹(阳华)

地泽天香,都彰国色,溯千年王者风流,独有雍容开次第;

秦邙花好,河洛春深,看四海游人络绎,信从园圃识兴衰。


牡丹是帝王之花,洛阳又是千年帝都,所以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牡丹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是: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副联本身比较好懂,4477的句式,44自对,第一个7过渡,节奏是322,第二个7律句,节奏223,两个7字句在节奏上注意错开,就不会有拖沓、冗长的感觉。

地泽天香,都彰国色,溯千年王者风流,独有雍容开次第;

地泽天香,都彰国色,前两句点题,地,都指的依然是洛阳,天香国色也是大家公认对牡丹的称呼。

溯千年王者风流,回看千年,说的洛阳牡丹的历史,从隋唐开始就甲天下,为世人所知。

如果说前两句是从空间描写,那这句就是从时间,然后注意领字溯,既领起了这一句,又很自然地带出了结句。最近的写联中,我深感领字虚词的重要性,所以也会在这里强调。

独有雍容开次第,结句其实是一个特写,放大牡丹花的天香国色之美,一是有富贵气,二是花大、花瓣重、花色多、品种多、花期长,可以次第开放很长时间,前面有修饰以独有,更增添其独一无二的王者之气。

上联已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把牡丹花说的很具体、很充分了,那么下联怎么写呢?

秦邙花好,河洛春深,看四海游人络绎,信从园圃识兴衰。

秦邙花好,河洛春深,

秦,关中,邙,邙山,河,黄河,洛,洛河。整体说的是关中和洛阳地区,也就是唐王朝的两都地区牡丹盛开时的景象,这个景象可以是历史上的,也可以是现在的。

看四海游人络绎

今天洛阳的牡丹花会,每年依然是吸引大量的游客去观赏。

信从园圃识兴衰。最后的结句,也是这副联最关键的一句。当然这一句,是由前三句,甚至包括上联,一步一步,水到渠成,慢慢推导铺垫出来的。

牡丹是天然真国色,而从这千年以来,洛阳牡丹的变迁中看出王朝的兴衰、历史的迁演,就更有深意了,也就把整幅作品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只是在仅仅对花朵进行描摹赞美,还有历史深处,更深层次的叹息。

举例来说:秦邙花好,河洛春深,

这明显说的是,当年长安和洛阳的牡丹都甲于天下,引人注目,而如今只剩下洛阳牡丹还在流传。曾经唐王朝的东西两都,是何等烜赫辉煌,而如如今的西安洛阳,除了厚重的历史,只是很普通的城市,这背后的沧桑变化,又岂是简单的言语能道来的。

再从联的写作角度看,一副联,一定必须有一个重心,也就是最最关键的论点或者看法来压秤,这个观点一般是放在联尾,观点一出,联戛然而止,留下读联的人在风中仔细回味。


9.

请许我一片田园(王博)

山归陶令,水属范家,吾自椽笔耕耘,怀一种一收想;

风坠闲花,雨生春草,独对轩窗开谢,号非秦非晋身。


题目是请许我一片田园,联写的就是有一片田园后的景象,作者会咋样?

山归陶令,水属范家,吾自椽笔耕耘,怀一种一收想;


山是陶渊明的,水是范蠡的。南山采菊,五湖泛舟。这个田园更像是内心的田园,更多是指精神意义上的山水,就好比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既然山是陶渊明的,水是范蠡的,那么作者我只愿意,椽笔耕耘, 用我的笔来耕耘,做精神和文字上的农者。

下联,风坠闲花,雨生春草。景色描写,这一片田园的风景。

独对轩窗开谢,号非秦非晋身。

还是继续畅想自己在其中的生活,独对轩窗,看花开花谢。

一个人的自在,一个人的闲适,正如桃花源记中的人们一样,似乎要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了。


这副联,说的绝对一点,就可以看作是从信从园圃识兴衰向前延伸出的一副联。作者可能先有了这个论点,然后为了让他更有说服力,搭起联的骨架,缀上联的肌血,让这副联看起来更活生生一些。


10.

惠西湖朝云墓(苏俊)

五湖同去,五岭同来,后身无异前身,窃谓朝云是西子;

六不非空,六如非幻,此水何殊彼水,私留夜月待东坡。


公元1094年,王朝云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南畔孤山栖禅寺的松林里。苏东坡亲撰墓志铭:“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

因为王朝云临终前念着佛经《金刚经》的“六如”偈而逝,孤山栖禅寺的和尚就在朝云墓上建六如亭,以示纪念。六如亭现在也算是王朝云墓的一部分了。

这副联上比也是拉人作陪的手法,具体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五湖同去,五岭同来,后身无异前身,窃谓朝云是西子;

前两分句是重字自对,说苏王二人行踪。五湖,有多种说法,又说是太湖,有说是泛指江南诸湖。苏东坡曾在杭州做官,王也是杭州人,所以这里五湖应泛指江南诸湖。但另外,作者在这里总五湖绝不单单只是为了和五岭重字。五湖,也是范蠡和西施最后泛舟而去的地方,所以作者这里其实是已经开始拉范蠡和西施作衬了,结局提到西子,前面其实就已经埋下颗伏笔。五岭同来,指两人到惠州。惠州属于岭南,也算是蛮荒之地了。

后身:佛教有“三世”的说法。谓转世之身为“后身”。王朝云本身就是信佛法,这里的后身可以理解为王死后的转世之身。

无异前身,也就是说,以便在死后在九泉之下,王朝云也会和生前一样,爱护侍奉好东坡。另外一层意思是说,朝云是西施的后身,东坡是范蠡的转世。

清联的好处就在于如果暗里拉人做衬,他不会把这个说破,即便你没看出来,也不影响表面的理解。我个人觉得,这个联前面特别好,后面就是说的太透了,生怕人不知道,他是拿西子和朝云作比,反而失了韵味。当然,他提到西子可能也有和东坡对仗的原因。

六不非空,六如非幻,此水何殊彼水,私留夜月待东坡。

六不,六如这是六如亭上一副对联。丰湖书院山长林兆龙撰题勒石的对联,上联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下联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可以看作对王朝云的概括吧。

此水何殊彼水,这一局其实有点突兀。此水可以理解,惠州西湖,彼水,应该是杭州西湖,两人就是在杭州相识并结合的。

蠡湖就是太湖,苏王又不在太湖,这一句的突兀在于和前面毫无关系,突然跑出来一句。

私留夜月待东坡,即便去世了,冥冥之中,也要留惠州西湖的一轮明月,来等待苏子归来,就好像当年他们在杭州西湖夜月下泛舟一样。

此水何殊彼水,私留夜月待东坡。

这两句是勾连在一起的。

六不非空,六如非幻。这个应该是说六个如,不是幻境,而是真正存在的;这个不也不是空想,意思是王朝云以另外一种形式陪伴这苏东坡。由肉体到精神的陪伴,这样就契合后二分句了。

六不非空是说,这6个不。。。。并不是一句空话。这6个如。。。。也并不是一种幻想。六不非空,六如非幻,其实都是一个意思,肯定王朝云的。

对仗重字都很精美,小处的窃对私、云对月、朝对夜,都值得我们学习。


11.

树(上海 陈菁楠)

所安在土,所养在天,论世上材与非材,立身唯抱青青意;

听老蝉吟,惊多蚁梦,知人间叶翻一叶,回首亦随袅袅风。


树,作为一切树木的统称,既不能太抽象,也不能太具象到某个树种,看看作者是咋写的。

所安在土,所养在天

起句是自对谈树的基本情况,立天地间,生在土中,依靠阳光雨露的滋养。注意这两句重字自对,所,在,但是下联的自对没有采用重字,这也是可以,但最好是下联也重字。

论世上材与非材

总领一句,无论这是可以成材的栋梁还是不能成材的杂树。

立身唯抱青青意。

尾句突然联风一转,没有用很铿锵的话语来进行总结论点,而是用类似于描述性的语言来四两拨千斤。然后却表达了同样的效果,而且让联句更摇曳生风。无论是生材还是不成材的树(喻意自然是人),都应该勇敢的去拥抱阳光空气春风和雨露,让自己尽情的伸展,施展自己的绿意和才能。

咱们写联有时候写得大气一些时,就容易语气很满,很虚,有逼近老干体的趋势,这时候就应该多考虑一下,联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艺术性,像这位作者一样,尽可能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达到更进一步的表达效果。陈菁楠的结句写得都很别致有味,在一众的慷慨激昂中,翻然有新意。

比如咱们曾经读过的关龙逄墓

剖忠肝难济乱时,看坟草怒生,犹向天心申旧谏;

开此道岂期来者,听野风如咽,为悲地下有新逢。

两结句在立意对仗等方面要胜出咱们读过的另外两位。

下联:

听老蝉吟,惊多蚁梦,知人间叶翻一叶,回首亦随袅袅风。

听老蝉吟,惊多蚁梦

下联前两分句,类似于特写,写树的际遇。蚁梦,南柯一梦,也都是人的际遇。

知人间叶翻一叶,回首亦随袅袅风。

这世上的叶子不停翻动着,回收一看,都是跟着这袅袅清风在起舞呀。表面看,也还是写树,但是人间、回首又表明不止是写树。再联系前两句,蝉吟也罢,蚁梦也罢,人世间的种种纷扰变幻,无非都是那冥冥之中命运之手的把持和操弄,所以,坦然接受这一切,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当然可以更细化把蝉吟视作人生的挣扎,把蚁梦看作富贵的考验,不管怎样,作者结句用袅袅风奠定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知人间叶翻一叶,回首亦随袅袅风。也可以理解为,人间四季更替,叶生叶落,回首往事,亦如风散。

如果说上比作者还着重于以树喻人,强调每棵树都应该施展绿意,那下比就更注重用树来宣示人的人生态度。

4477句式,前两4自对,后两7要避免重复,看作者使用了什么方法。

论世上材与非材

知人间叶翻一叶

一是用散句,二是用重字。4477这个句式在清联300没有找到,只找到777。


三分句777言

279 天津大悲院 777         吴  镇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280 丰湖书院 777            宋湘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分下节奏

三分句777言

279 天津大悲院 777         吴  镇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祇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律+(领)骈句+散句

三个7句式都不一样


280 丰湖书院 777            宋湘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律+(领)骈+律

前后都是律句,还好是用骈句隔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