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心听风,未尝不可

 冰心茉莉图书角 2021-08-25

醉心听风,未尝不可

~~~读川北藻雪《盲女》

      自前几年无意中走近文学圈子,我才近距离接触我们身边的文学才子:川北藻雪。在新浪博客里读到他的文字,看到他的交流圈子,才知道他这个网名可不是浪得虚名,在文学圈里早已经大名鼎鼎,花开遍野了。

      经了解,川北藻雪原来也是同门师弟,曾从教,后进入政府部门。不过他的诗歌和散文,早已经高了我好多个级。他的文字都推崇深度意向,含蓄,隽永,绝不是我这等浮在文字表面的低年级学段水平。他的形象也带着深深的文学烙印,戴着近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不愠不火。似乎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才从嘴巴里蹦出来一样,绝对看不到他的激进与冒失。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文友在丝绸公园散步,我曾经把我跟他的写作做了一个比喻来对比:如果说我的写作就像刚刚画对了一片树叶的颜色和形状,有着初学者的欣喜,那么我的偶像~~~川北藻雪,你的文章,可以说已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了。他的文字里有深入泥土的根,有生命力旺盛的枝,有向天而问的叶,有丰满健硕的果。我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其实我也很喜欢他的表达方式,只是我的思维已经僵化,学习能力差,难以模仿,也模仿不来。

       读他的散文,我读慢一点,还是能够理解他笔底的意蕴。读他的诗歌,就有些费力了。总是不明白他为什么就写出了那样一个词语在诗句里,制造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语境,很想知道他脑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想想我的分行文字,直白得有点不好意思打上诗歌的标签。每次读他的诗歌都觉得好,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佩服地点赞。在川北藻雪的诗歌里,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迷宫一样,弯弯曲曲的狭窄的通道里,像时光隧道,像外太空星河,像多维空间,充满了神秘的气息,不知道最终会走向哪里。

       读川北藻雪的诗歌,能感受到他的书写,真正挑战了我们平常的惯性思维和心理习惯。据说人一旦形成惯性,创造力就被扼杀。他的诗行之间有一种悬崖瀑布般的断裂与跳跃,我很喜欢他这种语言创新能力。好像那些句子很自然从他的笔下流淌出来,没有刻意追求。这次在朋友圈读到《盲女》,我突然一下子感触特深。这盲女,在我的眼里不仅仅是写眼盲,似乎还有一种心灵的盲区。盲人一般都会禁锢于自己狭小的圈子,止于眼前的烦琐。没办法,眼睛看不到,行动也不方便,更不要说看得更广、走得更远了。这有点像我,近段写作进入了狭小空间,没法突破,思维跳不出更广阔的天空。感觉就像个盲人,看不清这个扑朔迷离的世界,更不知道自己的写作爱好何去何从。

       所以这首诗对我有引领作用。试看第一小节,像有一个圆点,他的思维奇特,犹如穿透力强的射线,向各个方位发散开去。脚踏实地的牛羊、高空中飞翔的鸽子、半空中飞舞的蝴蝶、地上的小草、树木,都一起涌了过来,构成丰富的层次。而小草也有胸襟,接纳牛羊、鸽子、蝴蝶。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还可以更高远一些,比如雨后绚丽的彩虹,跳出地表的局限,把自己的理想写满了天空。也许这就是诗人们追求的诗意和远方?难道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作为一个人到中年的乡村女教师,“安于小水洼”,在一座乡村小学里做蜡烛,慢慢燃烧自己,细微的幸福像流水一样易逝。避而不谈那些横亘在路上的疾病灾难、困囧厄运,像个盲人一样看不到或者假装看不到这些必须面对的难题。

       其实,何必看的那么清楚呢?醉心听风,感受自然的风起云涌,安安静静的,捉住手边的小确幸不是更好吗?就这样盲目的、乐观的生活下去,小心地过好这并不长的一生,不也是上帝恩准的吗?川北藻雪的诗歌,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表达,这是值得我学习的。但是他的诗歌又是模仿不来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感悟也就大相径庭了。

      《盲女》的写作,我猜测大概跟川北藻雪的人生经历大有关系。谁能说不是他在表达自己对远方的向往,对现实的反思呢?同时又不得不向生活屈服,安于现实的安稳。记得他常常说起现在的工作时,就特别怀念在学校教书时的大量阅读,恣意书写,怀念那一种单纯的生活模式。

       也许这只是我狭隘的理解,并没有说中要害。也许川北藻雪表达的还有更深的含义、更丰富的意蕴,就像一千个人读鲁迅会有一千个理解面。也许他只是看到一幅画写了这首诗,也许他也在反省自己的人生,也许他只是因某个场景勾起了他的诗意书写……

                                                                             我的暑假生活2017-08-01

附~~~

《盲女》

 文/川北藻雪

做一只牛羊或鸽子,蝴蝶也行

在大地上漫游

像草张开胸襟;树,抱不住自己

也可以模仿彩虹,向天空宕开一笔

我是说,万物不汲汲于命运

安然小水洼,流水会找到幸福的影子

疾病,困厄,扔在了身后

似乎又举手可掬

你醉心听风的小模样,上帝一直不忍打扰

也因此,不必担心何时醒目

阅读女诗人梅兰竹菊

        在博客认识梅兰竹菊女诗人,很偶然。她作为某诗歌刊物的网络编辑,逛着博客游览选稿,我私下认为编辑都是很勤奋的人,花很多时间阅读筛选,完全是一种奉献精神。她也很大公无私,选我的诗歌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来往过,完全的陌生人。喜欢她热情的来访,也佩服她敏捷的才思。这引得我常常去她的博客徘徊,看她的更新,看她的动态,慢慢了解到她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工作应该是严谨而一丝不苟的,我可以想像她站在讲台的威严与慈爱。但是我更爱看她在博客里的头像,一袭黑色长裙,干净利落的短发,悠闲而仪态万方。

        博客的了解毕竟很有限,比不得很多人喜欢在QQ上聊天,那样容易刨根问底拦不住。我和梅兰竹菊女诗人的交流太少,除了几次她发来的字条,我知道一些她的信息,加起来只有几句话。我跟她的沟通就是阅读她的诗歌,对于诗人来说,不在乎很多诗歌之外的柴米油盐的交流吧?只想把自己的心思沉浸在一种诗意的栖居中吧?虽然对梅兰竹菊女诗人知之甚少,不过不影响我一发不可收拾的去读她的诗歌。

        在梅兰竹菊的诗歌里,我常常读到她对现实的矛盾和对这个世界的诗意幻想。她的文字平淡质朴,却又灵光咋现,发人深省。也有曲径通幽的神秘美感,把阅读诗歌的人带进一个高于繁杂现实的澄明精神世界中去。那些分行文字,在最安静的时候,散发如梅似兰的清幽香气,有着竹的坚挺谦逊,有着菊的清高出尘。现代诗力求建立一种全新的生命意识和一种核心的精神,寻求同万物生命的对话。这独白,就是梅兰竹菊女诗人对话月光,大海,小溪,城市,构建起丰满的内心世界。


       “站在月光下诉说一帘幽梦/撒下一袭清晖”,这个月光下的身影有点凄冷,有点孤单,那画面里一定是诗人独自一人对月吟叹,显然诗人白天的忙碌紧张工作,并没有消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宇宙苍穹的思考。这一帘幽梦,是对谁的思念?又会向谁诉说?我不会去追问,但是这里可以看出女诗人的浪漫情怀,隐忍的对月诉说,那月光普照下的人可明白?是呀,这样有月光的夜晚,不该是有情人月下相约的时候吗?不该是和爱人、家人漫步月下的温馨时段吗?可是,这一袭清晖,冷冷清清,洒在诗人的肩头,情何以堪?

        女人最怕别人说她母老虎,河东狮吼。因为女人的确大多数时候是优雅美好的,散发着温柔善良的母性光辉。可是,女人有情绪不应该发泄出来吗?为了健康,为了心情舒畅,我很赞同对着大海咆哮!大海那么容纳百川,那么博大精深,不也有咆哮怒吼的时候吗?谁都知道大海表面的风平浪静,其实孕育着海底风暴,海啸都有可能。不过大海的咆哮,冲击着岸,冲击中礁石,对它自己也是一种损伤,一种能量的消耗。我建议梅兰竹菊女诗人可以对着真正的大海发飙,和它一起呐喊!但是,遇到怒号咆哮的人类,其实,你可以冷静一下,绕道而行,不必非得硬碰硬,是吗?殊途同归,只要达到目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也能到达目的地,对吗?我这个时候多么希望看见你像月光下那么安静隐忍,轻轻的诉说,让清辉洒在你的身上,像,一尊优美的雕塑一样,接纳着月光的洗礼。

        很好,你看咆哮之后,你果然平静了很多,心态一下变得云淡风轻了。“放飞心思与鱼儿一起畅游”,多么好!欣赏那潺潺的小溪吧,它积少成多,一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奔向江河大海,完成与同类的汇聚,完成自己的执着梦想。这个时候坐在小溪边看倒影的女人很诗意,任给风儿吹过,看小鱼嬉戏,心里什么也不想,心里装满小鱼儿游弋的欢乐画面,虽然孤独,但是还有自己的倒影相伴,还有那活泼的小鱼儿为你表演,安静地享受这一刻,放松心情,放下包袱,把脚伸进水里和鱼儿一起玩闹吧,好像回到童年,无忧无虑,自然美好。你看站在低处就是好,低处很悠闲,低处很逍遥。

        可是,总归要回到现实的。现实的无奈,常常让人叹息!近年来很多大城市深受雾霾之苦,连自由的呼吸新鲜空气都不能实现,这个世界太残酷。我们喜欢着城市的繁华富裕,喜欢着城市的交通便利,喜欢着城市的流光溢彩。。。可是,污染在扩张,食物,水源,大气的污染接二连三,人们在水泥钢筋的森林里迷失了方向,雾蒙蒙的看不清前方的路。“水泥封杀了阶层的差别”,入住城市的人群鱼龙混杂,素质高低不一,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共同的天空下奔波忙碌,只污染不治理,步伐再快又如何?为了自己的生存强大,却留给子孙后代残缺的星球,抢夺地下资源,海洋资源,领空资源,混乱的格局,导致地球上资源的匮乏,甚至断流,这样的发展有何益处?这就是梅兰竹菊诗人站在一个高度的视觉,她在呼吁,她在警醒。她希望更多的人站在高处看一看,想一想,在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

        这篇文字是我读了近日梅兰竹菊女诗人的诗歌《独白》以后的一些感想,也许理解的并不一定全面准确,但是我把它记录下来,像月光下的倾诉一样,让这些快乐的小鱼儿游过博客的小溪,带给梅兰竹菊女诗人一些惊喜和支持吧!

        并祝福梅兰竹菊女诗人马年快乐!佳作连连!



附:
独白
文/夸克
站在月光下诉说一帘幽梦
洒下一席清晖
情何以堪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
忍不住向大海咆哮
与一场喧嚣对博此岸与彼岸

站在流水潺潺的溪水边
任凭风摇曳倒影
放飞心思与鱼儿一起畅游

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城池
惊诧于眼前的灰蒙蒙
水泥封杀了阶层的差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