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密花园

 冰心茉莉图书角 2021-08-25

城郊菜园,谁的秘密花园
文/橙子

春天里来,百花香。春天总是花的世界,百花齐放,春意盎然。
文友里有几个养花养得特别好的朋友:小夭、紫衣、陌上花等,每次看她们朋友圈晒出来的花花草草,那个精致美丽,我也是羡慕不已。
可我终究还是缺了点耐心,养花技术也不行,空间有限,时间也不允许,于是我想看花的时候从阳台看出去,看得稍微远一点,把目光投向了我的住地周围。
其实,住地周围有无多得数不清的花草树木,窗外的绿化带,中庭的花圃,小区外的凤凰公园,都有应季应节的花可看,去年秋天的摇钱树、桂花树、冬天的蜡梅,今年春天的花就多了:早樱、红叶李、海棠、杜鹃、红梅、桃花、玉兰等,也是色彩缤纷,也很姣美动人。


这也只能算小区大家的花园,我最多在花开的时候去树下仰视,去拍几个照片,放到手机上时时观看,无法像她们那样在家里可以细细把玩。直到有一天,我在清溪河边走路,发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一座小山包后面,我对冬瓜提议,去走一走那条小路,看看通向哪里?这一走,就发现了一个神秘花园。
小路两边是青幽幽的油菜,花苞已经长得密密麻麻。走到山包顶上,看下去,才发现全是大片大片的菜地,夹杂一些房屋推到后的废墟,还有些槐花树、香樟树、竹林。这是一个拆迁后的村庄,还没有正式开发,搬迁后的村民还是舍不得这些土地,照常按照季节把一年四季的蔬菜作物种植起来,有所收获,总是好的。这才是真正热爱土地的人,见不得有肥沃的土地抛荒。


我们顺着有些荒凉的小路走下去,绿色植物长得特别好,就是拆迁以后的残垣断壁有些瘆人,毕竟,那里曾经也是住着一家一家的村人,虽然拆了,还是大概可以看出厨房在哪里,猪栏在哪里,堂屋在哪里……也有孩子在屋里出生,也有老人在屋里去世,其间也有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上演吧。有些人家已经搬进了城市,住进了高楼,可是过年过节还是会去村庄老屋前祭祖上香,留下祭奠的痕迹。但是,抬头看看蓝天白云,阳光照耀着,偶尔还可以看到埋头耕耘的老夫老妇,只要有了人气,有了人声,也就无所畏惧了。
最具村庄特色的就是豌豆、胡豆,胡豆长大了可以做豆瓣酱,豌豆晒干了可以做豌豆粉。当然嫩胡豆、嫩豌豆,又是一道应季蔬菜。豌豆尖又是一道多么鲜嫩的蔬菜,炒腊肉、煮汤,都是舌尖美味。豆花开得早,已经有很多花开了,像眼睛一样闪烁在绿叶间。它们像花边一样围绕在油菜地边缘,尽情装扮昔日人声鼎沸的村庄旧地。


种植最多的是油菜,村人家里一年四季的食用油就靠它了。现在的油菜植株都比较粗壮,不容易被倒春寒的风刮倒,种起来比较省心。到了三月,油菜花开了,把村庄点缀得灿烂辉煌、金光闪闪,吸引多少城里人出门踏青赏花。那些新长出来的植物,又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鲜活教科书,又香又美,大人小孩都被它们深深陶醉,游走阡陌交通,乐而忘返。
菜地并非一个模样,每家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只是把菜地整齐地排列,一畦一畦掏出排水沟,像一个个碧绿的田字格,里面的蔬菜就是一个个生命力旺盛的春天使者,从排水沟的大小就足以看出这一块是谁家的。有的就地取材用一些树枝做了篱笆,高矮不一,长短随机,把自己家的菜地围起来,还挂了塑料口袋迎风招展赶鸟雀,里面的菜长得好看,乖乖等待主人来采摘。有的粗犷,有的精耕细作,有的栽了一棵梨树做标记,有的是李树,有的是桃树,全凭主人的喜好。菜地里的蔬菜品种却都差不多,每个季节的蔬菜都是那些种类,无非青菜、萝卜、豆类等。


我去转悠了几次,几次都遇到正在菜地里的人要送菜给我。细看都不认识,只知道在这附近住。一旦搭上话,就好像对门邻居住了几十年了一样。种菜的人,地里的菜一般都吃不完,有的会拿去卖,卖点零花钱给孙子买零食,买笔、买本子;有的只是自给自足,自己种的菜吃起来放心。遇到一个这么喜欢在菜园子转悠的人,好像遇到了同类,所以以送菜为名,想有个人唠嗑一下是真。一番龙门阵摆起来,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话,地里的活儿也做了,又认识了新的邻居,吃不完的菜也有了个好去处,劳动果实得到了别人的夸赞,实在是好处多多。
下过几场春雨,青菜萝卜收过了,新鲜的泥土翻出来,又要种上夏天的蔬菜了。地边角落抛下的小萝卜、青菜头,黄了萎了,变成了肥料,继续肥沃土地。但是,菜地里绝对是打理得干净整齐,像一张婴儿的小床,会有许多蔬菜娃娃在那里茁壮成长。

这些菜地,不知道可以种到哪一天。因为新的楼盘正在开发,这片土地终究会变成高楼大厦,再肥沃的土地也会被水泥覆盖,被钢筋刺穿,变成高楼的地下车库。今天的繁花就会消失不见,就像现在旁边的住宅,谁还记得它的前身。只要还没开始建修,勤劳的双手就会把它们变成菜地,发挥土地的原始作用。
我不是每天经过那里,但我会经常走进那一片菜园子,去那里看到乡村才有的风物。我在心里认定它是搬迁村人心中的秘密花园,花园里的花是最朴实的庄稼花。
今日且记下,多年以后,还能在文字里回味一下。 春天里来,百花香。朗里格——朗里格——朗里格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