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天堂到人间:西方美术简史

 爵爷图书馆360 2021-08-26

什么是西方美术?我们很难对它下一个恰当的定义。

因为西方美术门类丰富,大家辈出,人们意见又不统一,所以与其专注于“艺术”的定义,不如从历史角度出发,看看具体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一,中世纪时期的艺术:宗教的仆人

中世纪时期,西方艺术的唯一主题就是宗教。

这并不是说宗教本身多么有吸引力,让众多艺术家愿意穷尽一生去描绘神圣的“三位一体”,这不过是说当时只有宗教是艺术的唯一消费者。

当时的宗教不仅掌握着对上天的诠释权,也掌握着人间的财富权力,而作为人类文化的宁馨儿,自然要向财大气粗者靠拢。

宗教主题到了中世纪末期才稍有松动,市民阶层开始抬头,金钱贵族瓜分了部分艺术市场。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金钱与商业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终于摆脱了教会的双重束缚,慢慢降临人间。

富有的商人开始邀请艺术家作画,而绘画的主题开始以贵族夫人为主,紧接着就是一些市民。

蒙娜丽莎的微笑,正是人物画的代表作,它的进步意义在现在看来无法理解,而真正的威力就在于神话人物从画布中消失了。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自由了,艺术作品也开始商业化,艺术品收藏也蔚然成风。

但文艺复兴的艺术创作对象还是“付款者”,艺术家的独立性并没有彻底开发出来,屈服于市场是主旋律。

三,印象主义时期:艺术的真正觉醒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印象主义横空出世,标志着艺术开始转向艺术家自身。

艺术开始直接与艺术家有关,表达艺术家的感受和观念,而不是买方的需求,因而往昔那种四平八稳的人物画不见了。

随着艺术商品化,艺术家有了独立创作的勇气,而不用去临摹,也不用追求写实和投影。

加之东方艺术的引进,象征,散点透视,扁平化也融入艺术创作中去。

四,后现代主义时期:抽象画

随着世界大战的进行,艺术也进入后现代时期,科学理性的信仰被战争彻底摧毁,虚无主义入侵艺术,有的人选择表达虚无,有的人选择对抗虚无。

抽象画派出现了,它是精神世界支离破碎的象征,是萎靡不振,烟酒毒品的幻觉,是意识流的自由奔涌。

艺术就这样从天堂来到了人间,从人像直抵心灵,最后支离破碎,人也在虚无与消费主义中消解了艺术,走向解构,失乐园之后,难以复乐园。

人虽然抬到了最高的位置,但我们也看到了人的虚妄,反而不如上帝的永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