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埃及记 · 生为埃及人,骄傲吗?(55)

 尼罗罗非鱼 2021-08-26

图片

By 零林

埃及人为自己生为埃及人自豪吗?

这个问题,不仅对我这个生活在开罗的“老外”来说难以回答,对于很多埃及人自己,似乎也难以回答。

在我的印象中,埃及人应该是挺自豪的,他们有悠久灿烂的文明、有举世无双的金字塔、有遍地可循的历史遗迹,当然,还有相比周边邻居更加包容多元的社会。尤其是埃及青年人,如果你在街头或者商场、餐厅碰到,会发现他们都看上去挺时尚,而且大多数人都能讲比较流利的英语,在和外国人交流时显得挺洒脱、幽默。

不过,最近有一群埃及青年做了一个调查,却发现自己身边的同龄人在面对自己作为埃及人的身份时,似乎不那么自信了,具体表现在:

他们对自己的语言不自信,日常交流时常用英语、拉丁化阿拉伯语(Franco-Arabic,即“阿拉伯语聊天字母”。在网络或移动设备中,常规的阿拉伯语字母不那么方便,于是人们把阿拉伯语字母对应翻译为拉丁字母进行交流,进而发展成一种特殊语言体系)来替代埃及社会通用的阿拉伯语;

他们对自己的社会不自信,就业困难让他们想办法离开,去其他国家寻找工作机会或组建家庭;

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自信,更愿意以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彼此相处而摒弃埃及社会的传统……

等等。

比如,一项对近300名开罗青年的调查显示,有61%的人表示在日常交流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上交流时,用阿拉伯语、英语混搭的方式表达,比单独使用阿拉伯语更加习惯,也感觉更舒服。

正因如此,开罗一所私立大学的几个小伙子,决定发起一项社会倡议:Eftakher Enak Masri,英译为“Be proud to be Egyptian”,中文为“自豪我是埃及人”

发起人名叫阿德尔·约翰,一名大四的传播学系学生,共同发起人都是他的同学。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阿德尔说这项倡议的最初设想,就是要“帮助埃及青年人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更多归属感”。

“一开始,我们关注到的是语言使用的问题,”阿德尔解释说,“当我们忽然意识到青年人在社交媒体上更多使用拉丁化阿拉伯语甚至英语进行交流时,我们感觉这是在使用阿拉伯语方面出了问题。于是就想鼓励大家更多使用我们自己的语言。”

然而,当阿德尔和朋友们开始更深入的调研时,发现问题不仅仅是在阿拉伯语的使用上,而是关于埃及人的整个身份认同。

“很多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埃及人身份持负面看法,”这是超出了阿德尔最初的预期的。

图片

这种负面情绪,表现在涉及埃及人身份的多个方面,包括语言、饮食、时尚、习俗传统等。

比如阿德尔在调查时发现,很多埃及年轻人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一无所知,甚至只会用英语或拉丁化阿拉伯语交流,“一些人认为这样能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在社会中更有优越感,甚至刻意在生活中抹去自己的埃及人身份”。

阿德尔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社会的变迁所致,但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文化对埃及社会的影响太大,“年轻人在电视或社交媒体上看到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后,会刻意模仿”。

那么,阿德尔和朋友们准备怎么让更多的同龄人“自豪我是埃及人”呢?他们做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在大学校园发起倡议的宣传,并开发了互动游戏,鼓励更多大学生多去了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用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话说,就是“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二是重塑青年人的自信,通过实际的例子来纠正一些青年人的负面想法,包括埃及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比如很多埃及人现在使用的阿拉伯语中就有大量古埃及语的词汇,古埃及时的很多习俗和生产方式延续至今;

三是在社交媒体上加强传播与互动,宣传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帮助埃及青年人解疑答惑,强化身份认同和民族自信。

据称,这一倡议发起约半年来,已经得到了埃及民众越来越多的支持,甚至一些社会名人比如埃及前文物部长,都认为这项倡议很有必要。

图片

图片

话说回来,一群埃及大学生通过社会调研发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并由此发起的一项倡议行动,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埃及青年群众的某些情况,而并不能代表埃及青年整体,更不能代表整个埃及社会。

那么,埃及人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到底存不存在问题呢?

我没有进行过太多的研究,所以不好下结论,只能管中窥豹地通过自己所观察到的一些埃及社会的情况,来说一些个人的看法。

比如,在女儿所在的这所位于开罗马阿迪区的国际学校中,就有不少埃及孩子,无论从表达方式还是从生活习惯上,都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至于说那些生长于国际家庭的埃及孩子,比如父母双方有一方是埃及人、另一方是美国人或者其他国家人的,这些家庭和孩子便更倾向于自己的美国人或者其他国家人的身份,而非埃及人的身份。当然,作为国际家庭存在这种现象也属正常。

在网络上,我感觉埃及爱国青年其实还蛮多的,当然愤青也不少。

比如在国外版的知乎Quora上,就有不少类似于“What makes you most proud to be Egyptian?(身为埃及人你最自豪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阅读量和评论量都挺高,很多跟帖的都是埃及人,字里行间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碰到友好的埃及人,在街头遇见时会大老远就打招呼:“Welcome to Egypt(欢迎来埃及)”。在和一些埃及朋友和当地人聊天时,如果聊到埃及的历史文化或者社会风情,他们总会格外热情地给你介绍,言语中也总能感受到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文化的自豪。

至于愤青们,讨论的自然多是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埃及政府的廉洁问题、法律的执行不公不力问题、公民的素质问题,等等。这些言辞中尽管包含着抱怨、斥责甚至失望,但给人的感觉还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是出于对社会进步、完善的期盼和推动。

图片

图片

不可否认,社会的发展程度会影响民众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自信度、认同度。但对于埃及人而言,影响其身份认同的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

这就是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在坚持的一个讨论:现在的埃及人,算不算纯正的埃及人?或者说,作为基本是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后裔的现代埃及人,有没有底气因埃及文明而自信?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是没有探讨的必要的。因为追究一个社会族群是谁的后代,没有太大意义。人类历史和族群在数千年的演变发展中,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融合、新老更替的过程,因此,历史和文明的创造者与继承者,是同样重要的。

所以,对于埃及人而言,不管是谁的后代,如今站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承继着这里的历史和荣耀的,就是眼前的这些埃及人。既然已经是这片土地、这份宝贵文明遗产的主人,埃及人就应该为自己身为埃及人而自豪,并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延续这片土地上的荣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