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杨梅满山红

 农家科技杂志 2021-08-26

俗话说:“夏至杨梅满山红。”夏至前后,江南名果杨梅纷纷登场,那圆融融、紫艳艳、水津津的杨梅惹人眼目,占尽风头,撩人品尝。

若在这个节气前后到杨梅林中转转,但见绿荫翳翳,绿树碧叶间紫红色的杨梅果,缀满枝头,连空气中都隐约飘荡着一丝丝杨梅的气息,一种酸酸的味,一种甜甜的香。

杨梅,别名龙晴、圣生梅、白蒂梅、珠红、树梅。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而名杨梅。

端午过后,青色桂圆大小的杨梅挂满树枝,通体长满了小刺,但是这些刺并不扎手,待其渐渐长熟,刺也渐渐变得柔软绵滑了。

杨梅肉丰质糯,酸甜可口,汁多味甜,果核细小,入口清香。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说过:“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从诗句可知,杨梅为佳果,可以和荔枝齐名。

杨梅,已有2000余年栽培历史。汉陆贾的《南越纪行》载:“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杨梅有不少雅名,陆游称之为“骊珠”,诗云:“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明代徐阶盛称它为“龙睛”:“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有的则给杨梅冠以“金丹”之名:“云池看树,霞玉试金丹。”而有的则称杨梅为“杨家果”,诗云:“登盘此是杨家果,清受山中五月凉。”此外,杨梅还有“日精”、“圣僧”之称。

杨梅,杨梅科常绿乔木,早春二月开花,花后结果,“三春叶底弹丸小”、“五月果初熟”。

品种分杨梅、毛杨梅、细叶杨梅和矮杨梅四大类。此外,依果实成熟时色泽分,有乌种、白种、粉红种和红种之别;按成熟时间论,又分为早大种、荸荠种、迟大种、粉红杨梅和水晶杨梅。

杨梅有不少名品,如浙江的“荸荠种”,果肉细软,味清而甜;江苏吴县的“大叶细蒂”,柔软多汁,风味爽口,温州茶山镇的“丁岙梅”,红盘绿蒂,肉厚汁多,名闻遐迩,当地还流传着“茶山杨梅雁荡酒,江心寺后凤尾鱼”的民间歌谣{绍兴上虞的“白沙杨梅”,色泽晶莹似玉,味道鲜灵甜醇,早在唐代就有诗人赞道:“稽山杨梅世无双,深知风味胜他乡。”广东潮阳的“二色杨梅”、“大花杨梅”,湖南靖县的“江叶杨梅”、宁波余姚的“大炭梅”等,也风味诱人。

家乡小镇曾是少有的杨梅产地,曾一度鼎名远扬,惠及乡邻。记得小时候,一到杨梅季节,山岙上人山人海。而杨梅采摘的季节,也恰是我放暑假的时候。

记得有些年我住在同学的家里,边做暑假作业,边在山上摘杨梅,简直把同学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一住就是好几天。而杨梅红,也“红”遍了整个村庄。

当时家乡流传着“西岙人杨梅换东岙人豌豆”的讲法,因为西岙人把刚采下来的乌紫杨梅,宁愿自己不吃送礼给东岙人,而东岙人也把刚摘下来的新鲜豌豆晒干,回礼给西岙人,礼尚往来。用豌豆磨成的豆黄末,炒油渍豆、豌豆肉蒸咸笋干做成汤则是家乡夏天的一道时令“下饭”。

记得,外婆院落后面便有几株杨梅树,每到杨梅红了的时候,我便馋得直流口水,看着浑圆红红的果实,未及熟透,便迫不及待地采摘,淡红的杨梅看起来虽然诱人,却是酸的,只有长成黑紫色时才最甜。没熟透的杨梅刺尖尖的扎舌头,贪食了尚未熟透的杨梅,便会酸掉牙,回家连豆腐都咬不动了。

在众多的水果中,杨梅也属娇贵的一类,不仅时令短,保鲜难,且不易久存。

杨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几省。古时交通不便,在北方吃到新鲜杨梅是一种奢望。难怪明代孙升在京为官,作诗思念江南故里的杨梅:“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指浙江慈溪)佳品更堪夸;只因名系金闺籍,每岁尝时不在家。”

无独有隅,明代庐襄身居北国,也念念不忘江南家乡的杨梅:“北方地冷无南果,最恨杨梅未得尝。极目杭山涎欲下,移家聚邬未能忘。”如今,交通发达,江南新鲜杨梅通过几个小时空运便可在北方市场露面,让人解馋。

杨梅鲜食,甜中孕酸,酸里寓甜,“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正道出了个中的独特风味。难怪人们常贪婪地吃得“十指纤纤尽红染”。

杨梅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蜜饯、罐头等。杨梅还可以浸酒,杨梅浸于白酒之中,兑少量红糖,可去湿、止泻、消暑、御寒。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喝上几口杨梅酒,能消暑开胃,令人气舒神爽。民间常用杨梅浸烧酒制成“杨梅酒”,红艳甘醇,久藏不腐,喝上一口,顿有舒气爽神之感。

杨梅除了鲜吃外,还可腌制成酸甜可口的杨梅干。小时候最爱吃的便是梅干,外婆经常给我们制作杨梅干,把杨梅洗净放在竹垫上,太阳晒干后,配以白糖,蒸透再晾干,便制成白糖杨梅干,外婆做的杨梅干很甜美,一种醉心的滋味,是我儿时最美的记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