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小说‖【秋天的怀念】◆刘占林

 白云之边 2021-08-26

作者简介

刘占林,笔名红沙柳。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金沙村人。1981年高中毕业赴宁夏石炭井乌兰煤矿当建筑普工,曾务农,经商,养殖,开荒,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作品在《中国校园文学》《朔方》《黄河文学》《全国教师小小说选》《齐鲁文学》等报刊发表。己出版小说集有《春妹子》《永远的洪广营》(获得宁夏贺兰山文艺奖,且在懒人听书和喜马拉雅听书平台连播。)其中,短篇小说《在雏燕离窝之前的日子里》于2010年12月获得第三届全国“文学教育”征文大赛一等奖,多篇小说被各种文学杂志选载并获奖。作品及个人简介收录在李生滨编写的《宁夏文学60年》等书籍中。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银川市作家协会理事,贺兰县作家协会理事。《齐鲁文学》签约作家,现供职宁夏贺兰县第二中学。

  

秋天的怀念

——纪念己故高中同学张桂琴女士

(一)

仲秋的晚上八点半,郝文在办公室电脑前工作,突然手机响了,看号码是梅琴打过来的:“喂,梅琴吗,有什么事吗?”郝文追问了好几声,梅琴没有回音,他心里直犯嘀咕,平时梅琴有事先用短信探路,今天怎么吞吞吐吐不痛快,是否与家人闹矛盾了,还是有病了,几分钟过后有哭泣声,甚至是抽咽到泣不成声,郝文一下子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忙问梅琴有事慢慢讲别太难过伤心了,五分钟后,电话里断断续续的传来了一个小姑娘的声音:叔叔,呜呜——我是小英子,我妈今天中午走了,呜呜——

郝文很纳闷的问道:“你妈走哪里了?她走时也没有打电话告诉我呀?是不是与你爸爸吵架了?”

“叔叔,呜——呜——呜,不是的,她今天中午离开人世了……呜呜……”

郝文大脑突然一片白,“这?这……怎么可能呢,小英子怎么一回事呀,快快告诉叔叔呀!”

原来,星期六早晨,梅琴起床后就急于洗澡(平时她一直没有这个习惯呀),也许是先洗头的原因,正洗澡的梅琴突然感到右边脖子上的血管膨胀了起来,刚开始有豆子粒大小的红血球状的血泡升了起来,没有经验的梅琴在情急之下用手去摁,结果却变成了红枣大小的血泡,这时她感到头晕,血液向脖颈完全涌了过来,她赶快穿衣服喊来了丈夫和小英子,这时血泡早已变成了鸡蛋大小,于是小英子和爸爸开车把梅琴送往兰城医院进行输液抢救,当时小英子早已吓坏了,爸爸询问兰城医院大夫,这种情况以往临床诊断时遇见过此类患者没有,大夫说这是头一例,情况特殊,要马上拨打110救护车,送往省城附属医院治疗……到了附属医院,梅琴大脑尚还清醒,但亲戚早已围过来,不停追问医生,医生初步诊断:这种病情大多发生在冬季,往往是洗澡时,脑部和水温温差太大,虽然是秋季,但她本身患有高血压,连锁引起血压骤升,加速脑梗引起的急性血管破裂,生命危险,难以预料……中午十二时过,由于梅琴失血过多,不省人世,撒手人寰……

坐在电脑旁的郝文,听完小英子如泣如诉的叙述之后,一时间痛苦压抑难挡,心口一阵阵巨痛,他在半小时的通话中,仅仅记住小英子最后交代他的几句话:“叔叔,我麻烦一下你,请你替我和我爸爸把这件事告诉一下你认识的叔叔、阿姨,我和我爸爸谢谢叔叔……”

第二天,郝文放下手头的工作,顾不上上次梅琴让他请同学“送”她父亲的前车之鉴,和别人的种种猜忌,毅然鼓足勇气,拿起手机,开始给老同学通知这一噩耗,并且拟了一份讣告:各位老同学:梅琴昨天早晨心脏病突发不幸猝然离世,请各位老同学今日上午九时到十时到兰城殡仪馆吊唁,召集人郝文、张丰(为了让大家信任他也为了不让个别人乱猜疑,所以郝文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又加上了老班长张丰的名字)。

短信群发以后,先是程智亲自打电话询问了真相,后来孙丽娟、老寇、张丰、丁强、韩欢、李华……纷纷来电话向郝文询问了详情,同学个个表示质疑遗憾,心情格外沉重,但还有个别老同学说:先前还认为是郝文开玩笑,自编骗人的短信,博得大家一笑,但仔细一推敲,这事可不是随便开玩笑的。郝文一时哭笑不得!

(二)

九月二十六日一大早,郝文又与张丰通了电话,九时在兰城影剧院与同学集合,然后集体到兰城殡仪馆。其实,这一天郝文还有紧急的事情要办,兰城职工干部统建房签协议书一事,到宁川给商店提货。这时,老寇来电话说他到了兰城,在什么地方集合?参加洪广营乡镇文艺演出团的老同学张华却说他要演出,一时半时来不了,能否改日开追悼会或下葬时过来,郝文告诉他可以,等今天吊唁完毕与道师又是老同学的胡俭商议后,一切具体事项才会确定下来,让张华随后等通知。

十时二十七分,张琴发给郝文一个短信:郝文你好,我是张琴,我刚打开手机看到你给大家发的信息,作为同学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非常沉痛,对梅琴同学失去年轻的生命,深感惋惜,怀念她曾经为我们大家做过的一切,如果大家想为梅琴同学做点什么,请你把我也算上一份,事后有机会我一定如数奉还你,拜托你,因为时间晚了,我不能和大家一起去,只好说对不起了。

看完张琴的短信后,郝文的心里一时说不清是感激还是难过。他刚回复,李华就打来了电话,说兰城影剧院在哪里,程智也打来了电话说大部分同学已到,问郝文在哪里?郝文刚坐上315的车赶往统建房,就听兰城工会主席何彪在那里骂骂咧咧说:“统建房公摊面积纯粹胡闹,不签字了,这不是坑人嘛,公摊面积成了二十五个平米了……兰城的县委书记肯定有问题……”郝文看到许多人都抗议不签字,就匆匆把意思用电话传达到妻子玉英的耳朵之后,他匆匆坐上了315车直达兰城影剧院。下车后,郝文老远就发现穿着肃穆的二十多个老同学好像一群士兵终于等来了他们的元帅一样,都在向他走来的方向翘首张望着,随后,一一握手致意,郝文、李华和程智等同学,开始布置走殡仪馆的车辆、路线、购置花圈,用什么方式表示同学们的心意……

从兰城影剧院向殡仪馆的方向是东南方向,大约十里路程,二十几个同学分别坐在五位同学的小车上,张军、李华、程智、韩欢、赵才的车上都挤满了人,但出发时不到五分钟,五辆车全部跑散了,只有到了殡仪馆,五辆车才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郝文、李华、张丰、张军、程智首先商议到花圈店选了一个大花圈,署上“八一届芙蓉中学高二(2)班全体同学沉痛悼念梅琴同学永垂不朽”的条幅,这时,由郝文与李华两个人一左一右从南大门,同时扛着花圈带领前来吊唁的二十多个同学缓缓步入殡仪馆瞻仰室,老远一片哭声和锁呐声不断,气氛肃穆悲凉。这时梅琴的姐姐和女儿小英子(早已哭成泪人儿,满脸憔悴,披麻戴孝)迎上郝文和李华,接过二人手中花圈,立在瞻仰室门口(门口两侧早已立满了兰城教育局、各中小学集体和个人送来的花圈),男同学一一询问着梅琴的老公关于梅琴在弥留之际时的详细情况,女同学手拉着小英子一一握手挥泪诉说着什么,几乎同时,由郝文带头领着所有前来吊唁瞻仰梅琴遗体的同学围绕着水晶式玻璃停尸棺走了三圈……

二十多位同学的眼里都噙满了悲痛的泪水,有抹眼睛的,有抹脸颊的,有干脆任凭泪流满面也不抹不擦的,还有一二对女生相拥而抽咽放声痛哭的,而郝文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痛苦,早已泪盈满眶。眼泪这个东西掺不了假,尤其是三十年的同学情,这个时候怎么真得变成了不听话的液体,无论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都无法阻止它自由奔涌而出。因为所有的同学心中都明白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女一号走了!他们从此失去了一位好同学、好姐妹!大家注视着——静静躺着的梅琴,她满脸腊黄,紧紧闭着双目,十分安详、平静。

此时,梅琴往日的音容笑貌仿佛一幕幕又浮现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这一切,她生前刻得光盘上几乎都有。

同学们一个个脸庞挂满泪水走出了瞻仰室。后来,梅琴的老公、小英子、婆婆、哥哥、弟弟、姐姐,先后迎接待了所有同学,一一握手话别,由于是九月的天气还比较炎热,阳光有些毒辣,于是,程智、李华招呼着郝文和张丰到南边大门左侧放有卧着长木梯的一排小房子门前坐了下来开始议事,程智与李华主要目的是表心意、凑份子,以此来缓解由于梅琴的埋葬费过高而给小英子一家带来的压力,这时郝文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着每位同学的名字,李华第一个交给郝文一千元,其他同学八百、五百、三百、二百不等……

半个时辰后,大家认为这笔埋葬费要郝文亲自交给小英子。

这时,一辆辆为梅琴办丧事的小车,准备向金山陵园出发,联系墓地的事,小英子和她父亲、梅志、几位梅琴本家亲戚前来与郝文、李华、程智、张丰、张军、韩欢、孙明等同学打过招呼后,车辆一个个纷纷驶向兰城,在马伟手抓吃了午餐。就餐时,每位同学显然与前次梅琴父亲去世时的心情截然不同,大家一句话也不说,但有一个实事那就是六十七天前大家到过这里,六十七天之后,大家又一起到这里,而这一次却让每位同学极度悲伤。分别时,郝文问过同学中的道师胡俭同学,追悼会和下葬时间定在什么时候,胡剑说:大后天星期三中午。

但星期三郝文和一部分上班族的同学有事去不了,后来,郝文和李华将此事交给了韩欢和张丰负责。这就是郝文愈来愈自责内疚,遗憾梅琴开追悼会那天他却没能及时去参加的根本原因。

(三)

还有几天就是中秋节了,那一天,追悼会和送葬场面宏大,分好几拨人在场:有教育部门领导、梅琴生前所在校师生、有亲戚、有朋友同学、有毕业多年的学生,个个胸戴小白花,胳膊戴黑孝,自发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梅琴表示沉痛的悼念和真诚的哀思!中午,梅琴的堂哥梅志给郝文打来了电话,问郝文能抽出时间到兰城和老同学吃个便餐吗?郝文因为中午要帮玉英 站商店,去兰城来回两个多小时,加上星期三下午又是郝文最繁忙的时候,所以只好委婉拒绝。

后来,几位老同学给郝文打过好几个电话,询问这一天的安排仪程,并问郝文今天怎么没见到他。之前,张丰一直在闹心,告诉郝文心里太难受,去了更受不了,说他不能去,郝文说:作为老班长,无论今天你的心情如何糟糕,你都必须去参加并主持梅琴的葬礼!

后来张丰听了郝文的话,还是硬着头皮去兰城参加了梅琴的葬礼。但郝文一整天都是心神不宁,上班的状态空前的差。

当天晚上有好几个同学都发来了短信,先是老班长张丰发给郝文的短信:郝文兄,梅琴走得太突然了,让我一下子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心里实在堵得慌。郝文本来也在痛苦之中,无法从痛苦中释怀、自拔,但又无奈,只好回复“节哀顺便”之类自勉自慰的短信。到了晚上,李华给郝文发来了短信:九月二十六日,这次梅琴走了,对我触动很大,这么好的人,说走就走了,我非常敬重她,每一次把我们班同学聚在一起,每次付出的真诚,作为同学,好友都不多见,她走了,精神风貌却留下了。

郝文看过张丰、李华等同学短信后,一夜没有睡好,仿佛一堵无形的墙压在郝文的心坎上,使他压抑无比!一想到明天就是梅琴的追悼会,我是文人,又是每一次同学家婚事、同学聚会、丧事、喜事的召集人或负责人之一,也应该为梅琴写一纸文字,也许是只言片语,不成体统,但纸短情长,寄托同学哀思总还是说得过去的,他把自己要为梅琴写诗的想法告诉了李华和张丰,二人马上心急火燎催着郝文快马加鞭,越快越好,郝文只好把几日来的压抑、痛苦、思念、悲哀汇集于笔端,一串串滚烫的热泪就是一簇簇灵感在涌动、在跳跃,于是,奋笔疾书:

一夜白发陡生,两眼熬煎红肿

千百辗转难入眠,痛失同窗魂

半百同窗如星坠,恍如梦境

难相信,昨夜噩梦一场

人生五十历程,忆往昔

飒爽英姿女中豪杰好不热心仗义

半生教坛桃李芬芳,三十载学友情难舍

秋叶难离树枝,秋雁声声心碎!

苍天无情,呜呼哀哉!

第二天,芙蓉中学发雪糕的永顺媳妇小王开车来学校门口商店批发雪糕时说,她参加了梅琴老师的追悼会,场面宏大,人气旺盛,社会各界人山人海,尤其人人都在互相转发着郝文的纪念梅琴老师祭文短信,那仿佛是福音,一传十,十传百,仿佛这条短信代表了所有参加或没有参加梅琴老师追悼会的人们共同的心声一样!

(四)

转眼又到了中秋节和国庆节,同学们又纷纷给郝文发来了祝福的短信,张军发过来的一条短信让郝文回味无穷:

秋已立,夜变长,鸿雁悄然下斜阳;

红花榭,绿林黄,莫忘早晚添衣裳;

桂树茂,菊散香,微风款款携清凉;

寄白云,托流水,真心真意送吉祥。

郝文读在眼里,想在心中,自然而然又由中秋联想到“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的佳句与梅琴的离世,于是奋笔疾书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人去花落才几日,月挂枝头见愁云;

同窗几度共欢聚,今秋偏叫愁云重;

好在同窗情意浓,愁云不去谁载动?

今秋难忘同窗情,岁月悠悠夕阳红;

思绪不尽情悠悠,同窗胜似手足情。

梅琴去世“五七”烧花盆的那天,梅琴的老公 、小英子、梅琴姊妹俩、以及老同学贾岚、张华和梅志;老寇、盛琴和韩芳;郝文、张琴和金玲;张丰、李华和孙丽娟;程智和赵才等都去金山陵园在梅琴坟头看望了梅琴……听说梅志和贾岚又到王富家拉西瓜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李华,郝文,张丰和老寇们经常给小英子打电话,询问她家庭、生活、婚事和工作情况……一时,小英子成了这帮老同学的女儿了。

一日,郝文突然接到李华的一个电话,这让郝文既激动又感慨,因为自从去年农历正月十四日,老同学在兰城聚会当晚那个不眠之夜之后,让他非常激动难忘,尤其梅琴和李华讲得故事让郝文历历在目。如今,梅琴走了,同学中间不能没有主心骨,不能没有凝聚力,那么,谁来继续组织同学聚会,联络同学友谊呢?李华想到了郝文,而李华是成功人士的杰出代表,物勘院董事长兼经理,每年几乎都要在全球飞来飞去,地位显赫,但做人又十分俭朴、低调,平易近人,几次同学聚会,他发现每一次同学聚会只要有梅琴主持都少不了郝文和张丰,尤其,让李华赏识郝文的是,在同学中间,他有才气,还出过书,每年全国各种报刊或多或少都有他的大作发表。为此,李华十分欣慰和自豪,所以他今天打电话主要想告诉郝文明白三点:首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想到了郝文,王勇在他面前多次提过要见郝文,因为郝文有这个天赋和条件,希望成为第二个莫言;第二点,梅琴走了,将来同学聚会的重任就由郝文,张丰和韩欢来承担,不能一盘散沙,只要聚会时间、地点确定好,打招呼邀请同学的事就有郝文、张丰和韩欢负责,而聚会的各项活动经费李华则主动提出一律由他自己承担;第三点,在省水利系统当领导的老同学刘幸福刚刚从美国回来才几天,也提出和李华一样的话题。李华下周这一天,就要携公司个别职员和夫人到泰国考察旅游,大约一周后回国。这些小事,也是小秘密,仅仅有郝文,张丰两个才知道。

十月二十七日中午,郝文给李华打了两个电话都无人接,李华仅回了几个字的短信:在飞机上,一切顺利,回去聊,谢谢你。于是郝文给李华发了一个短信:李华老同学,今天你就要出国了,我首先祝你一路顺风,我很羡慕你,有你这样的同学,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怀旧思绪和文学情结,希望同学友谊地久天长,郝文预祝你携夫人旅游顺利愉快,并等候你归国佳音。

一周后的一天,郝文由于出礼喝了酒,头有些晕晕糊糊,他便来到兰城人民医院大厅条椅的一个隐避的地方躺下身体,大约有二十几分钟,他听到有一个熟悉的声音与一个女子在交谈着什么,他一骨碌翻起身,“啊呀!是老班长张丰,那是你女儿吗?”“是我小妹妹。”“你怎么到这里了?”“我住院呀!”“不可能呀!看不出你有病嘛!”

原来,张丰是血液中的钾元素严重流失,才造成四肢像瘫痪一样的软骨病,由于郝文要找镇长办事,有几个人都在等他,所以,没说几句,电话来了,他便匆匆离开张丰办自己的事情。

等到晚上七点,也没能在镇长家门口堵住镇长和镇长夫人,郝文悻悻地离开梅岚小区,正准备给张丰打电话,妻子玉英 来电话:“事办成了没有,都啥时候了还傻婆姨等汉子,马上坐末班车回家!”刚坐在老同学刘生荣的车上,张丰来电话说等郝文一下午,估计晚上不回家,来陪他聊天,没想到……

郝文说:已经太晚了,明天和李华过去看你。张丰说:你和李华都是大忙人,算了吧!郝文总是把老同学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晚上都很内疚。

第二天一大早,郝文给李华发了短信,约好一起到兰城医院看张丰,郝文到了马家寨给李华打电话,李华说过一个小时才能到,郝文走了一趟精英书店,与老同学张柱谈了一会儿莫言的《丰乳肥臀》的销路,半小时过后,郝文到了兰城医院,见到了张丰一家人,简单地谈了一会儿张丰的病情,不一会儿,李华打来电话,让郝文与他去商场。李华让郝文挑了三百多元的营养品,付了款,一人提了二三样礼盒,走出了商场,径自走向医院。

李华与张丰寒喧了一会儿,又向郝文介绍了他这次到泰国考察旅游见闻:对人妖的感受,和泰国粮食生产等问题,感叹郝文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出国游览,饱览世界各国风光、人情,对创作大有益处。

到了中午十二点,李华把郝文、张丰和冯霞约到了马伟手抓吃了午餐,张丰的小女儿有事先告辞了,用餐时张丰的侄儿过来一块儿吃饭,他与李华谈着在驾校补办驾照的种种途径,李华似乎也有求于他……张丰也在学驾照,他今年耕种的二百多亩水稻丰收了,打算年终买小车……

吃完了这一顿饭,张丰也出了院,郝文与李华准备告辞分手时,李华说:“梅琴如果不走的话,今天免不了她肯定也会来的……”

一句话,大家都没了笑意。随后,一个个悻悻地离开了马伟餐厅。

那天晚上,郝文连晚饭也没心情吃,独自一人,从洪广营东边,沿着弯弯的爱伊河畔,缓缓走向南边的大桥畔,这时,一轮新月悄悄从东方升起,阵阵秋风婆娑拂面,藏在苇叶和河堤两岸垂柳里的水鸟们在夜风中悄悄的呢喃、啁啾着……

郝文忽然想起古人的一首词: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秋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