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九溪村

 zhb学习阅览室 2021-08-26

说到石头厝,很多人首先想起的,可能是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泉州市涂岭镇樟脚村。其实,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西隅的九溪村,也是一个遍布各种风格的彩色鹅卵石古厝的村落。彩色石头在这里造了一个古朴的梦,将旧时光封存。

具有闽南建筑特色的古宅形成一道风景。林劲峰 摄

九溪村不仅是彩色石头厝“博物馆”,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和淳朴优美的乡村风光。这里是一个革命老区基点村,西边和南边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大帽山农场相接。因四面环山,山涧中许多溪流在此地汇成大溪,逶迤而东,泻于龙潭,故称九溪。九溪村村民的祖上姓沈,明末清初从福建漳州迁居于此,沿溪流繁衍生息。

由大块鹅卵石砌起的小路 林劲峰 摄

静静的九溪绕山沟横穿全境,溪底和溪岸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在时光的长河中,这些鹅卵石被溪水打磨得圆润光滑,呈现出淡黄、青色、黑色、橘红等绚丽不一的色彩。沿溪而居的九溪人就地取材,将这些鹅卵石砌成房子,用蚝壳烧制成白灰再拌上泥土压在缝隙中,构筑成一个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鹅卵石彩厝沿着坡度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厝埕、巷子、道路、鸡鸭牛圈乃至水井等,都由鹅卵石砌成。

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老屋 林劲峰 摄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洪流中,有些石头厝被翻建成高大的楼房,还有许多因为房主到外面发展,独自静卧在村里。九溪村的石头厝十分有特色,有的是纯石头垒成,有的与红砖交错,有的前面是传统的红砖封壁,侧面和后面是石厝;石头厝和燕尾脊的神奇组合也十分特别,有一层的,也有不少两层的。

村里年轻人不多,留在村里的多是一些老人。林劲峰 摄

石头厝散落在九溪村的各个角落,经历上百年的风吹雨打,布满了岁月斑驳的痕迹,散发出古朴而静谧的气息。许多古石厝的房前屋后,爬满了各种藤蔓,为沧桑的古厝增添了不少生机。如今仍住在石头厝里不舍离去的,大多是与石头厝相伴了一生的老人们。

村里许多石头古厝保存完好。林劲峰 摄

这两年,在九溪村村委的牵头下,村民们自发集资,对大盈溪九溪支流的几段河道进行清淤,先后关闭了4家石材加工厂和32家养猪场,溪水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纯净。绿水映着两岸青山,溪里水牛、鸭子自在戏水,沿溪设置的小水坝与蓝天白云一起,营造出一个个绝佳的拍照点。

村民自发捐钱整治河道,修建水坝。林劲峰 摄

除了看石头古厝、溯溪,九溪村还有座历史悠久的慈阁院值得一探。慈阁院原名资福院,据史料记载,唐时,僧人智频云游至此,见此地风光秀丽,山峰直上云天,便募资建院。该院历经宋、元、明、清,迄今有1200多年历史。传说,明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游江南时,经九溪,曾在慈阁院休息,赐寺院圣旨匾,如今庙里还存有传说是明武宗朱厚照当年使用过的养马槽及一个清代的香炉、一座“金交椅”等文物。

隐于秀溪青山间的九溪村,水土好,而且有着充足的日照,是制作熟地的天然好晒场。因此,这里还有著名的九溪熟地。九溪熟地通体色黑油润,质地柔软黏腻,据史料记载,九溪熟地(经九制九晒)具有补益之功效,故历代被视为延年益寿之佳品,清朝雍正至道光年间被赐为皇宫贡品。九溪熟地制作工艺还被评为南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