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乐莫乐兮新相知 悲莫悲兮柴门别——周臣《柴门送客图》赏读

 王生不易 2021-08-26

    明代周臣《柴门送客图》,纸本设色,纵121厘米、横57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此图是作者根据杜甫《南邻》诗意创作的山庄访隐图,是以隐居生活为题材的一件作品。

    《南邻》诗曰:“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南邻,指住在杜甫成都草堂南边的邻人,号锦里先生。此诗是写杜甫于某个闲暇之日登门造访锦里先生,并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而《柴门送客图》便是对“相对柴门月色新”一句诗意的表现。在古诗词中,“柴门”与“朱门”相对,通常代指平民百姓,除此还具有“隐逸”之寓意,故而也是隐士的指代性称谓。画面中,夜幕降临村庄,聚会结束后,主客二人依依不舍地于柴门外作揖告别,白沙翠竹、松风云水,主人长行相送,让观者从中体味到“乐莫乐兮新相知”的意韵。

    此外,画面近处郁茂的古松,躯干盘曲,枝叶繁茂,苍苔满布;松下露出茅屋一角,屋檐下挂一陶罐,茅屋中的女主人正在收拾客人离去后凌乱的酒席。屋前的小路通向河边,溪边停靠着一只小舟,船夫可能因等待多时似已睡去,一肩挑行李的随行童子立于客人身旁……

    松根周围及对岸坡石以浓墨渲染,墨色苍郁深秀之中层次分明,衬托出松根的奇崛苍劲,与周围以细腻线条表现出的荡漾水波和随风摇曳的芦苇形成了鲜明对比。清冷的水汽、摇摆的苇草……使观者不禁随着画面中的人物一道融入这夜色宁静的氛围之中,为“柴门送客”增添了无限诗意。

    观整个画面,作者通过对一系列物象的形象描绘营造出友人离别之际依依不舍的氛围。岸边的小舟正待起航,大家都处于离别的情绪之中;而小舟上的船夫正在酣睡,体现出主客聚会、晤谈时间之长。画家通过一紧一松两种相反情景的呈现,紧紧抓住了“柴门送客”的主题。酣睡的船夫看似置身事外,但却比描绘他整装待发的情形更加具有艺术性,因为如此更易从侧面烘托出主客双方依依惜别的感人离绪,可谓“无情之处见深情”,这也正是画家对艺术情节处理的匠心独运之处。

    从技法上看,此图用笔娴熟,粗细兼具,气韵流畅自然,笔墨雄放劲挺,率意挥洒而简洁秀整,无凌乱粗野之势。坡石皴擦豪放刚劲,如乱柴铺地。松针以花青烘染,表现暮色来临之际周围环境的淡雅明秀,而且松针的细秀劲挺与流水的清丽明秀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用胡椒点画远近杂树,以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营造出远近景致各异的空间感。月色和风声在这寂静又充满生机的空间里弥散开来,为“送客”奠定了基调。

    总体来讲,此作构图严密,笔墨恣意放纵,是立足于宋元水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已具备明代山水画风格特征的雏形。图中跋有“东村周臣”及鉴藏印多枚:松树树干上署有“东村周臣”并钤“舜卿”“鹅场散人”朱文印两方,此外,还有“锡山华氏碧梧青层珍藏”“客齐鉴藏”收藏章两方……证明此作曾经多位著名藏家收藏,是一幅流传有绪的作品。作者:李爱珍

https://www.360kuai.com/96633d4a972c617b9?nsid=18wkBgaHs0201Jzhc28AP2at3&djsource=XsgsZ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