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耳”的主要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阿宝》(第二部分)

 文言小小 2021-08-26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耳”的主要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常见词“耳”的主要用法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解析:“耳”是句末语气词,译作罢了、而已 

句译:哪个夜晚没有月亮?什么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翁素耳其名,而贫之。(《阿宝》)

解析: “耳”作名词指耳朵,这里活用为动词用耳朵听、听说

句译:向来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认为他贫穷(没答应婚事)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阿宝(第二部分)    

        阿宝(第二部分)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生殊不自揣,果从其教。翁素耳其名,而贫之。媒媪将出,适遇宝,问之,以告。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媪告生生曰:“不难。”媒去,生以斧自断其指,大痛彻心,血益倾注,滨死。过数日,始能起,往见媒而示之。媪惊。奔告女女亦奇之,戏请再去其痴。生闻而哗辨,自谓不痴然无由见而自剖。

练习生殊不自揣,果从其教。翁      其名,而   之。媒媪将出,   遇宝,问之,以告。女   曰:   去其枝指,余当归之。”媪告生生曰:“不难。”媒去,生以斧自断其指,大痛彻心,血益倾注,   死。过数日,始能起,往见媒而    之。媪惊。奔告女女亦   之,戏请再去其痴。生闻而哗辨    ,自   不痴然无由见而自剖。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向来、一向。

听说。

认为……贫穷。

刚巧、恰巧。

开玩笑。

他。

临近、逼近。

……看。

认为……惊奇。

大声声辩。

说、认为。

练习2:

孙子楚没太揣摩自己的情况果真听从那个人的指教(托媒去富商家提亲)向来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认为他贫穷(没答应婚事)媒婆正出去刚巧阿宝,(阿宝询问媒婆(什么事媒婆)把(孙子楚提亲的事情)告诉(她)。阿宝开玩笑地说:“他如果)砍去那个多余的指头,我就嫁给他。”媒婆阿宝的告诉孙子楚),孙子楚说这件事)没有难度”媒婆离开后,孙子楚自己用斧头砍断了自己的第六个手指头非常疼痛,直达心底,血流如注,快要死了。过了几天,孙子楚)才能起床,前去找媒婆把去第六指的手给她看。媒婆很震惊跑去(富商家告诉阿宝阿宝也对孙子楚的做法感到惊奇,又)开玩笑说孙子楚去掉那个痴劲。孙子楚听后大声辩解,说自己痴呆,然而没有机会见到(阿宝替自己辩白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三姑六婆、归等

阿宝》本段媒媪将出”,这里的”和“妪”一样,都是对老年妇女的称呼;“媒媪”则指媒婆;媒婆属于“三姑六婆”的一种,是古时候比较常见的一类人;

【知识拓展】三姑六婆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占卜算卦)

六婆:牙婆(介绍人口买卖)、媒婆(说媒提亲)、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治病)、稳婆(接生) 

在旧社会,“三姑六婆”往往借着这一类的身份做坏事,因此常用“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阿宝》本段阿宝说:“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 这里的“归”指(女子)出嫁;而“归宁”则表归省、省亲。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