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变了,健身运营两大指标也该更新了

 BonGym 2021-08-26

第一是转化率,第二是留存率。

但我说的转化率和留存率,可能和很多人以为的并不一样。

1

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

通常大家都用转化成本来衡量转化率的优劣。

比如一家大型知名俱乐部品牌曾透露说,他们一个客户的到店转化成本在400元以上,注意只是到店。

工作室这头也不容乐观,此前在深圳的一家工作室老板给我算了一笔账,付费用户的转化成本居然达到了900元左右,这都是真实的数据。

因此咱们教练也要理解老板,每一个咨询电话和到店来访,都是他们用真金白银买来的,自然不希望白白浪费。

不过这里其实也有个bug,因为健身行业的客单价并不固定,所以单纯的比较转化成本意义其实没有想象中大。

更重要的是,即使大家都看出来自己成本很高,但却改进无门。

所以我一般都会建议老板们换个思路,把转化率细化到每一个步骤,这样才能更清楚的发现问题在哪。

比如我们把用户从看到场馆信息到买单的过程,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看到信息、上门参观、意向支付、成交。

场馆真正的转化率就是以上每一步的转化率乘积。也就是说,最终转化率=看到信息转化率×上门参观转化率×意向支付转化率×成交转化率......

假设一家场馆的潜在用户都能百分百看到信息,其中30%上门,有50%意向支付,最后又有50%能够最终成交,那么场馆实际的转化率就是7.5%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我们可以明明白白的看到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还能让团队的工作都能落在实处。

比如场馆老板看到这个数据后,发现从用户看到信息到上门到店的效率需要提升,那么在电话咨询和线上咨询端就要努力,把上门率提升到60%;同时用户到店后的介绍和体验增强,让意向支付和成交率都提升10个百分点,则实际转化率就变成了21.6%

这不是我的发明创造,事实上任何一个正规公司都会这么拆解工作计划,而不是拍脑袋的定策略。

同样的,对于强调留存率,行业里很多老板也会犯嘀咕,多少才算高,多久才算久,让客户留下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健身行业所谓家文化一定程度上都是老板们用来自我安慰的产物,大家心里门儿清,你很多时候教练都留不住,更不用说客户了。

并且,客户留着就一定是好事吗?

那些买了十年卡甚至终生卡的人,或是头脑发热买了几十节课不来的人,在你倒闭之前他们都是你的客户,但价值贡献并不高,还是场馆的负担。

所以留存率,并不能只通过时间衡量。

现在流行的做法是,测算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利润贡献,也就是LTV(Lift Time Value)——客户终生价值

要提升LTV,首先需要让客户有复购,然后客户的钱必须要通过耗课来转变成你的利润,而不是卖完就不管了。最后还需要客户不断的转介绍,加倍的提升价值。

从泛泛的转化成本到具体到每一个用户接触环节的转化率,从留存率到客户终生价值,健身运营颗粒度需要不断精细化,我们的成功才能最大限度的摆脱运气,并且能持续复制。

我们讲品牌也是这样,从来不会停留在所谓的创意和设计,也不会把做品牌等同于对外的宣传推广,这只是一些浅层的东西。

真正的品牌运营,每天都是在跟细节搏斗,是事无巨细的去坚持一些东西,并且善于用数据说话。

(9月24/26品牌班广州站早鸟报名启动,点击下图抢票)

因为细节是魔鬼。

也因为如今的健身行业,已经从“狩猎时代”转向“农耕时代”。

2
时代变了

20年前,有一个流行的电脑游戏叫《帝国时代》,里面玩家需要操控自己选的民族不断升级,从狩猎时代到农耕时代,再到工业时代,乃至信息高科技时代。

谁升级的快,谁的武力就强大,可以吞并消灭别的玩家。升级效率和实力提升,前提是需要点选正确的科技树。

也就是说,不同阶段需要关注不同的发展数据,否则就可能白白浪费时间。

这个游戏的主创思路来源于人类的真实发展史,而这样的时代更迭也可以映射到商业社会,比如咱们的健身行业。

这么说吧,2018年前的健身行业属于靠天吃饭的“狩猎时代”,谁的勇气足、拳头硬、运气好,谁就能吃的饱穿的暖。

但狩猎时代也有个弊端,那就是一个地方该抓的都抓完了,该采的采没了,咱们就得不断迁徙,赶路去下一站。

但要是这么一路走一路吃,有多少资源都会坐吃山空,应该怎么办呢?

在人类历史上,就出现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明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农业。我们的历史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农耕时代

不难看出,采集狩猎活动是“粗放型”经济行为,像我们前边说的,把资源吃干抹净之后,只能通过迁徙来提高产能;而农耕是“集约型”经济行为,我们需要精耕细作,保证在定量的土地上搞出更多的产出。

是不是和咱们健身行业所处的局面有点类似?

再打个比方,从2014年国家首提“5万亿”那时,健身行业就迎来了一次井喷式爆发。运动健身日益成为人们口中的潮流,健身场馆数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所以在2018年以前,健身创业基本不用担心流量的问题,不管是什么规模的场馆,只要专业和服务过的去,基本都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但是现在不行了,随着竞争加剧,大部分地区都是僧多粥少:场馆数量成倍的涨,但实际用户数量增长并不多。

加上传统通过预售发单获取流量的效率越来越低,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

用一个流行的词,那就是行业“内卷化”。

没错,当遍地黄金、竞争不足的“增量时代”过去后,我们必须直面“存量时代”以及接受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那就是如何在每个人的一亩三分地上,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以及保持更久的土壤肥力,保证每年都有产出,不至于坐吃山空、涸泽而渔。

3

尾声

很多人都发现了后疫情时代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随着流量红利的结束和黑天鹅的到来,以往那些高速扩张的“虚胖”企业都出现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和被清算的局面。

而一些从诞生起就精耕细作的“强壮”品牌则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甚至发展得越来越快。

行业趋势的转变,要求我们运营者的思路也要与时俱进,否则迟早会面临淘汰的风险。

想要生存壮大,就得在提升转化率和客户留存率上找到正确的路径,且不断优化自己的运营策略。

古语云,致广大而尽精微。

优秀的健身品牌,看似云淡风轻,其实都在死磕细节。

那么你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