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秦岭七十二峪之清峪漫步

 冬歌文苑 2021-08-27

秦岭七十二峪之清峪漫步

郑凡涛||陕西

清峪位于蓝田县玉山镇腰祝村和厚镇乡管道村之间。峪内有古道穿越秦岭直通商洛市洛南县,过洛河可达河南卢氏、灵宝。峪内有河,因峪得名“清峪河”。这河是有名的长安八水之一灞河的支流。有人称清峪是秦岭的香格里拉。

秦岭七十二峪,大大小小我走过不下二十多个,可是没有一个峪口像清峪这样让我感到与众不同。

初见清峪,蓝天白云之下,一条清澈的小河从两山之间缓缓而来。快到峪口时河床骤然变宽,看上去约有近百米。流到峪口那面挺拔险峻的山崖脚下时,忽地一个90度的直弯,转身一路直奔古老的白鹿塬而去了。这面山崖似乎就是它走出秦岭的山门。这秀丽的景色,蓦然间让我想起了漓江的象鼻山。不同的是,这面高高的山崖没有水月洞而已。

这第一印象是如此的美好,让我们不由得对清峪充满了期待,赶紧驾车往峪内赶去。以前走过的峪口,越往深处走,山路越是蜿蜒崎岖,车开不了多久,便要停下来,只能步行了。这清峪却是一路弯弯的水泥路面,缓缓而上。路右边清澈透底的清峪河像是一根柔柔的丝带,顺着峪底,伴着山峰蜿蜒而流。车子慢慢地开了有七八分钟,便遇见村庄。路边的民房一座接着一座,比起别的峪口来,要密集得多。让人惊奇地是这么多民房,却完全没有其它地方的那种尘俗喧闹,而是弥漫着一派世外桃源的静谧。

沿路的民房大都依山而建,也有少数的民房沿沟而建。所有的民房无论大小新旧,最多两层。屋前院子里三三两两的老者闲坐聊天,年轻农妇忙碌地洗衣拣菜,孩子坐在树下阴凉处认真地做着作业。路边一棵棵高大的柿树、核桃树上硕果累累,坡前沟底一块块玉米地、菜地绿意盎然。眼前的一切,无不散发着浓浓的田园气息,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股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车过此村,一路向上,到青峰村,便停了下来。停好车,一行人沿着窄窄的山石小路,转了几个弯,走过山民的后院,穿过核桃树林,来到清峪沟底,一条清清澈澈的河水,便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白色的乱石之上,河水静静地流淌着。绿油油的树荫之下,竟然听不见河水冲刷石头的声音,只听见树叶随风摆动的沙沙声。这是多么安静的一条小河呀!也许是受了这静谧气氛的感染,我们竟一时无语,只是静静地望着这河。抬眼向上游看去,它像一位恬静的女子,从那茂密葱郁的山林深处慢慢地走来。头顶那一道狭窄的蓝天上,一片白云悠然地飘过,太阳也跟着眨了一下眼睛,风也过来了,凉爽便浸透了我的身心。

慢慢蹲下身子,伸出双手,撩起一捧清凉的河水,洗一把脸,我便成了清峪的粉丝。这来自秦岭高山深处的水呀,你如此的清凉透彻,你是远处蓝天之上云朵的化身,还是那高山之巅万年积雪的化身?

踩着白色的大小石头,沿着弯曲的河边,我们也像这河水一样,慢慢地向前走去。走了几分钟,便听见哗哗的流水声了。越往前走,声音越大,我们的好奇心也越大了。很想知道前面是个什么情况,让这刚才潺湲的河水湍急起来。

拐了一个大弯,眼前一下子开阔起来,我也愣住了。只见河水在眼前形成一个四五十平方米大小的水潭,几块大石头挡住了河水,大石头旁边的山梁也猛地矮了下去,湍急的声音就是从那些大石头后面传来的。这潭水透彻见底,千百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形状千姿百态,颜色有黑、绿、灰,也有黄,映着头顶的蓝天白云,映着两边的绿树青草,一种美得不能再美的感觉让我痴迷了。

望着这眼前的美景,我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了。快步走到潭水尽头,细看这河水湍急之处。只见宽宽的潭面在大石头后面一下子收缩成不到一米宽的河面,骤然落差五六米,击打着一块巨大的黄褐色石头。湍急的水流发出巨大的声音,在那石头上开出一朵白色的巨大水花,恰似一朵白莲花。河水向下跌宕而去,在前面十几米处一拐弯,便消失在视线里了。两边的山崖犹如刀削斧劈一般,为这湍急的河水平添了几分气势。

这,还是刚才静若处子的那条河吗?我忽然顿悟,所谓上善若水,就是要让人学习水能够根据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言行应对。人生在世,如同江河流水,要达到目的,就得适应生存环境,会走各种不一样的路。该静之时,就心平气和,波澜不惊聚攒力量;该动之时,就勇往直前,来他个轰轰烈烈。唯有如此,方得初心。

顺着山崖边上不足一尺宽的弯弯小路,我们小心翼翼地转过那个拐弯处,眼前的河道一下子宽敞起来了,可落差更大了。在脚下形成一个更深的水潭。潭不大,二十多平方米的样子。潭水一改刚才的清澈见底,变得碧绿一片,深不见底了。当地人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当年被王莽追杀逃命到这里,就在此歇息,并下潭沐浴龙体。这潭因此得名曰:“龙潭”。

头顶的蓝天白云,还有两边的青山绿树映在水里,让这潭水显得更加深邃了。岸边茂盛的青草丛中伸出一朵不知名的,喇叭状的大红野花,在风中摇曳着,在满目葱翠中显得特别惹眼,让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这真是山美水美,树美草美花也美。

再往前走过这潭水,河面更宽了。河水急急地流了七八米,忽地一头落了下去,形成十五六米宽,三四米高的瀑布,然后缓缓地流淌着,一路向远处的山下走去。这清峪河,有慢流,有急流,有幽潭,还有这迷人的飞瀑。欢喜雀跃的我们,顺着小路直下沟底,一脚踩在清凉的水中,尽情戏耍起来。

离开青峰村,意犹未尽的我们,在返回途中又来到河边一片树林里。在林间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听着优美动听的歌曲,望着缓缓的河水,望着连绵的青山,望着葱郁的树林,望着高高的蓝天,望着悠悠的白云,看那蓝白相间的喜鹊在眼前飞来飞去,没有喝酒,我们就都醉了。

这就是清峪,深藏在秦岭里的一个清凉美丽的峪口。说它是秦岭的香格里拉,一点儿也不为过。漫步走过清峪,我的心就留在清峪了。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郑凡涛,陕西咸阳人,笔名海岸线。在西安某国企工作。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