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胡采云||天下名山——武当山(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1-08-27
    主编:非   


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道教名山,也是华中地区著名的旅游胜他之一,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誉。
古往今来,武当山以其山奇、景美、名胜古迹多、道教传说丰富等多重个性,吸引着历代逸士名流、墨客骚人。他们或沥瀚墨于烟霞之上,或寄豪情于翠峦之间,交口称赞它为“天下名山”、山胜“甲天下”。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的“第一山”,至今仍存于“元和观”內。
武当山绵亘八百里,高峰栉比,谷涧纵横,其主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拔地而起,直刺苍穹。登上绝顶,就如同置身云端,顿觉飘然天外,俯瞰大地,数百里风光尽在眼底。四周屹立的七十二峰,千姿百态,各臻其妙,蜿蜒谷间的二十四条溪涧,或深或浅,绿水欢然。真所谓“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
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早在周康王时期,著名道家尹喜就曾到此修炼;汉之隐长生,晋之谢允,唐之吕纯阳,五代之陈抟,宋元之寂然子、张守清,都曾在此安炉立鼎、建坛入静。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由于朱明王朝信笃道教和张三丰的影响,使武当山声誉更高,一时成为“五岳之兄长、四镇之伯叔”。在南美洲秘鲁的一个山洞里,曾发现一尊五世纪的女神铜像,手上提着铸有“武当山”三字的铜牌,字体近似南北朝时人手书,可见此山名声,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流传海外了。
武当山的古建筑群灿若繁星,自唐代至明朝,各朝都曾在此有所建树,尤以明朝建筑最多。明永乐帝朱棣,自称他父亲朱元璋和自己取得政权,都曾得到武当山真武神的保佑。为报答神恩,于是大规模营建武当山宫观,从永乐十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412--1424年),每月役使工匠三十万人,在长达一百四十里的建筑线上,建成了八宫、二 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亭、九十六桥梁等,共建宫观庙宇两万多间,建筑面积达一百六十多万平方米。这些古建筑,有许多至今还保持完好。
神奇料峭的武当山,值得一游!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胡采云,女,生于1964年10月,湖北汉川人。八十年代系意气风发的文艺青年,偶有小诗小豆腐块见于报端小刊。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因乡镇工作的需要,专注于通讯报道。搁置许久巳经发黄卷页的诗稿、小说稿、散文稿,一直蕴藏着当年的文学梦。始终认为未曾著书立说不代表无才,故此一直都在学习中。指不定晚有所成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