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花夕拾》:40+的年纪,从鲁迅文字中读出“不惑”

 稻读公社 2021-08-27



文/张是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创作于1926年,1927年添写《小引》和《后记》重新编订而成。

书名意为早上的花晚上来拾取,清新淡雅的意味与鲁迅先生一贯辛辣的笔锋很不一致,但读来依然能感觉到冷峻笔下的炙热的深情,简练凝练中对生活的洞见。

炎热不止于广州的夏天,还有内心的焦躁。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奢求在忙碌纷繁中去探求一分清净,在回忆往昔中得到一片祥和:如鲁迅写童年之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以及对藤野先生深深怀念等等......小书较为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经历,文字清新隽永,读来质朴明白。

温暖是生命的底色,

辛辣只是表达方式

艾默生曾说,用太阳的温暖去移风易俗,要比用暴风骤雨好。

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总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辛辣,可是越是这样的呈现越是能够表达出他内心的温柔,甚至是焦虑,对于民族兴亡的责任和担当。

书中汇集了很多鲁迅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那一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便带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擅长用白描方式写人物,寥寥数笔,把闰土父亲的捕鸟技巧写的简单却又表达出了感情;对保姆长妈妈的深情回忆,更是把一套《山海经》记了一辈子。就像萧红对鲁迅先生的回忆,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甚至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笑得咳嗽起来。

都说,因为年纪大了,才学会回忆。浅浅短短的人生里有很多个温暖的片段拼凑在一起,那人生的温度自然高。总是不自觉地想到了苏轼,乌台诗案之后一路被贬,他却活得自我潇洒,内心充裕。都说他是当下中年人的典范,总是设想,假如当年苏轼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仕途光明,他是否也会这样放下顿悟和清醒?

可是,鲁迅先生不一样。他不要做当下生活的安放,而是唤醒,比如以笔为刀。有温度就会融化,而本身就伴随着痛苦。也正是这种源于对少年时期对同伴苦不堪言的生活的无能为力,对深受其害的眷属的无力,才让他带着异于常人的清醒觉知。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候,读懂了鲁迅先生的沉重。

如果没有深深的爱,哪里来的沉沉的责任?


 对当下的清醒觉知才能活出意义,

而不是麻木

鲁迅先生的文字带着强烈的对抗,在人们都在迷恋当下,不顾未来的时候,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从他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中就可以看到。翻阅了鲁迅先生1927年2月16日的讲演《无声的中国》,文中提到“要恢复这多年无声的中国,是不容易的,正如命令一个死掉的人道:“你活过来!”——其心情的百味杂陈,为民族振兴、国人觉醒的忧心忡忡更是显而易见。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依然活着。

《悬崖之上》中的主角周乙才是理性镇定、勇敢智慧,在每个决策的当下都是清醒的人——哪怕到了最后,他问小兰要了药片也只是处理事情的一部分。就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说的那样,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以位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一个人能够清楚地定位自己是多么不容易:知道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又明白自己是自己的全部。能够用二维、三维甚至更高维次去看事物,人才能获得充分发展,身而为人的意义才真正体现。而鲁迅先生最为可贵的一点,那就是始终保持清醒。而被生活、工作、人生价值零零种种包裹着的我们的清醒又在哪里?


 人最大的能力不在于看清,

而在于会理性地选择

大道至简,厚德上善。

总觉得用一种风格去定义鲁迅先生总是太狭隘。因为人们总是太容易用自己的喜好去评判。《狗猫鼠》一文中相上写的是三种动物,而本质上写的是人。可是,不管他怎样的笔触,都一直让他孜孜不倦的坚持,唯一的解释是:信!坚定地相信自己所作的能够唤醒,相信民族、国家必强盛。

或许编辑这本小册子不过是他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当时鲁迅先生已凭《狂人日记》已确立了中国百话小说第一人的地位,但是经过了“三一八惨案”,不得不临时南下避难。40+岁年纪,生活、精神上负累可想而知,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完成文字梳理。同样40+的年纪,再读,觉得“不惑”不是因为不惑,是因为对惑的无力、对惑的清醒,然后是清醒后的依然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