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数据正在杀死你的灵魂——大数据时代=“合群”时代?

 金刚光 2021-08-27
2020.07.22 08:48:22

大数据,根据维基百科,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换言之,就是在很长时间内所收集到的巨量数据资料。

云时代的到来,使得几乎所有行业领域全都在运用大数据,大数据采集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必须依附于云计算发展,与之而来的是各种企业公司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各种新闻,音乐,购物软件依托算法,进行符合用户个性化的精准推送。而这看似个性鲜明的推荐,打着个性化服务的旗号,实际上反而在让所拥有的用户“趋同”,以至于变成拥有同等审美能力,同种兴趣爱好,乃至于同一种价值观的一个类群。

社会是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文明也是由于彼此交融而发展的,而在这些个性化推荐定制的背后,只有背后公司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这就好比统计学当中的众数的概念,假设一家超市有十位顾客,七位想要番茄,两位想要白菜,一位想要黄瓜,超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一定会优先选择番茄。而这里的“番茄”正是通过大数据采集而得到的。企业公司追求的是盈利,他们不会为留住小部分用户而放弃了绝大多数的利益。

而在长期使用这些软件以后,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每天的推送,个人推荐定制越来越符合你的胃口,你喜欢听的歌逐渐变成了大数据觉得你应该会喜欢听的歌,你想要看的书逐渐变成了大数据看来你会喜欢这本书,你所有的个性都会逐渐被淡化甚至抹杀,你会越来越合群,越来越融入某个群体,变成一个大数据里你将会成为的人,就好像你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大数据左右,你会跟随时代主流,成为巨流中的一粒平凡的砂子,然后被尘埃埋没。

你对事物的兴趣,对事物真正的关注度会递减,你会逐渐懈怠于发现和探索,你会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就连礼物都要看淘宝最近卖的最火的是什么,你会逐渐失去主动性和独立性,对待事物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你会用社会主流观点去认识评价一个东西,而不是用内心去感受和体会它的独到之处,你会熟练的运用各种网络流行语甚至各种见缝插针的梗,对那些没听过不懂的人加以嘲笑落伍,却背不出一首完整的千古名篇,你会逐渐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坚持自我。的确你会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优越感,但是抱歉我只能说你已经不是你了,我却还是我。

所谓的大数据,就不该用来做商业推广,更不该用来做样本分析,因为人性注定会使你关注那99%而不是1%。大数据不是全数据,就算是99.9999……%也不是完全,你的书架不该由数据和电脑摆放,你的书架上可以既摆《道德经》又摆《三体》,甚至全部是经典名著,而不是齐刷刷的文艺小说和畅销书。你的歌单可以既有京剧黄梅戏又有rap摇滚,而不应该被热歌占满。数据是人造的,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个字节组成的信息,别让大数据左右了你,谁说涓涓细流没有大海波澜壮阔,谁说漆黑的夜空没有星辰闪耀?当你出生降临的那一刻,你就已经注定成为地球上的七十亿分之一,你的不同会错落有致,在参差不齐中绽放,成为惊世之花。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如果有人说:“大数据表明如今99%的人更喜欢……,所以我们认为/推荐/决定……”

我会说:“不好意思,我就是那1%,我不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