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徐微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气

 言而有齿 2021-08-27


新闻背景

近日,几名国内游客在泰国普吉岛情人沙滩看中一块木头,不听导游劝阻,执意要带走这块木头,称自己走过20多个国家,什么东西都能带走,被一北京大姐旁敲侧击挤兑一顿后放弃。事后,大姐录了一段视频,痛斥这种不守规矩的行为。(中国小康网,2016.08.09

老徐微评

咱们中国人出国旅游,有各种不文明行为,这些年媒体披露得已经足够多了,所以,要拿情人沙滩一块木头,这不是亮点,亮点是北京这位大姐的吐槽,而且吐的是脏话,一气呵成、出口成“脏”。用不文明的方式批评不文明的行为,老徐在原则上并不赞同,不过这位大姐以毒攻毒,说得痛快淋漓、十分解气,老徐决定暂时放弃原则,给她点个赞。

台湾作家龙应台有一篇很出名的文章,叫做《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北京大姐这段吐槽的中心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气?也就是鲁迅先生讲的“怒其不争”。

不争气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没有公共道德。清朝末期,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写了一本研究中国民族性的专著,叫做《中国人气质》,其中有一个章节,说的就是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里边有一段是这么写的:“中国人不仅对属于'公共的’一切不感兴趣,而且,这些财产,不加保护,使之成为偷窃的目标。铺路石不见了,城墙上的方砖不见了,某个港口外国人墓地的围墙也不见了……”发展到今天,则是20多个国家的东西“都能带走”,好像挺争气的,实际上是丢脸丢了20几个国家。

不争气的原因是什么?是公私不分,界限不明,完全没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概念。这和我们传统的政治文化有很大关系。《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天下都是执政者的私有财产,可以随便拿、随便花。受这种“家天下”观念熏陶的人,你叫他怎么培养“公共精神”?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民公仆”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公家的东西,自家也是可以拿来用的。受这种“公私不分”风气影响的人,你叫他怎么爱护“公共财产”?

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勇夺金牌,国人深感自豪。老徐认为,比奥运金牌更为宝贵的,是精神金牌、文明金牌。国民素质拿金牌,那才真是为国争了光、长了脸。我是徐强,感谢收听老徐微评,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