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幻心雕龙 | 如果《人民的名义》是科幻剧

 四十二史SCIFI 2021-08-27

公室中竖立着国旗和党旗,宽大的办公桌两旁有两个人。

“我知道育良书记很忙,但这事必须汇报,说真的,我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桌前一位身着二级警监警服的人说,他年近五十,但身躯挺拔,脸上线条刚劲。

“同伟啊,我清楚你最后这句话的分量,三十年的老刑侦了。”高育良说,他说话的时候看着手中的一枝缓缓转动的红蓝铅笔,仿佛在专心评价笔尖削出的形状。大多数时间他都是这样将自己的目光隐藏起来,在过去的岁月中,祁同伟能记起的育良书记直视自己的次数不超过三次,每一次都是自己一生的关键时刻。

“每次采取行动之前目标总能逃脱,他肯定预先知道。”

“这事,你不会没遇到过吧。”

“当然,要只是这个倒没什么,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内部问题。”

“你手下的这套班子,不太可能。”

“是不可能,按您的吩咐,这个案子的参与范围已经压缩到最小,组里只有四个人,真正知道全部情况的人只有两个。不过我还是怕万一,就计划召开一次会议,对参加人员逐个盘查。我让程度召集会议,您认识的,十一处很可靠的那个,陈海的事就是他办的……但这时,邪门的事出现了……您,可别以为我是在胡扯,我下面说的绝对是真的。”祁同伟笑了笑,好像对自己的辩解很不好意思似的,“就在这时,他来了电话,我们追捕的目标给我来了电话!我在手机里听到他说:你们不用开这个会,你们没有内奸。而这个时刻,距我向程度说出开会的打算不到三十秒!”

高育良手中的铅笔停止了转动。

“您可能想到了窃听,但不可能,我们的谈话地点是随意选的,在一个机关礼堂中央,礼堂里正在排演国庆合唱,说话凑到耳根才能听清。后来这样的怪事接连发生,他给我们来过八次电话,每次都谈到我们刚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最可怕是,他不仅能听到一切,还能看到一切!有一次,程度决定对他父母家进行搜查,组里的两个人刚起身,还没走出局里的办公室呢,就接到他的电话,他在电话里说你们搜查证拿错了,我的父母都是细心人,可能以为你们是骗子呢。程度掏出搜查证一看,育良书记,他真的拿错了。”

高育良轻轻地将铅笔放在桌上,沉默着等祁同伟继续说下去,但后者好像已经说不出什么了。

看到这里,诸位是否以为这是《人民的名义》小说版?恭喜你!猜错了!这是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镜子》,只是改换了人名而已。

和《人民的名义》中反贪局局长侯亮平一样,《镜子》中的宋诚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年轻纪检干部,在对一宗中纪委委托的非法审批国有土地案的调查中,他发现了一张涉及全省范围的腐败网络。经过半年的调查取证,宋诚完成了一份翔实的材料,而这份原本要上报中纪委的绝密纪检材料竟被省纪委书记吕文明转交给了首长。案件从一个恒宇电解铝基地的问题扩展延伸,除了一系列相关企业将陷入困境外,还涉及正省级一人、副省级三人、厅局级二百一十五人、处级六百一十四人的腐败问题,首长向宋诚分析,这将意味着全省政治经济的全面瘫痪。在表面鼓舞实则暗流汹涌的会面后一周,宋诚因故意杀人罪被捕。为了调查案情而故意接近的夜总会舞男罗罗,最终却成了他同性恋情杀的对象。宋诚的一生由此急遽跌落:一个高级纪检干部,生活腐化变态,因同性恋情杀被捕,以前在男女交往方面的洁身自好反倒成了人们的口实,就连他的妻女都以厌恶的目光看着他。宋诚明白这一切都是首长和吕文明的诬陷,然而他无法还自己一个清白。他的余生似乎都只能在监狱中度过,而首长和吕文明以及土地案中涉及的所有腐败官员都将继续披着“为人民服务”的外皮稳坐官位,将腐败进行到底。

刘慈欣所在的山西省,是官场腐败多发之地。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与科幻毫无关联,如果就此结束,这将只是一个充满了反讽和无奈的反腐小说。然而白冰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故事的基调,科幻元素让反腐题材走向了全然不同的道路。白冰介入整个案件的契机在于气象模拟中心的超弦计算机。根据超弦理论,物质的基本粒子不是点状物,而是无限细的一堆弦,在十一维空间中振动。超弦计算机的原理就是通过操作这根弦,沿其一维长度存贮和处理信息。超弦电路是基于粒子的十一维微观空间结构运行的,这种超空间微观矩阵使人类拥有了几乎无限的运算和贮存能力,它所具有的终极容量可以将已知宇宙中的每一个基本粒子的状态都存贮起来并进行运算,也就是说,如果基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超弦机能够在原子级别上模拟整个宇宙。只要利用大爆炸奇点的最简单状态,给出确定奇点性质的十八个参数,就可以对整个宇宙进行极其精准的镜像模拟。白冰沉迷在这种创世游戏中,原本不会与官场有任何交集,但偶然让他发现了第1207号宇宙,而这正是我们的宇宙。

由于白冰掌握了宇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警方根本抓不到他。但尽管他只想利用自己的技术能力敲诈勒索高官,事态的发展却超过了他自己和所有人的想象。

首长坦言镜像将毁灭自己的生涯,同时也指出它的毁灭性远不止于此,在毁灭所有虽不是罪恶但肮脏和不道德的东西之后,它将毁灭整个人类文明,因为社会的进化和活力是以种种偏离道德主线的冲动和欲望为基础的。

白冰同意他的看法:

“其实,我不愿意将镜像模拟软件公布于世,还有另一个原因,我……我也不太喜欢有镜像的世界。”

“你像他们一样害怕光明吗?”宋诚质问道。

“我是个普通人,没什么阴暗的罪行,但说到光明,那也要看什么样的光明,如果半夜窗外有探照灯照你的卧室,那样的光明叫光污染……举个例子吧:我结婚才两年,已经产生了那种……审美疲劳,于是与单位新来的一个女大学生有了……那种关系,老婆当然不知道,大家过得都很好。如果镜像时代到来,我就不可能这样生活了。”

“你这本来就是一种不道德不负责任的生活!”宋诚说,语气有些愤怒。

“但大家不都是这么过的吗?谁没有些见不得人的地方?这年头儿要想过得快乐,有时候就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像您这样一尘不染的圣人,能有几个?如果镜像使全人类都成了圣人,一点出轨的事儿都不能干,那……那他妈的还有什么劲啊!”

水至清则无鱼,一个在道德上永不出错的社会,其实已经死了。或许,首长的这番话会被人认为是他为了一己之私试图不公开镜像的借口,但白冰对三万五千年后世界的镜像模拟证实了首长的话。那时,没有镜像,没有社会,人类文明已经消亡,他们此刻身处的城市也死去了两千多年。历史资料显示,起初镜像模拟只应用于司法部门,随后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镜像纪元的开始使得人类社会逐渐处于停滞,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接连消失。这种进步停滞的状态持续了三万年,这段漫长的岁月,史称“光明的中世纪”

小说的结尾揭开了真正的黑暗。预测显示,人们感谢的镜像模拟软件创造者是尼尔·克里斯托夫,而小说的结尾正是五个月后的普林斯顿大学宇宙试验中心,克里斯托夫博士发现了我们的宇宙。镜像时代,将成为无法逃脱的未来。

和宋诚一样,我们都秉持着美好的理想,希望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然而,当所有黑暗都彻底消除,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吗?《镜子》展现出的思考已远超出反腐层面,透过反腐这扇窗,刘慈欣将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社会和历史文明的演进。在镜像面前,所有人性的弱点和丑恶暴露无遗,罪恶固然将无所遁形,普通人的污点却也将公之于众,这种无差别的暴露对于社会产生的影响将是难以想象的。将所有罪恶和不道德消除就能换来光明未来,这或许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道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物,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标准会随着时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是否有资格将道德固化在某时某地?

历史不纯粹是善和正义创造的,人性也不只有真善美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藏污纳垢,不再追求这些美好的东西。相反,正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它们才显得美好。以此为前提,宋诚以惩恶扬善、匡扶正义为己任的不屈奋斗就是弥足珍贵的。在这种不屈的斗争过程中,人们创造了历史和文明。

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历史的终结,还远远望不到头。

正义与邪恶的对峙,也将持续下去。

宇宙的未来  现在  过去

四十二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