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集电视片《江北水城》解说词

 蚂蚁上树啃大树 2021-08-27


为了提升浏览体验,原视图版网页已升级为如下版式

3集电视片《江北水城》解说词

3集电视片《江北水城...说词.doc

287.5K, 19页, 263次阅读

韩梅梅 分享于2012-06-16 00:00

立即下载 举报

3集电视片《江北水城》解说词

央视探索·发现2006年3月15日-17日播出

第一集万古锦华

黄河一条“摇头摆尾、”迁徙不定的黄色巨龙。在摆脱了约束她的最后一道全长150公里的 孟津峡谷、进入下游变得更加狂放不羁在上至天津、下到长江流域一千多公里的扇形地段上南突北进历经一百八十万年的冲积形成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黄淮平原。

景阳冈坐落于山东聊城阳谷县黄河故道之上。一部历史文化名著《水浒传》让它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武松打虎的故事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以及追寻英雄足迹的豪侠之士纷踏而至在此发古幽思。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个承载英雄的地方又一次爆出了惊人的发现。其沙冈之下与相邻周边、数座相互叠压、距今六千多年的大汶口文化和四千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在不经意间先后露出了它们的童年时代。考古界认为处在景阳冈下方的是传说中五帝之一——舜的都城。

一九九四年春 阳谷县为了旅游的需要决定扩建景阳冈文化游览区。按惯例考古部门对这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文物普查。普查中奇迹发生了在其地表商周文化层之下一座距今四千多年的龙山文化城址被拂去历史的尘封完整地显现了出来。之后它的卫星城王庄、古阿城遗址也相继浮出水面。

景阳冈龙山文化城呈长方形面积达38万平方米。面对如此之大的地下城专家们被震惊了因为这是黄河中下游迄今为止发现最大、也是最早的一座龙山文化城。其形制与较早前山西临汾大龙山发掘出“尧”的都城十分相似有大台基、小台基台基周围是用夯土筑起的城墙。不同的是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存在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叠压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1/19页

景阳冈早在大汶口时期人类就已频繁的活动于此而且伴着历史的长河始终处在延续之中„„

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有代表大汶口时期的红陶、夹沙陶也有代表龙山时期的黑陶有生活用具,也有礼器而且礼器已成系列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已有了等级观念。尤其是一具祭“祀用的”牛骨架“ 让”在场的考古工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史料记载这是 五帝 之一 舜 作为祭祀的典型标志。 自然,这也是考古界怀疑此为“舜都”的重要凭证。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证明凡是文化交汇的地方一般文明程度都比较发达而且也易于形成都邑。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流域文化发展比较快,考古界普遍认为早在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就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传说中黄帝、炎帝、蚩尤以及舜、禹这些作为古国联盟的盟主活动区域也大都集中于此。结合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分析说这里是舜的都城不无道理。

聊城境内龙山文化遗址的分布极不均匀南部阳谷、东部东阿、茌平一线,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比较集中。而位于西北和西南的莘县、临清、高唐等地却少有发现。专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莘县、临清、高唐等地龙山文化时期都处在黄河故道上是黄泛区淤积层一般都在地下十多米、甚至更深。所以即使有遗址也很难被发现。

继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发现后不久依然是在聊城东部茌平县境内的教场铺村,一座原本不是山但又名为“金牛山”的崮堆下 同样显现出了龙山时期的文化内容。

这是一个漫长的发掘过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直接参与下从二ΟΟΟ年盛夏开始至今发掘工作始终在进行之中。

2/19页

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是一个具备大小台基及宫殿群与礼仪性建筑的遗址。专家推测大台基应该是宫殿群基址小台基则为宗庙基址。据史料《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者曰邑”。意思是有宗庙的为君主所居都城没有的则为一般城池。据此分析,这里很有可能是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都城。如果是都城那城墙在哪儿从发掘开始,考古工作者就一直在苦苦的寻找着这个谜底。

整整三年城墙的位置始终处在扑朔迷离之中。二ΟΟ三年五月考古人员通过反复钻探分析,在遗址的西部和北部同时开挖了两条探沟巧了巧的不可思议两条探沟正好同时打到了城墙遗址上而且位置恰恰又是祭祀的地点。

城墙的出现告诉考古工作者,这里的确是一座距今四千三百多年、龙山文化时期的都城。从发掘出的房屋结构分析应该是父系社会一家一户居住。房屋的外型有方有圆、有大有小居住区和生活区有明显的划分。尤其是大房子墙面还抹有白灰、地面有重复修饰的痕迹。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已经很注重实用性而且开始讲究生活质量这些对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发掘过程中,在房屋的周围还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用于烧制陶器的窑址,面对这难得的发现考古工作者们期待着更大的惊喜出现。随着发掘的深入在与窑址相邻的房基下数十具形状凌乱的人体骨骸呈现在了考古工作者的眼前。这些骨骸有男有女有成年人有儿童。

难以解释的除了那些无法判明身份的无主骨骸,还有这些出土于遗址中长短不一的骨针。它的出现证明龙山时期已有了麻质和纺织品的存在。令人费解的是在没有金属作为工具的时代骨针上这些与我们今天缝衣针十分相近的圆形针鼻是如何形成的呢

让人更不好解释的还有眼前这个绘有铜钱饰纹的陶罐,如此形状的饰纹是在秦代才出现的那么在距秦代两千多年之前我们的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萌生出如此的概念呢是受“天圆地方”的感悟还是一种审美的需求

根据考古发掘出的种种现象专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场铺龙山文化城已具备了人类文明起源的两大特征——礼器与城市。它的发现为中国城市起源提

3/19页

供了难得的依据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进程增添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区位上的优势往往既会为文明传承提供便利也会成为战争的诱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西部重镇的聊城南与荆楚相望、西与魏韩交界、北与燕赵为邻。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各诸侯国演绎历史活剧的“舞台。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 “孙庞斗智 也“就是孙膑精”心设计、使用 逐日减灶法 诱敌深入,置庞涓于死地的经典战例 马陵之战据说就发生在聊城境内的莘县。

在莘县这个名为马陵村的村口一座写有“马陵之战”的纪念碑矗立于土台之上碑文的题款告诉我们此碑并非古碑碑旁的村民们却煞有其事地向我们讲述祖辈留给他们的传说。

孙膑早已成为历史但有关他的传说却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由他导演的马陵之战发生地究竟在哪里始终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除聊城莘县外有说在河北大名的有说是在河南范县的还有的说是在山东的郯城。究竟在哪里就连当年撰写《史记》的司马迁也没说清楚。

试想假如马陵之战果真发生在莘县的马陵村那孙膑应当是在自己家门口打了一仗 因为不管是菏泽的鄄城还是聊城的阿城都与马陵村相距不远。

在距莘县马陵村不远的阳谷县有个叫迷魂阵的村庄传说也是当年孙膑为庞涓布疑兵阵留下的痕迹。该村与其它村庄所不同的是街道、房舍倾斜错落呈磨齿形没有方向感分不清南北。平时村里人不讲东南西北只说房前屋后。

长期以来这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据说有一个外村卖豆腐的人转了一天没走出村去他看到了十二头一样的子花牛十二家人在打墙其实只有一头子花牛和一家人在打墙。迷魂阵村四百多户人家有四分之三为孙姓他们称自己是孙膑的后代。村口这两块明代石碑碑文中记载的内容也皆与此有关。除此没有任何人能说清这里与这里的人到底和孙膑有着怎样的渊源。

迷魂阵村究竟是不是孙膑布的疑兵阵很难下结论。但一九四七年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时将弹药库隐匿于迷魂阵村却是事实,也许刘伯承这位懂“五行”的元

4/19页

帅最明白大军出征、弹药粮草的重要。

历史在这里演绎的另一出名剧是“鲁仲连射书救聊”这个记载依然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义士鲁仲连在两军交战的凶险时刻为救聊城军民于危难之中亲书一封能使无数生灵免遭涂炭的书信、捆在箭上射入城内化解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杀戮。当年鲁仲连射书救聊城事件的发生地据说就在眼前这个名为聊古庙的地方。但也有人否认原因是眼前这堆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曾有过辉煌的沙土丘中未曾发现有战国时期城址的痕迹。

众说纷纭的原因大概还是与黄河河道来回摆动有关。据史料记载春秋至宋因为黄河的决溢泛滥、已使聊城城址先后被迫进行过三次搬迁。今天的聊城建于宋代崇化年间环绕于古城的东昌湖就是当年筑城用土留下的痕迹。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东汉末年建安文坛上杰出的诗人曹植面对胞兄曹丕“妒其才、欲害之”悲愤交加吟出的千古绝唱。这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的奇才绝世后魂归何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句号最终画在了聊城。

曹植字子建。公元220年其父曹操死后他被胞兄曹丕封东阿王受贬来到聊城境内的阿城。三年后又被改徙陈王封地在今河南濉阳。曹植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虽多次上书求任用却终未如愿。抑郁寡欢积病不起太和六年病逝于封地濉阳年仅41岁。

相传曹植死后他的儿子遵遗嘱将父亲葬在鱼山。但在曹植最后封地的河南濉阳仍然有他的墓地那么曹植到底是葬在了鱼山还是濉阳

1951年一位领导干部下乡视察在东阿县鱼山脚下的这个村庄见一“小孩手持一把生锈的剑在村口追逐打闹。好奇心使他接过剑细看见上面刻有 曹子建”铭文随以二百元旧币买走。当年六月原平原省文物管理局对鱼山脚下的这座古墓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结果只清理出一些普通的汉代陶器。 1977年3月山东文物考古部门再次对该墓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了一块刻有五十六字的“长方形”铭文砖上面除记载了该墓的建造情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刻有墓主 陈王 二字。至此这个千古之谜才终于大白于天下。

第二集大漕古志

5/19页

二〇〇四年初距山东聊城东昌府四公里的周家店村一座始建于明代的运河古船闸被拂去历史的尘封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年三月二十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雾祥对古船闸进行考察。面对这座目前已少见、保存完好状态的古船闸他要求聊城文物部门进行原址保护并作为运河沿线重要水利设施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这是一处据今七百多年始建于元大德四年的船闸。它的功能和作用与今天三峡大坝中的船闸如出一辙。史料记载这样的船闸明、清时在通过聊城境内的运河上有近三十多座 因此,流经聊城段的运河也被称之为“闸河”。

长达数百公里的聊城段运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航运特点在历史上曾有过近400年的辉煌史。期间聊城被誉为 天都之肘腋漕挽之咽喉”。

宋代以来的中国江北由于长期遭受战争和天灾的双重打击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已大不如江南。长江三角洲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有元以来随着北运河的开通聊城境内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南方的财富通过这里源源不断运往京城。尤其是元代京城所需已离不开江南的财富做支撑。到明永乐年间明王朝定都北京聊城成为北方政治中心与江南财富之地相连接的一个重要纽带。正是这种历史机遇让水城东昌府得以迅速崛起在短时间内一跃位居运河沿岸九大都会之一。

当年的运河像一条急速运转的水上高速公路将已成熟了的长江商业文明迅速传到了北方。此时处在运河咽喉要地的东昌府河中桅樯如林、商贾云集彩舟漕船往来穿梭岸上古迹耸立、百货灿陈阁楼披红挂绿处处欢歌笑语一派繁荣景象 “江北一都会”的美誉就是这一时期真实的历史写照。

6/19页

东昌府内运河上的大码头当年是沿河周边地区农副产品输出的集散地这一带船如梭、人如潮南来北往的货物堆满码头两岸或出售或转运。除此黄河故道上还出现了“千亩之家、千树梨枣”的经营者。

运河沿岸商帮有安徽的、江西的、浙江的、江苏的当然也不乏具备齐文化特质、有商业头脑的聊城商人但最多的还是来自山西的晋商他的经商人数在聊城占所有商帮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晋商大量云集于此呢

但也有专家这样认为明、清时期众多山西商人云集聊城除了他们特有的精明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里对他们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原因是明朝初年曾有大量的山西人被有计划地迁移到了这里。

元朝末年烽烟干戈、群雄竞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将蒙古人撵回漠北草原建立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明王朝。

在这场战争中聊城所遭受的打击尤为惨烈先遭屠城接着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到明朝建立时聊城一带几乎是“村庄人绝断烟火、路旁尸骨招野狗”。据明万历《东昌府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91年东昌府一个县的人口数量抵不上江南的一个小镇其荒无人烟的情景可想而知。

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明朝初年实行移民政策从明洪武三年开始在历时五十年、先后十八次的山西洪洞大移民中仅向聊城地区移民就达六次之多。此时的东昌府山西移民的人口几乎占到了当地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东昌府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移民社会。

大量的山西人来此垦荒极有可能是造成之后众多山西商人云集东昌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座位于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就是运河时期晋、陕商人留在这里的历史见证。这是一处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整个建筑殿宇宏大富丽堂皇结构紧凑巍峨雅致实属运河文化的经典之作。

墙上清晰的记录着山峡会馆始建的传说将山陕商人“义”字为先相互扶持共同造福谋利的历史故事完完整整地刻画在了石头上。

已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山陕会馆是水城东昌府运河时期的八大会馆之一始

7/19页

建于清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 占地3311平米包括山门、戏楼、夹楼、钟鼓楼、看楼、碑亭、大殿、春秋阁等建筑。它集精巧的建筑结构与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达到了“有建必有图有图必有意”。可谓是片瓦有致、寸石生情。整个建筑“居于儒依于道游于禅”将汉民族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民风习俗、宗教信仰与众商们的希望、企盼都寄托于神仙、瑞兽等吉祥物上。以此营造着忠、孝、节、义、诚信为本的文化氛围。

山陕会馆融多种文化于一体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内涵以艺术的表现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置身于其中就像进入了一个经典的文化长廊。整体上看会馆内分布的雕刻、绘画等内容儒家文化占据了主体的位置。

在一个用于商人进行商务、歇息、消遣娱乐的场所儒家文化的比重为什么会占的如此之大呢

有人这样认为这是晋商将先进的经商理念和儒家思想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了商业运营之中使他们从奸商中分离出来最终被整个社会所接受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商帮。但也有人说这是晋商为了竞争的需要打的一个旗号。

对商人来讲取利自然是他们的首要目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长期以来他们受到了社会、尤其是儒生的排挤。但他们能有胆量、堂而皇之的扯起儒家的大旗至少可以说 明清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晋商对他们的老乡——关羽的供奉与崇拜应当讲是趾高气扬的。关羽是一个具备诚、信、忠、义、节的人物是一个符合儒家提倡的所有人生哲学、伦理道德规范的“完美化身。这对晋商是一个地域优势带来的名牌效应。这一点大殿正门的这副 伟烈壮古今浩气丹心汉代一时真君子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的石刻楹联可见一斑 。

晋商把关公高高抬起除精神上的信仰与祈求保护外大概确实也有借关羽之名让众商高看他们一眼之意。

山陕会馆东西两侧这八通高大的石碑正面详细的记载了有关会馆买地、始建、历次重修的原因和银两开支的详细账目。 山陕商人留在石头上的这些痕迹

8/19页

让今天来到它面前的人依然会驻足仰视对他们当年透明公开的理财风范感叹不已。值得注意的是在碑的另一面同样也忠实的记录着历史这些密密麻麻刻满商号名称与个人捐款项目、数字的记载不仅对研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意义而且那近千家的商号也清晰地折射出了运河时期水城东昌府的繁华程度。

山陕会馆给予今天的是一笔丰厚的馈赠不管是人文还是历史它都可堪称为活化石。尤其是它的建筑风格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运河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果说山陕会馆是运河漂来的建筑那么眼前这座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则是地道的“土特产”。

光岳楼——一座鹤立鸡群、矗立于方城正中的古建筑始建于公元137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它虽有康熙和乾隆数次的御笔提跋但缺少像唐代的王勃、宋时的范仲淹、陆游这样的大文豪对它的笔墨渲染所以显的不像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那样久负盛名。但有一点是两楼一阁不具备的那就是光月楼虽经多次修葺但总体上的结构依然保持着原建时的宋、元风格准确的讲是原汁原味。

据”《东昌府志》记载康熙皇帝沿运河南巡时曾三次登临光岳楼并题“神光钟映 匾额乾隆皇帝下江南九次过聊城、六次上岸登楼先后题诗13首著名的是一首赞楼说景的七律诗 “层栏杰构入云区耸峙城中镇四隅高下耕桑俯卧野北南水路接通衢”。历史上诸多文人墨客也都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了他们的痕迹。其中有颂楼的、有怀古的、也有描绘盛世的。但找遍光岳楼的上上下下唯一不见的就是这座建筑的设计者的名字是遗漏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所致

据说此楼先前并不叫“光岳楼”而是“余木楼”。传说它是在修筑府城时用剩余的木料建造的。楼内用以做主要支撑的三十二根带有自然弯曲的金柱就是人们怀疑它为“余木楼”的一个重要凭证。

但也有说此楼在筑城时就已经考虑到了它的修建。因为光岳楼处在水城中心 “风水”上为城市的天元。除军事功能古人认为在城市中心修建这样一座高大楼阁有造势改变风水之意。尤其是在数字上光岳楼高为九丈九尺取九九重阳之意寓意其高度不可逾越。

光岳楼内的“金木” 自然弯曲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很难说清。但仅凭此说它是“余木楼”恐怕也有些附会不过这种现象在我国古建筑中确属罕见。

9/19页

运河时期如果说府城东昌及其南部的城镇是山、陕商人的天下那么府城北部大名鼎鼎的商业重镇临清、则是徽商的大本营。

临清明、清两代属东昌府辖区由于大运河在这里正好与自然河卫河相交区位上的优势、使临清在明、清位居全国33个大城市之内 当时的临清不仅经济贸易十分繁荣、还是国家的仓储重地城内四分之一的地界都是国家粮仓人口一度号称百万。明万历年间设在临清的运河钞关每年征收南来北往商船的税收超过京城的崇文门钞关居全国的八大钞关之首一时富甲天下。

正是这难得的历史机遇让善于经营的徽商闻到了商业的气息很快聚集到了临清并形成了强势商帮。徽商的经商范围大多是转贩棉布、开设典当、经销食盐、丝线、竹木、茶叶等。至今仍然活跃在临清街头的竹编业、就是徽商在运河时期留给这里的行当。

历史上有运河经过的地方就有竹竿巷。它是一个纯粹的运河产物因为它的实用性养活了一批运河沿岸城镇的居民。许多人以它为生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也只有竹竿加工是南方人稍不留神让北方人占到便宜的一个营生。

徽商在全国十大商帮中以“贾而好儒”闻名天下他们既经商也崇尚儒术。这种理念使徽商中的许多人在经商的同时又让他们的后代读书、参加科考商途、仕途两不误。

准确的讲徽商是被从田地里逼出来的商帮。徽州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可耕地面积的匮乏致使剩余的劳动力不得不抛家舍业、四处奔波以经商作为谋生手段。能吃苦、善运筹加上“礼仪待人、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最终使徽商在诸多商帮中脱颖而出、成为独占鳌头的商帮。

徽商在求生存谋发展的艰难跋涉中为了得到当地人的认可并融入其中除正常经商他们也热心参与一些公益事业不为赚钱只图善举。

今天已成为临清的象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的临清舍利塔据《临清县志》记载此塔修建时曾因资金匮乏一度停工。最终是一个名叫汪道济的徽商雪中送炭、捐银七百两修建了该塔的第六层才使得这座历时九年修建的塔得以完工。至今塔内由汪道济本人题写的《建塔见山小记》石刻清晰地记述了他在修

10/19页

塔期间寝食于塔侧、竣工后登塔远眺心旷神怡的愉悦感受。

在临清徽商留下的痕迹从生活习俗到建筑遗址至今随处可见。让人依然能从中体味出“徽骆驼”当年靠吃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但除了眼前这些痕迹他们最后的归宿在哪里呢是否将自己的后代留在了这里另外史料中记载的“临清十九皆徽商占籍”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此看来徽商当年有相当一部分为科考入了商籍成为了地道的临清人。

在徽商的发源地——安徽境内黄山脚下的歙县、也就是徽州我们见到了当年靠运河发家后回到故乡的徽商在家乡建起的这一座座牌坊。这些作为封建社会最高荣誉象征的牌坊盛载的是徽商们艰苦创业的历史。

临清河隈张庄今天看来它只是一个古运河边普普通通的村庄但在明清时期这里却是专为皇家烧制御砖的禁地误入者乱棍打死不问。

这些被尊称为“贡砖”或“寿砖”的临清砖是用于修筑十三陵、紫禁城以及其它皇家寺院的御用品民间禁用。史料记载明、清时在这周围沿运河两岸遍布着七十二座烧制御砖的官窑据说当年众多窑户中砖烧得最出色的是一个徽州籍名叫程十爷的窑工。相传他因此还得到过光绪皇帝赐予的黄马褂。

程十爷早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但他的后代们依然居住在这里。

程十爷的后人已说不清他老人家的故事我们也只是从其祖上留下的家谱中看到、该家族是在明朝因贸易从安徽歙县来到这里的。看着眼前这些程十爷的后代们让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们与今天北京城里的那些雄伟的古建筑联系在一起。可事实上他们又的的确确地与那些国宝级、甚至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临清砖的烧制始于明永乐年间至清末结束延续了近五百年的历史。期间明清两代均在临清设有工部营缮分司并驻有太监监督烧造。那么临清距京城有近千里之遥 宫廷用砖为何要取自于此呢

据《临清县志》记载临清砖出窑后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方为合格。尔后用黄裱纸包装封签借运河之利运至京城。当年运送临

11/19页

清砖是皇差,是靠行政命令无偿搭乘北上漕船规定每船搭乘量为45至60块不等运送中不得损坏或丢失否则包赔治罪。

今天临清的河隈张庄历史上的七十二座官窑早已不见了踪影留下的只是一些低矮、泛着褐色的窑址痕迹村边这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古运河也辉煌不在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有趣的是京九铁路沿着当年运河的足迹穿村而过、一路南下打破了河隈张庄沉寂已久的平静窑工的后代们开始将眼光投放到了铁路以外的世界„„

第三集古往今来

黄河一条摇头摆尾、迁徙不定的黄色巨龙。在摆脱了约束她的最后一道全长150公里的“孟津峡谷”、进入下游变得更是狂放不羁在上至天津、下到长江流域一千多公里的扇形地段上南突北进历经一百八十万年的冲积形成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黄淮平原。

沧海桑田千百年来大河上下崛起的一座座代表农业文明的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是换了人间而卧榻于其下游的聊城依然保留着它原有的古朴。在东昌湖的环绕下方方正正、状如棋盘、悠然而宁静的漂浮在千倾碧波之上。

一九七二年十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时将一本名为《楚辞集注》的古书影印本作为国礼送给了田中。

《楚辞集注》——一本后人为战国诗人屈原所著《楚辞》加了注的书属中国古书中的极品它出自水城东昌府光岳楼下这座名为“海源阁”的私人藏书楼。主人杨以增是清道光年间的朝官为官期间广交文友收藏了许多珍本秘籍从而改变了我国私人藏书久居江南的格局使“海源阁”成为北方最大的藏书楼。

12/19页

应当说杨以增在不长的时间内能完成数量如此之大珍、缮本如此之多的藏书量这在我国藏书史上绝对是个奇迹。那么这一切他是怎么完成的呢

海源阁的藏书之初不仅仅只是为了收藏杨以增和他儿子杨绍和是既做官也作学问。借藏书之便父子二人曾作过许多相关的研究、也著过书。杨绍和时期还利用在京为官的机会收藏了清宗室奕府“乐善堂”散出的百余部精、缮秘本极大地丰富了海源阁的藏书种类。

至清咸丰年海源阁的藏书总量已达二十三万多卷与江苏常熟的“铁琴铜剑楼”、吴兴的“弼宋楼”、浙江杭州的“八千卷楼”齐名成为清代著名的四大藏书楼之一。

史料记载海源阁的藏书到了杨绍和之后除杨氏家人外人就不得涉足了以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鄂顶风冒雪来到东昌府、想一饱眼福也被不留情面的拒之门外。盛怒之下的刘鄂临行前、在旅店的墙壁之上写下了“苍苇遵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琅环饱蠢鱼”的绝句后拂袖而去。

海源阁的命运到了杨以增的第三代杨保彝那一辈儿、的确是功能尽失。之后就更是险象环生了因杨葆彝无后故过继一子取名杨承训字镜夫正是这个杨镜夫让海源阁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杨镜夫生活在一个风云突变、政局动荡、兵祸四起的年代。为避战乱他长期居住天津。因经济拮据一九二七年杨镜夫开出一个书单从海源阁拿走二十六种珍贵藏书在天津藏书家手中传阅、开价买卖。

一九二八年杨镜夫为生意筹措巨款又用马车从海源阁装走十多箱珍贵版本的藏书运往北京将书抵押盐业银行换取现金。由于杨镜夫不善经营生意很快破产盐业银行要将这批书卖给日本人。当时许多知情的中国学者顿时急红了眼他们四处奔走呼吁极力阻止海源阁的藏书流往国外。学者们甚至四处化缘凑钱试图将这些书买下。最后惊动了时任国民党财政部长的宋子文他出面干预并由政府拨款才将这些书买下后运至北京图书馆。

这应当是海源阁遭受的第一大劫海源阁的第二劫是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〇年。期间几次攻占东昌府的土匪、均居住海源阁。海源阁的藏书成了土匪点火做饭的燃料、成了他们睡觉的枕头。当时的报纸称 “杨宅已不见一人 院内室

13/19页

外书籍满地尽为大雨淋烂”。之后军阀马鸿逵进驻东昌府、也同样驻军海源阁那段时间的海源阁可谓祸不单行。

此时的杨镜夫倒是精明了许多他深感藏书继续留在海源阁风险太大当即将剩余的藏书运往了济南。保住了海源阁三分之二的藏书,为中国历史文化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

这些珍贵藏书今天分别收藏于北京图书馆和山东图书馆。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个物流的通道也是一个文化的通道。昌盛时期许多西方传教士和阿拉伯商人也沿运河或寻找商机或传教布施这一时期聊城一带的宗教活动比较活跃除汉族传统的儒、释、道外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都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使这一地区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位于聊城境内阳谷县的这座建于十九世纪的坡里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哥特式建筑也是鲁西一带最大的天主教堂清末管理着鲁西许多县、乡教务。

阿城海会寺建于十八世纪初系华北五大寺院之一。数百年来虽经多次劫难所幸主体完好整体布局依然可见。至今这里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始建于明代的临清清真寺——是两座典型的伊斯兰宗教建筑物两寺造型各具特色风格典雅主体建筑沿东西轴线排列相距百米俗称东寺、北寺。历史上这里始终是回族群众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从两座清真寺的建筑气魄来看临清在明代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伊斯兰宗教信仰群体。史料记载伊斯兰教形成于公元七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唐代进入我国元代作为一个整体民族出现并形成居住气候。至今居住于临清的回族群体大多是在明代初年沿运河而来。时逢临清的商业文化形成阶段擅长经商的他们自然不会放弃这难得的机遇。之后随着临清近400年的繁荣史他们也就随地入籍、成了这里永久的居住者。

14/19页

今天临清的经商群体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回族商人临清民间俗语中流传的“回回两把刀宰牛卖切糕”依然是他们从事的传统行当。回回三大行 “烧饼、焖子、卖牛羊”更是充斥于临清大街小巷的特色小吃。

经济的昌盛必然导制文化的繁荣数百年来运河时期遗留下的传统文化始终影响着临清人的生活方式。

一九九一年八月北京举行“业余京剧喜爱者清唱大选赛”临清组队参加纯正的唱腔、地道的韵味让小小的临清代表队在京城大爆冷门一举获得团体第二名仅列北京队之后将上海、天津等强队抛在身后令京剧界和票友们刮目相看。

其实在聊城不只是临清包括高唐、茌平以及东昌府沿运河各县市对京剧的喜爱是情有独钟。早在清乾隆年间往来于运河之上赴京演出的徽班聊城境内是他们中途落脚的重要地点期间在此演上几场、凑凑盘缠也是常“有之事。久而久之京剧逐渐被这里所接受并很快成了一道文化大餐。清末曾有 唱不响临清进不了京”的说法。至今临清人见面相互打招呼不问“吃了没有”而是“来两嗓”意思是唱两句。

在水城东昌府这座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会馆戏楼后台墙面上昔日留下的笔墨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上面有当年在此演出剧社的名称与上演过的曲目有艺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也有对封建王朝统治者的诅咒和漫骂。

如此直白的笔墨痕迹让人在赞叹艺人们勇气和胆量的同时不仅产生这样的疑问在那个封建专制、草菅人命的年代这些指名道姓辱骂封建帝王的笔墨何以能留到今天

15/19页

还有这写满剧目的墙面上找不到一处上演关公的剧目历史上描写关公的戏文不算少为什么这里却不见呢

明清两代随着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消费文化逐渐产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处在运河咽喉要地的水城东昌府每年有数百万的军民船户、游宦侨商、贩夫走卒往来于此。于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市井”文化在城市中悄然而生。

《金瓶梅》书中的故事场景几乎是以明清时期的“临清、”东昌、清河等“运河城”镇为背景。书中出现的诸多方言土语如称父亲为 达达、称姑姑为 姑娘至今依然是临清人的习惯称谓。

除此还有《老残游记》、 《聊斋志异》也都大量引用了聊城境内的地名与历史人物。 《聊斋》中提到的“胭脂湖”就是眼前的东昌湖历史上它曾叫“胭脂湖”尤其是《水浒传》书中内容多处都与聊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柴进失陷高唐州”、到“梁山好汉大战东昌府”、从“武松斗杀西门庆”、到“李逵寿张巧坐衙”„„以及“景阳冈武松打虎”处处都与聊城有关。尤其是书中涉及到的一些历史遗址在聊城境内至今随处可见而且这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聊城与这些历史名著产生了如此密切的关系呢

兴也黄河、败也黄河北运河自开通那天起就始终伴随着黄河决口的威胁。一八五五年耐不住性子的黄河终于结束了七百多年夺淮入海的历史在河南铜瓦厢大决口。肆虐的洪水分三股汇聚于聊城境内的张秋镇运河被拦腰折断洪水夺大清河沿故道入渤海。从此北运河漕运断绝水城区位优势尽失工商业一蹶不振聊城像一个时代的弃儿、无可选择的告别了他的辉煌走入了他的黯淡时期。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苦难往往会成为滋生精英人物的重要土壤。

在中国教育史上重重留下过一笔、靠乞讨积累资金办义学的奇人、武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出现恰好与运河衰败同步。

出生聊城冠县柳林镇的武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自小跟随母亲靠乞讨、

16/19页

给别人扛活为生屡受欺侮。一次雇主欺武训不识字以假账欺骗勒索扛活一年分文不给反诬欠债武训据理力争竟惨遭毒打悲愤至极 口吐白沫不食不语。三日后似乎大彻大悟手持铜勺、肩背褡裢唱着“打一拳两个钱踢一脚三个钱修个义学为贫寒”的顺口溜开始了他靠乞讨办义学的旷世之举。

此后的三十七年时间内他先后于聊城办起了柳林、杨二庄、临清三所义学被人称为“千古奇丐”。五十九岁那一年也就是公元一八九六年六月的一个早晨在临清御史巷——眼前这所他生前创办的最后一所义学的屋檐下老人侧身而卧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悄然离开了人世。武训用自己苦难的一生将别人的利益顶在头上筑就了一个人间大写的“義”字。

武训——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人却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乡邻靠文化自救的道理。他没有什么引导除了打油诗、顺口溜就是用一种独到的心态——同情弱者用常人难以忍受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办义学。

武训的晚年应当说什么都不缺但他仍守着二百多亩土地和大量的房产过着穷人的日子用地养学、免费教学。他请来教书先生顿顿都是由他提供的免费佳肴而他最后的死因据说是吃了乞讨来变质的食物中毒而死这真是难以用语言解释清楚的人间奇事也许只能用“千古奇丐”这个词了。

柳林镇武庄武训先生的故居。历史的痕迹已荡然无存他曾居住过的院内只有陶行知老先生亲笔书写的这块石碑静静地矗立于其中。

武训没给自己留下后代只有亲属。武家人说他们是明初自山西汶水县迁徙而来而且与武则天同宗同祖这当然是个无从考证的事。在其侄孙武玉全家中我们见到了这些与武训有关的珍贵文物。

从武玉全老人口中道出的清光绪圣旨内容我们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武训当年办义学从光绪十五年后因为有了皇帝的圣旨加上所赐的黄马褂他的乞讨所得应带有赞助性质。否则完全靠乞讨办起三座义学实属难为之事。

如果说武松打虎是本能、杨以增藏书是爱好那么武训办教育则是深刻的直觉这种直觉在他之后同样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一位用思维点燃生命之灯的思想者„„。二〇〇五年四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在离开大陆五十六年后跨越海峡来

17/19页

到北京。期间于当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大学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先后数次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傅斯年。

傅斯年字孟真抗战胜利后曾担任北京大学代校长后任“台湾大学首任校长一九五〇年十二月逝世于台湾享年五十四岁这是一个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在中国现代史上、尤其是史学界有着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人物。

位于水城东昌府北关、光岳楼下的这座被称为“相府”的深宅大院就是傅斯年的故居。一八九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他出生在这里。

傅斯年的先祖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的头名状元曾任康熙帝的老师。这首著名的“千里来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七言诗据说就出自傅以渐之手。傅以渐之后傅家连续七代又出了许多有名望的官吏和学者。傅斯年就生长于这样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名门望族。

一九一三年傅斯年进入北“大学”习受蔡元培、胡适“等人进步思想”的影响迅速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在 五四 运动中他高举着 反帝反封建 的大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一九二七年六月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傅斯年面对当时中国学术界流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思潮率先喊出了“要科学的东方学在中国”并成立了中央研究院 当时他的麾下集合了许多我国著名的学者。

之后不久他主持了在河南殷墟商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并将西方考古手段第一次运用到中国的考古发掘中开创了中国考古的新纪元发掘出的文物震惊世界。

但就是这样一个博通古今、学贯中西近代学者中的通才而且在外留学达七年之久、上过三所国外知名大学的史学大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至死却没有一张像样的文凭没拿一个学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傅斯年提议成立西南联大为我国培养保留了一大批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人才。也就在此同时他向蒋介石弹劾“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宋子文、在民族危难之时侵吞国家“巨额财产” 倒卖黄金之事。并严词拒绝蒋介石两次为孔、宋家族说情被誉为 傅大炮。当年傅斯年是唯一敢在蒋介石面前翘“二郎腿”的人。

18/19页

抗战胜利前夕为促成国共两党和谈傅斯年与六位国民政府参议员亲赴延安。

毛泽东接见了他并赞扬他在反帝反封建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毛泽“东还手书唐代章碣的《焚书坑》一诗送傅斯年表达了他对知识文化的崇敬。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继武训、傅斯年之后聊城临清唐园村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战死沙场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聊城东昌府走出了牺牲在聊城保卫战中的抗日英雄——范筑先将军聊城临清康庄镇官庄村走出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等一批精英人物。

或许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的支撑聊城人才得以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站立了起来。世纪之交被历史冷落了百年之久的聊城重新受到了青睐。

一九九六年九月一条贯通中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九线穿聊而过。通车典礼的那一天水城东昌府万人空巷整个城内三十万人竟有十六万人簇拥到了新建成的聊城火车站与通往火车站的大道上。

继京九铁路通车不久另一条连接华北大地的“胶济邯”铁路和“济馆”高速公路又相继通过聊城。它们和京九“铁路相交、会聚于水城东昌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黄金十字。纵贯南北的那一 竖”正好与古运河平行不同的是京九铁路向前远远的延伸了延伸到了中国南部陆地的顶端——香港九龙比古运河长了近千公里 以大海为邻

19/1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