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素:说中国是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为何罗素这样说?

 千冰室 2021-08-27

要说哪一种古文明最值得后人仔细研究,如今来看,还要数中华文明,之所以笔者会这样说,恰恰源于传承中华文明的中国至今依旧呈现着高速发展的势头。

无数专家学者对中国问题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就比如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就曾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简单的几句话将卓越的中国人评价得鞭辟入里,最重要的是,罗素十分懂得在历史传承中一直不卑不亢的中国人,如此低调才能让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过,基于罗素给出的评价,他眼中“骄傲到不肯打仗”的中华民族,在很多人看来既恰当又有不确切的地方,笔者认为姑且将这句话一分为二来看,将中华民族形容为骄傲且不肯打仗,这样的评价似乎才更合乎常理。

从“骄傲”两个字来看,中华民族的确是有资本骄傲的,重要的是,这种骄傲并不是盲目与鲁莽的代名词,反而是一种气度与格局。

放眼望去,曾经能与中华文明相媲美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如今都渐渐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可中华文明却在中国人的传承下越发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要说传承中华文明的中国到底有多强大,哪怕是当年闭关锁国导致落后的大清王朝,在没有遇到西方热兵器侵袭时,就连强大的蒙古与沙俄都不是其对手,要知道,哪怕是落后之时的中国都是值得国人骄傲的存在。

再来看如今的中国,我们有着震惊世界的旧四大发明,可新四大发明一样让国人在世界扬眉吐气,试问,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络的出现,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真的推动了全球人生活水平的集体提高。

除了这些,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多个领域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存在,千百年来的历史,足以锻造一部无法被复制及超越的传奇,有幸,这份传奇属于我们中国。

再来看“不肯打仗”这四字评价,回顾漫长的中华历史,“不肯打仗”还真的不能理解成表面意思。

毫不夸张地讲,中国历史中的硝烟与战火与其他国家相比只多不少,可打仗的目的并不在于哪一个政权的上位,而在于国人是否能从剧烈的战火中总结出前人想不到的智慧。

在了解历史的人们眼中,中国自古的战乱,每每发生都能让国家和民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也就是说,战争起到的作用有很多都表现在民族融合、文化融合方面,随着不同时间段的战乱发生,整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会逐渐达成高度统一的局面。

可想而知,国家越统一,人们的生活越安定,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才会越积极,如此,中华文明才会在长久以来呈现越来越精彩纷呈的局面。

除此之外,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战争,哪些地区的版图总会出现越打仗国家越多、越小,而中国却是在经历战乱后使得版图越变越大,这一点,恰恰源于中国人对于天下归一的高度理解与践行。

所以说中国人自古就是最崇尚太平与安定的,可为何还会有战乱出现,无非是在必要的时间节点对天下进行的新一轮整合,这一点才是中国自古战争存在的必要理由,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罗素对于中国人“不肯打仗”的评价。

理解好了这两点,如若再将其合二为一变为“骄傲到不肯打仗”,是不是感觉其中滋味很不对劲呢?

事实上,中国人的骄傲一直都是保持谦逊的,我们不惧怕战火,可我们一直都在极力避免战火,中国人更加希望古老的中华文明可以在和平的状态下不断进行融合,或许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然,让崇尚侵略与占有为发展手段的西方国度误以为中国人的不肯打仗是盲目的自我骄傲导致。

中华文化到底还是以保守、内敛、忍让为基调的,这样的格局才最难得,才会在经历沉浮之后还能岿然存在于世界之上。

说到这,我们身为中国人才会明白,真正的“世界和平守护者”一直都是中国,从战火中走来的中国虽明白战争的必要性更深知其危害,所以在带领世界发展的进程中,只有如此格局的中国才更能兼容并包,相对于总是挑起战端的“世界警察”美国来说,中国的气度与格局也是美国难以匹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