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

 我的天堂111 2021-08-27
 毛泽东与一副对联

□ 文/ 王小娥

  友人精于书法,大约半年前曾书赠“万里风云三尺剑,四时花鸟一床书”楹联一副。书法之道我不甚了了,但是这副对联对仗工稳、音节铿锵,尤其是内蕴丰富,既大气又书卷气,我很喜欢!

  前些时到井冈山参观访问。在距吉安东南30公里的渼陂村,竟然发现了这副对联的出处。这一下感慨良多,文字的缘分,竟是如此神妙而不可测!

  据介绍,渼陂( měi bēi)村始建于南宋,村史长达八百载,古文化积淀相当深厚。因为吉安古称“庐陵”,所以渼陂村享有“庐陵文化第一村”的美誉。当年,红四军曾把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设于该村。毛主席也曾在这里住过几个月。参观毛主席在渼陂村的故居时,我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友人以手书相赠时隔一周,在这里却见到真迹和出处,莫非这是冥冥中的某种安排?

  渼陂村内的古老建筑皆明、清格局,至今尚有书院多座。当年,毛泽东就住在一座名为“名教乐地”的书院里。他常与村中一位老秀才谈古论今。

  闲暇时,“名教乐地”的照壁上嵌一幅圆形瓷画,瓷画两侧悬着这副残破楹联。当年毛泽东与老秀才谈些什么,今已无从考究。但从此之后,毛泽东一生都十分喜欢这副对联。他曾手书此联,长期悬挂在中南海的书房里。而且他身体力行,晚年居所内果然是“半床书”。

  “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友人见赠的书法作品虽然改动了几个字,但意蕴仍然。查了一下这副对联的渊源,原来它出自明末著名东林党人左光斗所撰的“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渼陂村的先人作了再创造,用以垂范后世。

  这让我十分感慨,原来文字也是需要缘分的。友人赠我书法时,绝对不知我一周后要去渼陂村参观。退一步说,就算知道,他也许不知“名教乐地”书院里竟有这样一副对联。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凑巧,见到这副对联到印证它的出处,仅仅相隔一周!如此玄妙,岂非机缘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