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年阅兵的卡车演变史:1956年首次出现在阅兵式上的国产卡车是哪款?

 KaCheWanJia 2021-08-27

今年的国庆大阅兵,你们看了吗?
 
家哥因为国庆当天赶路,被堵在了回家的路上没能看上直播,怀着懊悔、激动的心情看完重播之后,身为80后的我不禁感慨:这盛世如您所愿,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
 
除了发出这种感慨,身处商用车行业的家哥也发现,我国的汽车工业实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赶超全球领先水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也承载着我们共同的记忆。回看这不平凡的70年,以军事装备为主的特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而商用车也进入从引进援助到按壳仿造再到自主原创的高速发展阶段。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道尽其中的辛酸事。
 

从无到有,战马变战车


70年前,新中国的人民军队第一次接受检阅时就闹了不少笑话,当时为了保证长安街的干净整洁,据说都会在骑兵方阵所使用的战马屁股后面挂个兜子以防止其“乱拉乱排”。
 

○ 图丨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骑兵方阵
 
有些东西可以兜着不让人看见,但有些东西是兜不住的。在家哥看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那场阅兵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场小型的“世博会”。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
 
据家哥了解,新中国首次阅兵式上,除了战士和战马,能百分之百号称中国造的武器装备、运输载具基本没有。
 

○ 图丨开国大典上受阅的步兵方阵
 
也就是说,接受检阅的军事装备都是战时缴获而来的“舶来品”,而解放军战士就像是抱着产品展示的模特一样。
 
除了1949年,此后连着六年的国庆阅兵式,都没有一辆中国制造的汽车受阅,用“有炮无车”四个字就足以形容当时的阅兵式。
 
家里老底就是这样,还每次都要拿出来给人看,这换谁,颜面都挂不住啊。而这样的情况直到1956年才得以缓解,至于原因相信有的卡友已经能够猜到了。
 

○ 图丨当年的解放军画报

○ 图丨雨中接受检阅的解放CA10(1956年7月13日下线)
 
这一年的国庆有些非比寻常,相关资料显示,当年的10月1日下了非常大的雨,三军将士就在雨中接受了检阅;而真正令战士们如此热情高涨的原因,我想应该是能够驾驶国产卡车接受祖国检阅吧。
 

按壳仿造,稳中求胜


有了“共和国长子”的CA10做榜样,全国上下也兴起了一场造车热,但工业基础的薄弱,等于直接把汽车工业的大门关上了半边。
 
自己没有技术,咱们就找外国人买。20世纪50年代,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汽车的时候,国内的汽车工业还是一片空白,本着技贸合作的理念,许多外国技术得以流入中国。
 
加之彼时又是“大跃进”运动的初潮,当时主管汽车工业的一机部意识到:一定要接着CA10的热乎劲继续造车。
 
1957年,一机部将开发轻型载货汽车的任务下发给了当时的南京汽车制造厂,真是人在厂里坐,任务从上头来啊。
 

○ 图丨跃进NJ130轻型载货汽车

 
1958年3月10日,家哥也说不准当时的南京汽车制造厂究竟改进、解决了多少技术问题,总之,跃进NJ130是终于下线了,这也标志着我国轻卡行业的诞生。
 

○ 图丨嘎斯51
 
因为没啥设计经验,所以NJ130的外形是参照苏联的嘎斯51车型进行生产制造的。
 
有了“轻”,“重”自然也没有落下。
 

○ 图丨斯柯达706系列
 
和前两年一样,国内的工程师对于重卡的外观设计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干脆就从捷克搞了两辆斯柯达706 进行仿制。
 
1960年4月15日,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共3辆黄河JN150型8吨载货汽车,可观的载重量直接拉开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发展的序幕。
 

○ 图丨试制成功的JN150向领导人献礼
 
不难发现,我国这一时期的卡车制造企业,主要是以苏联以及东欧的卡车作为借鉴蓝本。而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谦卑心态,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开始慢慢有了起色。
 
1966年4月20日,北京市第二汽车厂试制出两辆BJ130型2t轻型载货汽车。
 

○ 图丨BJ130
 
1978年7月15日,二汽EQ140生产能力正式形成,随着该车型的下线,居然一度占据中国公路运输2/3的市场份额,巅峰时期甚至还超过了一汽。
 

○ 图丨民用版EQ140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进入80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形式的转变、城市基建的刚需,都促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不得不加快步伐。
 
1983年12月17日,当时一机部六局下属的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与奥地利斯太尔-戴姆勒-普赫股份公司签订了《重型汽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
 
根据合同,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可以享用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的整车制造技术,这其中还包括斯太尔WD615发动机、伊顿变速箱、斯太尔车桥等关键总成技术的引进。
 

○ 图丨斯太尔91系列
 
这一整套技术的引进,不仅拔高了当时国内对于重卡定位的标准,同时也是开启了中国商用车领域的新版块。
 
如果说早前按壳仿造的我们还被关在门外的话,那么彼时有了这份合同的我们正在尝试着推开这扇门。
 
1984年,当时的国家物资局联合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以技贸合作的方式从日本购进了3万辆五十铃N系列轻卡,其中每台车含技术费用100美元,合着咱们多花了300万美元就把整套的图纸技术引进了国内。
 
关于当年的技贸合作协议,除了江西、重庆两个汽车制造厂生产五十铃轻卡以外,五十铃还被要求向当时国内一些主流汽车厂家提供技术支持。
 

○ 图丨1985年,江西汽车制造厂五十铃轻卡下线
 
家哥猜想,想必这也是为什么五十铃在30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遍地开花,养活中国半个轻卡圈的原因之一吧。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看见了它的无限潜力。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除了一枝独秀十几年的解放CA10,还出现了更多的国产品牌:东风、重汽、陕汽、北汽、红岩、黄河……
 

○ 图丨国庆35周年阅兵式
 
品牌的多样性,不仅展示出我国小有规模的汽车工业产品,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商用车正由一家企业,演变成一个行业。
 

○ 图丨郑州客车厂
 
1987年,郑州客车厂(宇通客车前身)成立了客车技术研究所,它们抢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后一张船票,希望搭救一下中国的客车市场。
 
1991年,其自主研发的ZK6980系列客车亮相,该车型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国内的市场空白,还在一定时期内左右了国内客车车型的发展。
 

○ 图丨宇通ZK6980W卧铺客车
 

新世纪,新面貌


来到21世纪,中国商用车交出的答卷愈加令人满意。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52款、共500余台的地面装备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这与60前的挂兜子战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家哥了解,当年我国共生产汽车1379.10万辆,销售1364.48万辆,如此可观的数据使得中国汽车销量首次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 图丨国庆60周年阅兵式
 
被世界经济危机袭击过的资本主义大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借国庆之名开始“肆无忌惮的炫耀”。

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商用车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1959年到1984年,中国商用车行业由一枝独秀发展到百花齐放;

从1984年到2009年,中国商用车行业走出国门,成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产业之一。

 
如今70年已过,受阅装备已全部实现国产,总受阅人数达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家哥这里就按出场顺序再跟大家简单罗列一下,看看在国庆70周年阅兵场上,都有哪些品牌的卡车撑起国之重器。
 
东风汽车:

○ 图丨战旗方队

○ 图丨信息作战第2方队
 
中国重汽:

○ 图丨舰舰/潜舰导弹方队

○ 图丨舰舰/潜舰导弹方队
 
北奔重汽:

○ 图丨预警雷达方队
 
陕重汽:

○ 图丨无人作战第1方队

○ 图丨供应补给方队
 
一汽解放:

○ 图丨无人作战第1方队

○ 图丨无人作战第3方队
 

家哥有话说


最后套用一下领导人在阅兵式上的发言: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商用车行业,是伴随着新中国共同成长的行业,它不仅为普罗大众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还为保家卫国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可靠的军事装备,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商用车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