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戚夫人被吕雉做成“人彘”,又活了好几天,古代医学会如此发达?

 历来现实 2021-08-27

古代权力斗争非常残酷,残酷得超乎想象。

在权力斗争中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吕雉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宫廷内斗最心狠手辣的祖师爷。以至于两千多年后,还有人为她写成诗句:万年吕雉终遗臭,争似韩姑姓字香。

吕雉为什么会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她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吕雉是刘邦的亲密战友,也是同甘共苦的夫妻。

刘邦最落魄的时候,好逸恶劳,不务正业,连件体面的衣服都穿不上,经常在别人举行宴会的时候去蹭饭,包括吕雉娘家的搬家宴会。

但是吕雉并不嫌弃,毅然嫁给了刘邦这个小流氓,这个“小”字是指的地位小,实际上他的年龄可不小,比自己大了15岁,外面还有个私生子(刘肥)。

结过婚后的刘邦本该痛改前非、浪子回头,但是不好意思,他不思悔改。

在押解囚犯的途中他继续骗吃骗喝,结果喝得酩酊大醉,让囚犯逃之夭夭。

一看闯了祸,刘邦之后跑到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躲了起来,家也不敢回了。

吕雉听说后二话不说,经常不辞辛苦,一边挑起家庭重担,一边节衣缩食、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吃送喝。

不久后,吕雉为刘邦先后生下了一子一女,儿子就是日后的汉惠帝刘盈。

后来反秦起义爆发,刘邦揭竿而起响应,更是没有回过一次家。

吕雉不但要照顾一双儿女,还要照顾刘邦的父亲,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几年后,当吕雉颠沛流离来到刘邦身边的时候,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自己倒像是一个多余的可怜人。

虽然到了丈夫身边,自己却成为一个管家和保姆。

刘邦出去征战的时候,自己只能在后方待着,陪伴在丈夫身边的,是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此刻的吕雉,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发妻在家照顾公婆抚养孩子,丈夫却在外面跟别人出双入对,俨然夫妻,此类事情历史上并非绝无仅有。

幸运的是,刘邦没有忘记发妻,在建立汉朝后,给了她崇高的政治地位,封她为皇后。

但是吕后并没有欢天喜地,因为戚夫人并不甘心屈居人下,她要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

偏偏刘邦被戚夫人搞得神魂颠倒,爱屋及乌,对刘如意横竖都看顺眼,对自己跟吕后所生的皇子刘盈怎么看都别扭,说他柔弱不能成大事。

眼瞅着刘邦要改变主意,刘盈太子之位不保。

一旦如此,刘邦死后,吕后就会失去拥有的一切,身家性命也难保全。

于是吕后在张良的策划下,请出了德高望重的四位隐士——商山四皓;这才迫使刘邦改变主意,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刘邦去世后,吕后如愿以偿,儿子刘盈即位为帝,自己成为皇太后。

登上皇位的刘盈刚刚15岁,是个小屁孩,什么也不懂。

再说这个孩子确实很柔弱,不是当皇帝的料。

于是,吕后自然而然开始亲政、独揽大权。

接下来的不说你也能猜出来,吕后要秋后算账,进行大清洗。

她最仇恨的情敌戚夫人,被罚去当劳工,将其儿子刘如意活活打死。

即使这样,吕后还不罢休,直到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

大意是说,吕后将戚夫人手足砍掉,还挖去眼睛,割掉耳朵,称之为“人彘”(彘就是猪),还能“居数日”,至少活了好几天。

不仅如此,吕后还带着自己的儿子孝惠帝刘盈去现场残酷,以锻炼胆量。

谁知道这个儿子太不争气,看见后不但没有学会残酷无情,反而吓得浑身筛糠,一病不起,一年后一命呜呼,见了阎王。

吕后砍掉戚夫人手足,还是出于妒忌。

自己是个乡下人,没有什么艺术细胞,人家戚夫人是个文艺青年,能歌善舞。因此吕后才失宠,戚夫人得到刘邦宠爱。

吕后这才砍掉其手足:跳吧,看你还怎么跳舞?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心生疑问:人被砍掉手足之后,就会大量出血,怎么还能活下去?

前面我们说过,彘就是猪。

猪是四脚的,吕后管戚夫人叫人彘,说明吕后没有完全砍掉她的四肢,只是将手掌和脚掌砍掉。

吕后并不是要戚夫人马上死掉,而是要她活着,生不如死,从身心上摧残、折磨她。

所以吕后要对其采取止血措施,处理得当,一般来说,暂时不会危及生命。

一旦伤口愈合,就不会有大碍了。

其实砍掉人的手足并非吕后首创,早在周朝时候就有了,该刑罚的正式名称叫刖刑。

刖刑在夏朝称膑,周朝称刖。

该刑罚在秦朝有个通俗的名字,叫斩趾。

而许慎《说文解字》也说:"刖者断绝之名,故削足曰剕。”

怎么知道“刖”就是砍断脚掌呢,因为这个解释里面有个词“削足”。

西汉有本书叫《淮南子》,里面有个成语“削足适履”。

足:脚。履:鞋。意思是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代的刑罚砍掉手足,只是脚掌和手掌部分。

如果吕后真的将戚夫人砍掉了四肢,戚夫人会当场死掉;这跟生命力无关,而是生命科学。

在西汉时期,没有麻药,疼也要疼死。

而且西汉也没有特别科学有效的止血手段,那么大面积的创口,那么粗的主动脉全部砍断,会血流如注,戚夫人立刻会失血而死。

说到这里,想起了有关凌迟刑罚的记载。

说得最不靠谱的,是处死明代太监刘瑾:“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将罪犯刺死,才能凌迟成功。”

人体内血管遍布,什么情况下能割3千多刀不死?

要想最后才让人断气,五脏和头颅不能动,主血管肯定也不能动,小刀割肉,慢工出细活,边割还边止血,要的就是这种给被施刑人心理带来极大恐惧的效果。

杀人不过头点地,无论吕后如何仇恨戚夫人,杀了她就是,没有必要如此残忍。

由此可见,吕后身背千古恶名,一点都不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