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荣:最受朱棣信任阁臣,帮朱高炽顺利即位,劝朱瞻基亲征朱高煦

 弋尘读书 2021-08-28

杨荣能谋善断,才干突出,多次跟随朱棣北征,是最受朱棣信任的内阁大臣,深受朱棣倚重。

杨荣不仅才能出众,还很注重与皇帝合理、有效的沟通,当朱棣听信谗言,想处死夏原吉时,杨荣极力为夏原吉辩解。

当朱棣在榆木川突然病逝,杨荣当机立断,与金幼孜等人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照常进膳,快速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信,北征明军得以顺利回师,没有发生变乱。

当朱高煦起兵时,杨荣力主朱瞻基御驾亲征,出其不意,迅速平定叛乱。

一、提醒朱棣谒陵,被选入内阁

杨荣,字勉仁,是建安人,他最初的名字是子荣,出生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十二月,比朱棣小十一岁。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杨荣考中进士,被封为翰林院编修。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兵进入京师,杨荣迎上前说:“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明史·杨荣传》)

在杨荣的提醒下,朱棣立即下令去拜谒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

朱棣即位后,杨荣被选入文渊阁,并且赐名荣,当时入值文渊阁的大臣共有七人,其中杨荣最年轻,他机敏过人,才干突出,备受朱棣看重。

一天晚上,朱棣收到宁夏被围的奏报,当时杨荣当值,只有杨荣在内阁,朱棣把奏报拿给杨荣看。杨荣说:宁夏城池坚固,百姓善于作战,奏报已经发出十几天,可能已经解围。”这天半夜,果然收到宁夏解围的奏报,朱棣高兴地说:“何料之审也!”(《明史·杨荣传》)

意思是:你怎么预料得那么准?

后来,“江西盗起,遣使抚谕,而令都督韩观将兵继其后,贼就抚奏至”(《明史·杨荣传》),收到奏报后,朱棣打算赏赐韩观,杨荣说:奏报发出之时,韩观尚未到达,不能论功赏赐。从此,朱棣更加重用杨荣,提升他为侍讲。

永乐二年,朱棣下诏册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不久,杨荣被提升为右谕德,仍然兼任以前的官职,不久,杨荣与其他内阁大臣同时获赐二品金织衣。

永乐五年,杨荣奉命去甘肃筹划军务,所到之处,观察山川形势,了解兵民疾苦,检查城墙是否坚固,回京后上奏,朱棣十分高兴,当时正值盛夏,朱棣亲自切瓜给他吃。

不久,杨荣被提升为右庶子,仍兼旧职。

二、数次跟随朱棣北征,备受倚重

永乐六年,杨荣的父亲去世,回乡安葬后,朱棣便召杨荣回京师任职。

永乐七年,杨荣的母亲去世,杨荣请求回乡料理丧事,当时朱棣正打算北征,让他与胡广、金幼孜随行,因此没有准许。

脱不花等人请求归降,需要去亦集乃受降,朱棣令杨荣去甘肃与何福一起受降,杨荣持节到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杨荣到了宁夏之后,与宁阳侯陈懋一起筹划边防事务,还提出十条建议,均被朱棣采纳。

永乐八年,杨荣跟随朱棣出塞,行至胪朐河,朱棣挑选三百名勇士作为护卫,由杨荣统辖,不归其他将领控制。

凯旋回师途中,粮草几尽,杨荣建议把御用的粮食发给将士,令军中有粮者与无粮者相互接济,入塞后,官府加备偿还,从而顺利度过粮荒。

永乐九年,杨荣请求回乡奔丧,朱棣令宦官护送他回去。回京后,朱棣询问闽中百姓的情况以及收成如何,杨荣对答如流。不久,朱棣让杨荣陪各位皇孙在文华殿读书。

永乐十年,甘肃守将宋琥上奏,老的罕逃往赤斤蒙古,成为边患。朱棣于是又派杨荣到陕西,与丰城侯李彬一起商议出兵策略。杨荣回来后上奏道:“冬季并非用兵之时,而且有罪者不过数人,不可轻易出兵”。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老的罕不久投降。

永乐十二年,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亲征瓦剌,杨荣随行,朱棣让杨荣为皇太孙讲解经史。

杨荣被朱棣委以重任,”兼领尚宝事,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明史·杨荣传》)

意思是:朱棣让杨荣掌管皇帝宝玺、敕符(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将军印信(在皇宫中,这些属于尚宝监的职责),出征期间,诏书、军令的发布、往来调兵的凭证手续等,必须经过杨荣上奏才能发出。

一天夜里,朱棣坐在御帐里,召杨荣前来商讨粮草供给之事,杨荣回答:“择将屯田,训练有方,耕耨有时,即兵食足矣。”(《明史·杨荣传》)

意思是:选择将领,开展屯田,平时训练,农忙时耕种,则军需供给充足。

永乐十四年,杨荣与金幼孜一起都被提升为翰林学士,仍旧兼任左庶子,跟着朱棣回到京师,明朝以左为尊。

永乐十八年,被提升为文渊阁大学士,仍旧兼任大学士。

永乐十九年,朱棣下旨迁都北京。三大殿被雷击中,发生火灾,火势越来越大,难以扑救,杨荣急忙指挥侍卫抢救出重要的图书、典籍、制诰,堆放到东华门外护城河边,朱棣下旨褒奖,杨荣与金幼孜随后提出十条建议,都被朱棣采纳。

永乐二十年,杨荣再次跟随出塞,所有军务都让杨荣参与决策,给了杨荣丰厚赏赐。回师后,朱棣为激励将士,“分四等赐宴”(《明史·杨荣传》),分别是有功无过者、功过相抵者、无功无过者、无功而有过者,杨荣、金幼孜有扈从之功,均坐在前列。

后来,朱棣再次下诏出征阿鲁台,“或请调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帝问荣。荣曰:'陛下许民复业且二十年,一旦复征之,非示天下信。’”(《明史·杨荣传》)

意思是:有人提议调动建文帝在位时召集的江西民兵跟着北征,朱棣问杨荣的看法。杨荣说:“陛下曾经许诺,让百姓恢复旧业,到现在二十年了,一旦再次征用,将失信于人”。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北征,几乎所有军务都委托杨荣处理,不分昼夜,随时召见,朱棣称呼杨荣为杨学士,而不直呼其名。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北征,出发一个多月,搜索不到敌军,逐渐丧失主动权,而粮草供应日益紧张,在进退两难之际,杨荣建议:“宜遣使谕彼并释其不顺之罪”(《文敏集》)。

意思是:应派人告诉敌人,只要他们认个错,我们的皇帝便不打下去了,赦免他们的罪行。

杨荣借机向朱棣巧妙表达了尽快结束北征的想法,朱棣采纳杨荣的建议,给阿鲁台写了敕书,派人送去。

三、遭到排挤,受朱棣保护

杨荣评论各司事务,符合上意,被赏赐衣服、钞币,“评议诸司事宜,称旨,复赐衣币”(《明史·杨荣列传》)。

永乐十六年,胡广去世,朱棣让杨荣执掌翰林院,对杨荣更加亲近信任。

杨荣才干突出,性格张扬,有时对同僚不太客气,遭到一些大臣的排挤,他们想方设法让朱棣疏远杨荣,共同推举他为国子监祭酒,从而把他挤出辅政核心团队。

国子监是明朝最高学府,祭酒是国子监的最高官职。

朱棣的答复是:“吾固知其可,第求代荣者。”(《明史·杨荣传》)

意思是:我知道他可以胜任祭酒一职,只是在寻找可以替代杨荣的人。

言外之意或许是,这些大臣当中无人可以替代杨荣。

永乐十七年十二月,杨荣向朱棣指出五府、六部、三法司存在的弊端,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法司是指督察院、大理寺、刑部,五府是指前、后、中、左、右军都督府。

朱棣看过之后,深表赞同,私下对杨荣说:“实切时病,但汝为心腹之臣,若进此言,恐群臣益相猜疑,不若使慎密御史言之”(《文敏集》)。

意思是:你的进言切中时弊,但是作为心腹之臣,如果公开上奏,恐怕会引起群臣猜疑,不如让谨慎保密的御史启奏。

听到御史的奏疏后,上述官员惶恐不安,纷纷请罪。

在朱棣的有意保护下,杨荣置身事外,没有引起大臣怀疑和排挤,

由此可见,永乐年间的内阁大臣与五府、六部、三法司的官员存在相互制约。

当时杨荣等阁臣是正五品,而五府、六部的最高长官是正二品,阁臣虽然品级不高,但他们代表了皇帝,因此令人敬畏,形成制约。

此事成为朱棣和杨荣之间的秘密,直至杨荣去世,才为人所知。

四、事君有道,有底线

杨荣不仅才干突出,他还很注重与皇帝合理、有效的沟通、对话,善于处理同皇帝的关系,他曾对人说:“事君有体,进谏有方,以悻直取祸,吾不为也。”(《明史·杨荣传》)

意思是:为君主办事要得体,进行劝谏要讲究策略,因刚愎、固执得罪君主,惹祸上身,我从不这么做。

杨荣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备受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的器重和恩宠,他这种与皇帝相处的方式或许起了很大作用。

杨荣很善于沟通,“帝威严,与诸大臣议事未决,或至发怒。荣至,辄为霁颜,事亦遂决”(《明史·杨荣列传》)。

意思是:朱棣十分威严,和大臣商议事请,难以决断时,有时会发怒。杨荣到了之后,委婉劝说,朱棣怒气消散,于是事请也得到解决。

虽然杨荣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避免触怒皇帝,但并非一味逢迎上意,实际上杨荣有底线,敢于坚持原则,例如力劝朱棣早日班师,结束北征。

永乐二十二年,杨荣再次跟随北征,当时是朱棣第五次带兵出塞,“士卒饥冻,馈运不继,死亡十二三”(《明史·杨荣传》),大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不见敌人踪影。朱棣问群臣是否继续前进,群臣没有主见,只有杨荣、金幼孜从容进言,认为应班师回朝。朱棣听取了他们的建议。

五、曾为夏原吉辩解

对于杨荣的性格,《明史·杨荣传》是这样记述的:“论事激发,不能容人过。然遇人触帝怒致不测,往往以微言导帝意,辄得解。夏原吉、李时勉之不死,都御史刘观之免戍边,皆赖其力”。

意思是:杨荣议论事请时情绪激扬,不能包容他人过错,然而当别人触怒朱棣时,杨荣往往委婉劝说朱棣,使他们得以免祸,夏原吉、李时勉、都御史刘观都曾受到他的救护。

永乐十九年冬天,朱棣决定再次北征。十二月,朱棣召户部尚书夏原吉询问边境粮草的储备情况。夏原吉说只够部队防守,不够大军出征,还说“频年师出无功,戎马资储,十丧八九。灾眚间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勿烦六师。”(《明史纪事本末》)

朱棣听后十分不悦,令夏原吉去开平督办粮草。不久,朱棣让锦衣卫把夏原吉带回京师,再次问夏原吉北征之事,但夏原吉拒不改口,朱棣一怒之下,把他关入掖庭狱。

接下来发生的事请,《明史纪事本末》是这样记载的:“时礼部尚书吕震数乘间言宾与中、原吉皆险邪诬罔,上信之,命戮宾尸。将杀原吉,召杨荣问原吉平昔所为,荣力言其无他,怒稍释,置不问。”

意思是:礼部尚书吕震趁机诬告夏原吉奸险、欺诈,朱棣想处死夏原吉,征求杨荣的意见,向他询问夏原吉平时的表现,杨荣极力劝解,朱棣的怒气终于有所缓解,夏原吉逃过一劫。

杨荣是如何劝说朱棣的呢?《皇明辅世编》是这样记载的:“二三人者惟以数征北虏乏馈运为忧,论才力或不及,险邪未之见也“。

意思是:这几个人只是担心陛下数次北征,粮草供给难以跟上,个人才能或许有限,但是没发现他们有何奸诈阴险之处。

言外之意或许是:夏原吉等大臣的人品没有问题,不像吕震说得那么坏。

六、朱棣突然病逝,杨荣当机立断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回师行至榆木川时,朱棣突然去世。宦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秘密找来杨荣、金幼孜,在朱棣营帐内商议对策。

《明史·杨荣传》是这样记载的:“二人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以礼敛,熔锡为椑,载舆中”。

意思是:经过商议决定:朝廷大部分兵力都在回京途中,这里距离京师尚远,对外严密封锁朱棣去世的消息;搜集军中的锡器,熔化后铸成椭圆形锡棺,按礼法秘密装殓,放入龙舆(御用车驾)。

龙舆除了进门以外,其余三面全都封闭,外人无法发现异常。

如何封锁消息呢?《明史·杨荣传》是这样记载的:“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

意思是:北征大军按照原计划班师,行军每到一个地方,每天早晚照常进膳,日常起居等所有的仪式都和平常一样,更加严格地执行军令,令人无从揣测。

如何把朱棣去世的消息尽快禀报太子朱高炽呢?“或请因他事为敕,驰报皇太子。二人曰:'谁敢尔!先帝在则称敕,宾天而称敕,诈也,罪不小。’”(《明史·杨荣传》)

意思是:有人提议,以别的事为由起草敕令,加盖皇帝的玺印,借机派人疾速回京师,把朱棣去世的消息告诉皇太子。杨荣、金幼孜坚决反对:“谁敢!先帝在世时颁布的命令才能称为敕令,去世后仍称为敕令,是欺诈,罪责不轻。

众人觉得有道理,只得另寻他法。

那么,如何回京报信呢?《明史·杨荣传》是这样记载的:”乃具大行月日及遗命传位意,启太子,荣与少监海寿先驰讣。“

意思是:杨荣等人写下朱棣去世的日期和临终传位给太子的遗命,杨荣与少监(宦官)海寿秘密出发,策马疾驰,先行返回京师,向太子报告。

杨荣作为最受朱棣信任的心腹重臣,当机立断,采取有效保密措施,与朱棣的贴身宦官一起成功营造出朱棣还在世的假象,稳定军中局势,使北征明军顺利回师,没有发生变乱。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八月初二,杨荣回到京师,太子朱高炽强忍悲痛,立即派皇太孙朱瞻基出居庸关,赶赴开平迎接朱棣的龙舆。朱瞻基赶到军中,公布朱棣去世的消息。

此后,杨荣协助朱高炽应对突变局势,“与蹇义、杨士奇议诸所宜行者”(《明史·杨荣传》),奉命提出二十多条建议,”首条民间不便二十余事“(《文敏集》),大部分被朱高炽采纳,写进即位诏书。

七、辅佐朱高炽、朱瞻基,开创仁宣之治

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杨荣被提升为进太常卿,仍旧兼任以前的官职,不久,被提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不久,有人向朱高炽奏明,杨荣在先帝去世时,所行丧礼以及处理军务的情况。朱高炽下诏褒奖,赏赐十分丰厚,杨荣被提升为工部尚书,领取三份俸禄。当时杨士奇、黄淮都辞去尚书的俸禄,杨荣、金幼孜也坚持推辞,没被准许。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起兵叛乱,朱瞻基召杨荣等人商议平叛策略,杨荣第一个站出来,请求朱瞻基御驾亲征,他说:”他们认为陛下刚即位,必然不会亲征,现在出其不意,必能掌握主动。“朱瞻基采纳了他的建议。

到了乐安后,朱高煦被迫投降。回回师后,因为决策之功受到最高的赏赐,获赐五枚银章,被赐予大量的奖赏。

宣德三年,杨荣跟随朱瞻基巡视边防,行至遵化,听闻兀良哈的部将侵扰边境,朱瞻基让随行的各位文臣留在大营,只带着杨荣出发,亲自率领轻骑兵出喜峰口,击败敌军而还。

宣德五年,杨荣被提升为少傅,辞去大学士的俸禄。

宣德九年,杨荣再次跟随朱瞻基巡视边境地区,行至洗马林而还。

八、辅佐明英宗朱祁镇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年仅九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即位,遵朱瞻基遗诏,所有朝廷大事均须奏请太皇太后张氏,“遵遗诏大事白皇太后行”(《明史》)。

杨士奇、杨荣、杨溥担任内阁大臣,备受张太后信任与倚重,史称”三杨“。

正统三年,杨荣与荣士奇都被提升为少师。正统五年,杨荣请求回乡扫墓,朱祁镇令宦官护送杨荣归降,行至武林驿去世,享年七十岁,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敏,授予世袭都指挥使。

杨荣经历四朝,始终受到皇帝的重用,朝廷重修《太祖实录》及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实录》,杨荣都担任总裁官,先后获得的赏赐,不可胜数。

有人把杨荣比作唐朝名相姚崇,《明史·杨荣传》是这样记载的:性喜宾客,虽贵盛无稍崖岸,士多归心焉。或谓荣处国家大事,不愧唐姚崇,而不拘小节,亦颇类之。

意思是:杨荣喜欢结交宾客,虽然位高权重,却十分随和,朝中大臣大多和他关系不错。有人说杨荣处理国家大事,不输于唐朝的姚崇,他的不拘小节,也和姚崇十分类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