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返乡记游(六)

 新用户0096fsbV 2021-08-28

七月的泸州,酷暑难挡。我们今天精心挑选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蜀南竹海。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宜宾市境内,它幅员面积12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44平方公里,整个景区共有竹子400余种,7万余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区,这里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庙于一体,可谓是“云山竹海,天上人间”。盛夏时分,嫩竹泻翠,林荫蔽日,瀑飞泉涌,气候爽人。

我们此行随导游从东门进入景区,一路上见片片竹林,漫山遍野。它们枝叠根连,葱绿俊秀,它们连片而起,浩瀚壮观。此刻的我,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脑海中也是浮想联翩,不时地涌现出我与竹子的一段段记忆。

第一次接触竹子,是看到少时同桌随手在纸上画的竹子。出于好奇,我也有模有样地学起来。从下往上先画出一段一段由长渐短,由粗到细的竹节,下端笔直,上段略显弯曲,然后在两段竹节交汇的地方,用铅笔勾出斜向上方的几条直中带弯的线条,再用钢笔在竹节之间和线条的转折处点下几笔。关键是要使落下的墨汁参差不一,再用手指肚按住墨汁所在的点,迅速向各个方向抹去,同时注意手指由重到轻,直至最后轻轻提起。如此这般,一根手绘的青竹便跃然纸上,长短不一的竹杆,粗细不等的竹枝和大小不同的竹叶,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脱颖而出。

第二次,是和伙伴们玩耍时,无意中走进一片竹林。穿梭于其中,感受着它的修长与挺拔,轻盈与静谧。猛然间,不知脚下被什么拌了一下,忙低头去看竹子的根部,竟看见显露于地上一些横向生长的竹茎(俗称竹鞭)。少年的我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后来有机会才了解到,其实,竹鞭并不是它的根,而是地下茎,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生长着许多须根和芽。其中,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竹子的生长就是靠着这些竹鞭,在开始的几年间它不是向上而生,而是努力地向下向更远处,有深度有广度地不断延伸,所以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幼竹生长很慢,但假以时日它似乎在瞬间就可以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其实,这一切不可思议的变化,都源于它一直都在迫不及待地向下扎根,那种很深很深很结实的根。从这次邂逅竹林以后,每当想着自己笔下那颗没了竹根的竹子,除了笑自己的无知外,更多了一份对人生成长的思考,一些看似默默无闻的努力,虽然看不出有半点进步,但其实那正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机会成熟的那一刻做好准备,而那遥不可及的巅峰,终将会近在咫尺。

第三次是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竹林与竹海。《卧虎藏龙》中安吉的木坑竹海里,一代大侠李慕白与红颜知己俞秀莲,在须臾之间演绎了爱恨已隔天人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悲剧;《十面埋伏》中重庆的永川竹海中,朝廷两位捕头与江湖飞刀门帮主女儿三人之间,铺陈出一道道解不开的爱情难题;《好雨时节》中杜甫草堂的红墙绿竹下,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丈夫的吴月偶遇昔日恋人东河,两人再次产生了若有似无再续前缘的故事,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呈现的百龟拜寿的梦幻般美丽画面则取景于蜀南竹海中。镜头里清风扫过,竹林轻轻摇曳,隐隐发出阵阵鸣响,再伴着各种背景音乐的响起,竹海里便开始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人间故事。于是,我心里那一丛丛的翠竹更被赋予了更多鲜活的元素,它演绎着坚贞不渝的爱情,也蕴藏着勃勃生机的生命;它散发着刚正不阿的风骨,又流露着虚怀若谷的品格;它展示着步步高升的坚韧,更回荡着人生如竹的初心。

在断断续续的回想中,我们走进了多姿的七彩瀑布,俯瞰了浩瀚的竹海大峡谷,泛舟于宁静的海中海,徜徉于蔽日的翡翠长廊。我们体验着云中阁的仙境,更留恋着忘情谷的绵长,而太阳已经不知不觉躲进了竹林间。我们一行人来到一家农家乐的饭庄,店主“杨财迷”名字虽显俗气,但服务确实热情周到,期待已久的一席竹宴很快就备好了。竹荪蛋、竹燕窝、竹毛肚和三鲜竹荪汤,每一道菜都与竹子息息相关,看上去素雅清淡,吃起来却是醇香脆嫩,绝对可与东北的松茸、蘑菇、木耳相媲美。突然想起东坡先生的一句诗词,“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不觉更是令人感到垂涎欲滴,余味无穷啊。

老家的快乐还远不止这些,略显生疏的街巷,尚能辨识的乡音,曾经两江交汇的激荡,如今高铁开通的喜悦……这既陌生又熟悉的一切,终将成为无比珍贵,历久弥新的一段记忆。感谢亲人们,你们的淡定与从容为我化解了对疫情的恐慌;你们的精心安排和一路相伴,让我对老家又增添了一份寄托;你们的关心与及时的提醒,使我理性地选择回归大东北,避免了被隔离的窘迫与无奈。策划已久的返乡之旅虽因疫情而戛然而止,却因你们的呵护与陪伴而更显温馨。

我爱我家,因为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