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8:07 与你相约,不见不散 一心禅师说:“人,最好的活法,莫过于以心为本,遵心而为。” 心之所想,行之所动,遵照心的意愿,活出自己生活的精彩。 其实,这是一种人生心态,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去营造,心态阳光者,阳光普照,心态阴暗者,阴霾漫天。 那么,如何营造好的心态,活出最好的人生呢? 不过是三个字:静、淡、远。 01.静 静,是内心宁静如水,保持一颗通透的心,领悟这尘世间的纷纷扰扰。 静,能制动;静,能生智慧;静,能保持头脑清醒,压制一时的冲动。 只有内心真正的宁静,才能体验到这个世界的博大与精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浮躁,纷杂的红尘,无论是事业,还是情感,都给了我们太多的压抑感,这个时候,保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在静中,可以思考事业在哪里遇到挫折,中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从而改进错误的地方,争取下一次,能够取得成功。 在静中,冷静思考这段情,是否值得自己全心付出,那个一直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人,是否是一生携手走一辈子的人。 同时,静,能化解身上的戾气,暴躁的脾气,终究会带来冲动的惩罚,不如让心平静下来,深呼吸一下,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正如这句话所说:“外部的宁静可以帮助你找到失去的东西,而内心的宁静则可使你审视自己的人生。” 内心宁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最好的人生活法,不急不躁,不愠不恼,以平和的心态,去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即使是平凡普通的生活,也是非常精彩的。 02.淡 李国文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高山无语。深潭无波。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也非淡而无味之淡,而是素净质朴,宁静深沉,是深邃的执着,是内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两忘的境界。” 淡,为淡泊;淡,为淡定;淡,为不争不辩,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跌宕起伏的人生。 你会发现,在淡中,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淡淡的云,淡淡的风,淡淡的迎面吹来,与所爱之人,守着淡淡的生活,一日三餐,一屋两人,淡淡地谈论着人生的琐事。 你会觉得,在淡中,那些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无限的自由,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早已经沁入心脾了,此生,做一个无忧无虑,闲云野鹤的“闲人”该是一种多大的幸福。 只可惜,世人大多为名利而追,为金钱而搏,甚至达到一种疯狂的状态,很多时候,太过执着,太过利益熏心,就会过犹不及。 一位弟子问禅师说:“师傅,为什么别人的寺庙都建立在深山之处,而咱们的却紧挨闹市?” 禅师笑道:“心中淡泊,何来闹市与深山之区别?即便身处深山,而欲望甚重,终究不能成佛。” 人世红尘,乱人眼眸,迷其心智,若淡泊而行,淡泊而为,终会解开一切心结,让生活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03.远 远,即长远,目光长远,志向远大。 虽然我们不做伟人,不做那盖世功勋之人,但,人生要活好,必须有长远的目光。 有句经典话这么说:“人要志向远大,目光放长远些,脚踏实地,走起来,就现在。” 趁年轻,就现在,沿着我们设定的目标,前行。 抑或做一份普普通通的事业,但却有睿智的目光,能留给自己一条后路。 抑或拿起手中的笔,谱写一曲属于自己的文学之梦,虽贫穷,虽艰难,却要提前看到曙光来临的方向。 抑或成为商业骄子,以长远的发展为前提,以忠诚为信条,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商业之道。 人无长远之目光,必有后顾之忧虑。 就如我的一个同学,以前是开实体店的,生意逐渐的一日不如一日,但是他有长远的目光,能看得很远,于是果断舍弃实体店,开了一家优选平台,提前适应了经济的潮流,在这潮流之中,他终于又一次站稳了脚跟,而那些死死守着实体店的人,很多都已经亏损严重了。 人,要有长远的目光和打算,为了生活更加幸福,就应当舍弃原来固有的东西,而开辟一条崭新的路来。 终有一天,曙光是属于自己的。 结语: 苏格拉底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已失去”和“未得到”,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若想幸福,若想活得最好,就需要把握当下,保持一颗平常心,知足心,守着“静、淡、远”这三个字,不为失去的而烦恼,不为将来未得到的而苦苦追寻,在静中,在淡中,沉淀自己,保持长远的目光,这样人生才会幸福美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