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被“昆明人”亲手毁掉的那些商圈

 liubenzi 2021-08-29
7月15日下午,昆明市召开2021年储备土地推介会,现场推介1654.9亩优质土地,涉及5个片区共21宗地块。其中,在推荐的热点区域中,关上国际会展中心144亩住宅地块受到房企青睐。

关上国贸中心片区 KCGD2021-15 号地块,总净用地面积约144.08亩,用地性质拟定为二类居住用地,这意味着昆明关上国际会展中心将拆除,拆迁后原址将用于住宅开发。

由此,一代属于昆明人的“会展”记忆又将消失……

然而,在昆明,消失的商圈又何止关上会展中心一处。

提到商圈,不少昆明人脱口而出:三市街商圈、南亚风情第壹城商圈、同德昆明广场商圈、公园1903等等。但是,对于老昆明人来说,这些却并非昆明人记忆里的传统繁华商圈,顶多是近十年新发展起来的城市次中心商圈罢了。

那么,那些在昆明曾经红极一时的商圈到底都是哪呢?现在又还在不在?

我遗憾的告诉大家,基本都已消失殆尽,而毁掉它们的,正是昆明人自己!

因道路扩建而消逝的武成路商圈

图片

如果你是20年前在昆明生活过的人,武成路是不得不提的记忆。这条20年前最具人气的武城路,是每一个昆明人周末消费的首选之地。20世纪90年代,武城路可谓是昆明首条真正的步行街,整条街面由青石板构成,在这样一条狭窄的马路上却云集了数百家商户。吃、穿、住、行、用……所有与生活相关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当时人气聚集,热闹非凡的场面,可以说就连如今的步行街也难以媲美。据说,当时一米宽的店面就要3000元一个月的租金。豆蔻饭店、国际理发室、春光照相馆、武成旗袍店、江苏浴室、三一圣堂、武城钟表店、冠生园这些金字招牌至今都令人无法忘怀。而洪化桥一带曾经也是昆明小吃聚集地,煲仔饭、豆花米线、天津包子、调糕藕粉、煎炸食品等等让不少人流连忘返。

此外,武成路周边还有那数不清的小巷:太和巷、中和巷、保和巷、上马巷、下马巷在不长的武成路有十数条。巷里都是住了几辈子的老昆明人。吃完饭或者闲暇时光你都会发现在各家庭院里,大家常常聚在一块晒太阳,话家常。

但1985年之后,随着城市的改扩建工程,一批像武城路一样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街区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了。现在的武成路两边都变成了高楼大厦,笔直的柏油路上都是行色匆匆的过往车辆和行人。美辰百货、正义坊抢占了武成路最佳的位置,却再也看不到那鼎沸的人流。

因房地产烂尾而被毁的景星街商圈

图片


景星街曾称粮道街,以前是清廷粮道署的驻地,相传1911年「重九起义」时,天空出现景星、瑞云等吉兆,故此改名景星街。南来北往的游客被充满民族风情的商铺吸引着,对于老昆明人,这是一条凝结市井气息的老街,承载着无数昆明人的美好记忆。如果哪一个昆明小孩那时没去过景星街,那就真的额是太OUT了。

1983年,昆明景星街花鸟市场正式开张,最初是集中一些小商贩出售花鸟鱼虫,后来生意兴隆,游人日增。花市、鸟市、鱼市、猫狗市场、各色古玩玉石、罐罐米线、老马烤肉串、数码店,密密麻麻的摊位、货棚,以及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而这里的房子都是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有的还是清代木质结构建成,在半公里的狭长小街上店铺林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烟火气十足。在眼花缭乱的市集里,汇集了老昆明的别样繁华。

但或许恰恰是这烟火气,让景星街招来了“杀身之祸”。2003年,昆明市政府将昆明老街片区改造确定为现代新昆明建设、保护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工程。老街片区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保护性开发。2005年,正式命名为“昆明老街”。

但之后,2012年,景星街、甬道街、云瑞公园周边临时搭建起200多个商铺、摊位,这些街道成为步行街,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入。2016年,临时摊位拆除,相关部门在西卷洞巷空地和景星街西口部分道路进行临时过渡安置。2018年1月20日,禁止各类摊点在昆明老街片区范围内占道经营。这给景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原本火热的街上少了摆摊小贩们的踪影,猫狗市场周围卖病猫病狗的黄牛消失不见,周边美味小吃的香味在空气里消散。

时过境迁,今天再去景星街,或许还能找到那么一点点老昆明的烟火气,但是,仍然烂尾的“昆明老街”,已经再难重现昔日繁华。

因“昆明最高楼”而消逝的政治文化中心
 

图片


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省会城市的昆明,现在连个升国旗的地方都没有。不是一直没有,而以前,我们也在自己的东风广场上看升国旗的。

灯光球场、旱冰场、西南地区最大的露天电影院——“东风剧场”,这是曾经的昆明第一高楼坐落的地方,这里有最早的电梯、旋转餐厅和音乐喷泉……

记得小时候,在东风广场工人文化宫穿着四轮的溜冰鞋滑上一个小时;买张5 分钱的电影票看场“小蝌蚪找妈妈”;花上2分钱叫一壶茶,坐着听省评书艺术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评书艺人仇炳堂说《智取威虎山》;玩累了去买根冰棍儿,或者喝瓶1 毛钱的奢侈品———汽水……

改革开放初期,老工人文化宫成为众多昆明人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晨在广场上锻炼身体之后再去买菜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下午在文化宫前的走廊上,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拉二胡、演奏手风琴、唱戏。除了老年人,这里也聚集着众多少儿培训班,每到周末,二胡声与提琴声交织在一起。

小孔雀艺术团、少儿武术队、少儿围棋象棋、少儿拉丁舞班;适合少、青、中、老的合唱团、艺术团、舞蹈班;花灯、滇剧、京剧票友团;书法、国画、美术班等动静结合、涵盖市民个人兴趣方方面面的培训班、团队成了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市民最理想的选择地。每到周末,整幢大楼都灯火辉煌,种类繁多的培训班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团队成了文化宫的金字招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回忆说,每当市里、省里,甚至全国有大型文艺汇演,都会有来自文化宫的艺术团参演。

直到近2000年,“云南第一高楼”的光环虽已不见,电梯也已经成为寻常之物,市内新建的电影院早已取代文化宫老旧的幕布,但东风广场在昆明人心中的地位却并未降低。昆明最早的KTV就诞生于此,2块钱一首歌和厚厚的歌单本,记录了不少70、80后的青春时光。

2008年底,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进一步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完善主城区功能建设,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在昆明主城区新建一个富有时代特征、功能更完善、设施更齐全、更令市民和群众满意的市工人文化宫。”

2013年9月7日7时整,伴随“轰隆”的巨响声,昆明老工人文化宫大楼正式爆破,昔日“云南第一高楼”在浓浓的烟尘中倒下,东风广场也随之灰飞烟灭。

直至今日,已近十年,昆明未来的第一高楼“春之眼”仍然停留在图纸上,而不知还要过多少个十年,我们昆明人才能回到东风广场再拍一张代表昆明的相片呢?

因军产改革而崩塌的昆明娱乐帝国
 

图片


曾几何时,每当有朋友来昆明做客,我们昆明人都会骄傲的告诉他们,昆明有一座夜生活宝藏,那就是“昆都”。这里是中国“四大夜市”之一,也是一代昆明人的青春。

天籁村、一饮相思、风情岛、酷吧,TOPONE、苏荷、后宫……随便一处都有无数故事发生。在昆都最迷人的形形色色里,赏最炫酷的车、看最美丽的姑娘、听最带劲的音乐、跳最high的舞……张扬个性,激情碰撞,所以才有了那句话:“走遍大街小巷,不如昆都一趟。”

这里是春城的时尚地标,它集中了昆明最潮、最HIGH的慢摇吧和迪吧,当年最大的网吧、KTV,当然还有昆明生意最好的烧烤店——“叮当烧烤”和无数凌晨2点仍然人来人往的时尚小铺。绚烂的灯光和靓丽的姑娘交相辉映,不躁动还叫什么青春。

潮流的风向标下,到处彰显着“个性”。喝瓶酒,搭个讪,是大多数昆明男人年轻时必走的过场。有的人醒着,有的人醉了;身体的自由,灵魂的释放;走一次红地毯,当一回大腕,昆都这片江湖,成就了多少爱情,又辜负了多少傻白甜?    

2000年,迪高厅走进昆明,绚丽的灯光下,昆明人第一次有了书写自己青春的地方。随着大明星太空城开进昆都,密密麻麻的座位围着300多人的舞池,昆都就像一个夜HIGH的超级市场,总有一家适合年轻的昆明人。对老一辈的昆明人来说,昆都作为他们心中的“乌托邦”,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那里便成了大多数年轻上班族、学生族相互诉说衷肠,张扬个性的地方。

2002年,昆都商城斥巨资打造商城硬件环境,优化经营结构。到2014年为止形成了我省“昆明的夜店文化”;引入了星级标准装修、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量贩式KTV,当时全西南面积最大、装修上档次、功能最为齐全的电脑网吧落户昆都。这样,集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昆都”品牌成为了国家注册商标。

由于地理环境、市民倾向等原因,昆都夜市聚集了许多时尚流行的品牌服装店,也成了许多追求时尚品牌的女性朋友们常常光顾的地方。同时昆都不仅满足了昆明市民的夜间生活,还满足了海内外旅游者多元化的旅游购物娱乐需求。

然而,随着2017年的一份“公告”,如日中天的昆都走到了尽头,一代昆明人的青春也随之戛然而止。

有人说,现在同样有OT,有space……但,如果现在的年轻人去过昆都,20个OT连成一片,那样的青春的确是他们难以想象的。

因大学搬迁而凋零的昆明“恋爱”美食街
 

图片


如果有人告诉你,把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的美女全部都集中在一条街上,你相信吗?而就在13年前,这一幕就发生在昆明圆西路商圈。

这条不到500米的小坡,曾经风光无限热闹无比,充满了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美食,包罗万象,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你口味的食物;它不仅提供美食,也陪伴着无数莘莘学子从入学,到毕业,度过了读书时代最美好的青春。

友人园是园西路上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老字号”,也是最适合聚餐的一家饭馆。每到毕业季,附近学校的学生都会邀请老师到这里来吃一顿饭,既是对于恩师的谢师宴,也是同学之间的散伙饭,这家饭馆见证了多少同窗的友谊和抱头痛哭的不舍,恐怕是数也数不清了吧。

火王烧烤,别的不说,烧豆腐可是声名远扬,有多少人是冲着这口烧豆腐去的,小小的豆腐烤的胀鼓鼓的,外脆里嫩,蘸上秘制的黄辣椒粉,那叫一个辣得爽……每次路过都要买10个或者20个来解馋。

坡底的“无名烧烤”也是历史悠久,门口经常挤满了人,以前烧烤一元一串,现在已经涨价了,但是依然无法阻挡各路美食爱好者的光临,排队等烧烤,可以先来一个洋芋粑粑,炸的边缘酥脆,撒上辣椒面就可以吃,还是以前的味道。如果我说“腾冲广义和”和“大家乐”,可能很多人还不明白,但是如果我说“烤小猪脚”,相信就无人不知了,园西路上最有名的两家烤小猪脚,就是这两家相邻的店铺门口的摊子,中间距离不过几米,竞争了那么多年,依然屹立不倒。

“你知道吗?我的毕业散伙饭就是在火王烧烤吃的。”青春的散场,总会掺杂入烧烤的气息。或许只有在夜深人静的烧烤摊前,才能伴着酒精,把年轻时候的稚气一股脑全都撒出来。圆西路上的火王烧烤,就是一个理想的“青春告别地”。最别具一格的,是餐厅正中一颗依然在生长的参天大树。它默默站在那里,眼看着一个个从懵懂到成熟的故事。烧烤的味道早已不是重点,向依依不舍的青春挥别,才是这里赖以成名的关键。

而从2008年开始,各大学陆续搬迁到了呈贡大学城,圆西路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往日的风采。和以往的繁华热闹相比,这条路真的冷清太多。以前汽车一般不会选择从此经过,而现在,即使隔离栏边停着几辆电动车,减少了路宽,汽车也毫不在意。因为道路正中没了乱穿、乱逛的行人。走了一圈,开小吃奶茶门店的依然最多,小吃60家左右、奶茶30家,其他药店、美发店、水果店等零散的分布着四五家,关门或者转让的店铺达到了30家左右。

这里,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条圆西路!
…………

其实,在老昆明的记忆里,消逝的远远不止这些商圈。梧桐覆盖的金碧路,东寺街的过桥米线,昆明第一个因地摊经济爆火的文化巷,女性天堂和平村“女人街”,天天都是年货街的毛纺厂……又有哪一个留了下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昆明人,我们往往不会羡慕那些顶级的商业中心,什么上海陆家嘴、什么北京三里屯,而每每到成都的宽窄巷子、到重庆的红岩洞,甚至是大理的洋人街……昆明人总会默默悲伤,那些本属于昆明人自己的烟火气早已经渐行渐远。

如今,昆明人均商业面积4平方米,甚至超过了香港,遍地的城市综合体,但却再也找不到了曾经的那份记忆。没有了景新街的嘈杂,没有了顺城街的肉串,没有了昆都的灯红酒绿……自然也没有了昆明的灵魂。


☻ 


本文系蜗的生活原创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