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 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成果 再次震惊世界 不仅连续多日稳居互联网“C”位 也掀起了全民对考古发掘工作的关注热潮 顶流!破圈!三星堆又有重大考古发现! 其中 一位25岁的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 就氪金20万元 成功复原了三星堆最新出土的 黄金面具 (ps:这是真·氪“金”,买了500克纯金!) 复原视频一时间走红全网 国家文物局点赞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单位 纷纷下场发送工作邀请 (叮,向你发送了一个offer) 然而或许大家没发现 在复原面具视频的最后, 才浅透露出了将要复原金杖的想法。 放话说👇 “点赞100万复原金杖” 结果,视频上线仅两天 点赞超过100万! 四个月的时间过去 这个年轻的有心人依然坚守承诺 希望能够致敬中国工匠 这一回 他自费25万 耗金600克 全程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 完美复原了金杖! 不仅如此 他还通过这个过程 发现了古蜀人制作金杖时的 一个重要细节! 到底是怎么复原的呢? 他发现的又是什么细节呢? 三星堆金杖 是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重要文物 ![]() 长1.43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 ![]() 由木杖和包裹它的金皮组成 但在出土时,木芯已经碳化 只剩下了金皮。 一般认为 金杖是蜀王的权杖 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 ![]() 复原这样的国宝级文物 才浅从材料选择 到制作工艺的练习等环节 都下了很多功夫 ![]() 复原金杖中的木杖 来自于三星堆遗址附近的树木残枝 ![]() 这根来自古蜀大地的树枝 让复原的金杖也有了一些“灵气” 最重要的金皮部分制作 不仅需要精确把握捶打过程中黄金的变化 还有黄金成分比例的调配问题 金皮上图案的雕刻难题…… ![]() 整个制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 烧熔、锤打、剪裁、抛光、錾刻等技术 烧熔 ![]() 上万次锤打 👇 ![]() 剪裁 👇 ![]() 抛光 👇 ![]() 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直接导致重头再来 第一次制作时 因为捶打时没有掌握长度变化的尺度 制作时发现远远超过了金杖本身的长度 结果只能再来一遍 ![]() 第二次的制作过程中 才浅发现了黄金成分的问题 他在纯金中加入了 15%的银和其他杂质金属 ![]() 注意一个小细节哦 在最开始的一步——烧红的制作工艺上, 他不再使用复原面具时用的 “喷枪”, 而使用「炭火」 ![]() 紧接着 需要把一根厚度至少在1厘米以上的金条 进行上万次的锤打 变成长143厘米,宽7.2厘米 厚0.2-0.3mm左右的金带 ![]() 再用细沙进行抛光 ![]() ![]() 以上步骤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接着,问题来了 让才浅花费4个月时间的步骤出现了—— 纹路錾刻 ![]() 不仅要熟练使用制作工艺 还需要对金杖纹路做到了如指掌 錾刻技术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技艺 至今仍在使用 ![]() 简单来说 就是用金属做的錾子和锤子 敲打金属表面留下纹路 ![]() 学会这个技术不难 难的是金杖上的图案比较复杂 据考证 金杖包含了鱼、鸟、箭矢和人四种图案 ![]() 通过实地参观以及各种文献考证 才浅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即鱼纹图案中 在不到一毫米的距离下 古蜀人錾刻了两条纹路! ![]() 然而肉眼根本看不到这里面的差别 足以可见3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的智慧 以及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在尝试用各种方式还原后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在牛骨上探索出了新的方法—— 制作牛骨刀压刻黄金 ![]() 从复原和原件对比上看, 效果基本保持一致。 根据他的经验和探索发现 ![]() 牛骨刀软硬适中,不会划破黄金 也不会在黄金上留下划痕 而在文物细节观察中明显发现了 压刻痕迹! ![]() 最终 成功复制出1:1三星堆金杖! 当复原后金光闪闪的 三星堆面具和金杖 出现在世人面前 相信不仅是才浅 而是看到视频的每一个人 都会为古蜀人的制作工艺感到震撼 也会为才浅的坚持而感动 ![]() 才浅面对的困难 也有可能正是几千年前制作的那位工匠同样所面临的难题 但他们都没有选择放弃 而是用有限的条件 尽可能作出了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 这是什么? 这就工匠精神的传承! 今天 无数文物工作者们也在传承着这样的精神 无论他们在哪一个岗位。 ![]() 河南暴雨期间,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的朋友圈动态 是他们的努力付出 才能让我们 能够继续感受国宝魅力 也正是因为有无数才浅们的存在 我们才能够把这样的精神 永久的传承下去! 希望未来 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热爱中国文化 能够和我们一起携手 保护传承中国文化! 向所有文物工作者们致敬! 向传播传统文化中国工匠致敬! 图片来源: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