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女诗人李季兰(李冶):6岁诗惊四座,父亲为何说她将来必为失德妇?(该文内有皎然诗《答李季兰》)

 qiangk4kzk8us4 2021-08-29

古代既是宗法社会,也是男权社会,妇女对于男人,是一种依附关系,在男人面前往往唯唯诺诺。所谓“举案齐眉”,不敢仰视,就是古代妇女地位的真实写照。

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大都是明、清以后,之前的妇女虽然地位上低于男人,但生活姿态上却很有一些人多姿多彩的,像许多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她们和男人们一样喝酒、听曲、下棋、写诗、填词,如宋朝的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等,皆是才情四溢,活脱潇洒。

唐朝的风气更是开放,据说唐朝人对妇女再婚并不在意,视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统计一下《新唐书》,发现公主改嫁者几十人,有的甚至还三嫁。这种风气之下,出现李季兰这样性格开放的女子,也是不足为奇的。

查了一下《中国人名大辞典》,书里这样介绍李季兰:“李冶,唐女冠,乌程人,字季兰,性荡,工诗,刘长卿称为女中诗豪。五六岁时咏蔷薇,有句云:'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恚曰:'此必为失行妇。’后竟如其言。”

女冠,即女道士,性荡,性情放荡,李季兰工诗,五六岁的时候,就曾作《咏蔷薇》一诗,中有:“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他父亲读后,因“未架”与“未嫁”通,心绪纵横,还加个乱字,便认为一个几岁的孩子就愁嫁,心烦意乱,便骂自己的女儿:“将来准是一个失德的妇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是由臧励龢等学者所编,于1921年出版的一个辞典。所谓:“后竟如其言”,便是说李香兰长大之后,果如父亲所言:“必为失行妇。”

《唐才子传》载:“(李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这样一个美女诗人,按照乃父的理论,应该是静坐闺房,安心书斋,静待风流才子公子王孙们的求亲下聘。但李季兰不,她不等,而是主动出击,曾与诗人朱放、“茶仙”陆羽等多有感情纠葛。后来,李季兰入观当了道士,仍然多情如故。她因与陆羽交往频繁,又认识了陆羽好友——诗僧皎然,与这个和尚有了感情纠葛,李季兰竟然疯到向一个和尚主动示爱。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也是个大才子,留下诗作数百首。当时,皎然与陆羽一起居住在湖州妙喜寺,李季兰经常去看望他们,一来二往,不想却对一个大和尚动了真情,屡屡写诗表白。皎然已入空门,不为所动。但李季兰却没有停止追求的意思,继续写情诗,向皎然发动了猛烈的攻势。皎然想,长此以往,到底不是个事儿,经过几天的思考,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皎然写了一首《答李季兰》的诗歌赠给李季兰,诗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意思是咱已入了空门,男女之事不再想了,你李季兰虽然美若仙女,但我无心于此,感谢你一番好意。虽然委婉,但很干脆地给李季兰非常明白而坚决的回绝,李季兰因此求爱失败。

但李季兰结局不好,后来陷入政治斗争,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