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米二季度财报的“繁荣”与泡沫

 分析师于斌 2021-08-30

近年,一些小米生态链企业可谓炙手可热。小米的生态链计划是2013年底首次提出的。彼时,雷军定下了5年内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的目标。8年左右的时间,小米已经实现这一夙愿,并且将其生态链企业拓展至400家以上。

作为其生态链企业之一,华米近年的成长也备受关注。近日,华米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华米财报数据显示,华米二季度的总出货量达到115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的890万台,同比增长29.2%。其营收同比增长61.4%,达1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高达59%。

不过,华米亮眼的财报数据之下,也有很多难以被看到的泡沫。更有业内人士犀利的指出,华米此时与往期财报汇报的心境完全不同,但是每次都一样有些避重就轻。例如,业绩惨淡就对数据避而不谈,只讲情怀与梦想,而业绩光鲜时,则大肆渲染丰功伟绩,却仿佛忘掉初心。

尤其是近年华米动作频频,无论是提出的大健康概念,还是产品高端化路线及商业化布局,又或者高举高打自主研发各种芯片,依然让业内人士无法看好,市场对其更是充满了质疑之声。

1

营收与利润增长不成正比,盈利问题挥之不去

据观察,业界对华米的信心正在逐渐在丧失。究其原因,其定位的智能硬件产品,不仅单价不高,而且毛利过低。而其看似同步大幅增长的利润,实际上来自内部勒紧裤带,节衣缩食。

例如,其产品单价之低,远远无法与Apple Watch等国际大牌同日而语。「于见专栏」注意到,华米一直在倡导的高端,实际上只是一个噱头,并没有真正落地。

国外投行分析认为,Apple Watch的整体毛利率在50%至60%之间。铝制外壳的运动版Apple Watch毛利率预计为30%至40%,搭配18k金的豪华版Apple Watch更是接近60%。但是华米的毛利率可能远在20%以下。

与此同时,其平均单价只有156元。尽管较2019年、2020年在逐年提升,但是与其一直宣称打造千元自主品牌的口号,却相差甚远。

因此,去年苹果的Apple Watch的出货量与华米智能手表的出货量相当时,华米老拿出货量说事,但是无论是其单价,还是利润,二者可谓天壤之别。

要知道,过去几年华米的净利润始终为负,毛利率更是低得不值一提。而且,从其营收与利润表现来看,其千元以上的自由品牌产品的贡献,或许可以忽略不计。

其财报中高速增长的数据则源自出货量的增加,单价增长却原地踏步。这也意味着,大量的低端、低价产品依然是华米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其在小米的阴影之下,想要摆脱这种僵局,恐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由此带来的,也是华米的营收与利润增长不成正比,盈利问题挥之不去。

2

产品质量存疑,难以摆脱成小米附庸

智能硬件行业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不言而喻。要知道,使用这些产品的用户,都是高知人群,对于前沿科技有着深入的了解,苛刻的要求。遗憾的是,华米虽然有小米的品牌背书与资本支撑,却在产品表现上差强人意。

以华米Amazfit GTR系列手表的口碑为例,自该产品上市后,除了其续航24小时被网友怒赞之外,互联网上就是吐槽声一片。

知乎上就有用户吐槽该产品屏幕易划伤、定位偏移严重影响使用、品质不及小米手环4等等,更有用户表示其系统体验一般等问题。而且,在数据同步问题上,有用户甚至怀疑其是否经过了出厂检验。更令用户十分质疑的是,产品问题反馈后,居然石沉大海,没有了下文。

华米手表的体验不足,带来的也是其产品滞销与库存积压。例如,在2020年的财报中,华米的资产负债表中显示,2019年的库存数据是8.93亿,而在2020年,却高达12.18亿。

要知道,华米2020年最终确认的纯利润将近3亿,如果加上库存积压,实际上其处于大额亏损状态。尤为致命的是,对于激进的华米来说,危机并非只是这些。作为小米400多家的生态链企业之一,华米对于小米的依赖,也让其短期难以改写亏损或者只能小幅盈利的命运。

据了解,华米与小米的产品,有很高的重叠度,华米生产的产品,小米也在不断推出。因此,二者既是合作关系,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不过,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华米显然都处于弱势地位,毕竟吃着“小米”的投资,看小米的脸色行事也几乎成为无奈的选择。「于见专栏」认为,既然二者为生态链下的合作,本来应该是共生共赢。但是华米对于小米的依赖,却更像是“寄生”。

值得一提的是,华米科技与小米首次签订的商业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已于去年10月到期。正当人们在揣测二者以后如何共处之时,华米以一纸公告,宣布与小米续约,并向外界告知,华米表示与小米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再延长三年。

由此,华米也将继续承担着小米手环“代工厂”的角色。这也仿佛印证了外界的猜测,严重依赖小米的华米,终究还是没有“断奶”。

实际上,华米净利润降低,与依赖小米不无关系。据其往期财报来看,小米可穿戴设备的代工占据了华米大部分的营收。

通过双方财务数据分析,在2015-2018的四年中,小米为华米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7.1%、92.1%、82.4%和59.7%。

而华米公司二季度的总出货量达到1150万台,相比去年同期的890万台,同比增长29.2%。尽管其自主品牌Amazfit和Zepp表现突出,出货量增长达114.3%;但是小米可穿戴产品的出货量也增长达22.0%。另外,该季度华米毛利率为22.0%,而2020年同期为22.3%。自主品牌产品的毛利率一般高于小米可穿戴产品。这也表明,再度合作后,华米对于小米品牌、产品的依赖存在,而且也没有走出因此带来的毛利率过低的阴影。

尽管从华米给出的财报数据显示出,华米与小米深度绑定的业务收入连年减少。但华米与小米的合作模式以及小米自身分成模式表明,华米始终无法从中获得高利润。这也将直接导致,华米的营收与利润规模、增速都将面临压力,而且,增长乏力的同时或将面临天花板。

3

强敌环伺,华米能否靠布局大健康突围?

众所周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由来已久,经历了资本的风口、行业的泡沫,目前已经进入沉稳发展期。虽然该领域还是一片蓝海,但是华米的竞争对手也为数众多,整个行业依然是一片混战。

据观察,苹果、华为等巨头一直深耕于智能穿戴电子设备,在行业中处于领跑地位。二者的优势在于,无论是研发端与生产链、还是渠道端的供应链,都与华米拉开了巨大差距。

而华米作为小米的生态链企业之一,对于小米的依赖从未停止,这也导致其于内于外,都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实际上,华米在摆脱对于小米的依赖上,并非没有努力。而且,华米“去小米化”的野心早已暴露。

近年,去逐步发展智能硬件业务,甚至聚焦大健康领域,自主研发黄山芯片,企图打破与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无芯可用,功能几乎没有多少升级与改变的尴尬局面。

华米自研芯片之举,可谓有的放矢。实际上,国内主流的智能穿戴设备,确实如同智能手机一样,存在技术短板。而相关技术无非都是心率、血氧、睡眠监测,运动数据记录等,但是缺少能称得上“核心技术”的功能,因此也严重限制了可穿戴设备的向上发展。

而且,随着可穿戴设备的热点成为过往,其销量其实在逐步下滑。而不同品牌的产品,功能过于趋同,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而且,大部分智能手表的功能和运动手环重合。因此,当智能手表价格更贵、续航更短,也让更多消费者偏向于选择更便宜的运动手环产品。

因此,抛开与小米的相恨相杀,国内可穿戴设备的厂商实力不容小觑。而华米即便进行自主研发,与苹果、华为这些大财团雄厚的资本、技术实力相比,差距也是十分明显的。而且,短期内欲在巨头面前抢占市场份额,无异于虎口夺食。

而一边自主研发,一边又靠着代工、分销模式支撑收入来源的华米,或许注定很难讲好新故事,活得小米以外的资本支持。由此带来的,也是华米未来的发展,或许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

4

结语

尽管华米第二季度的财报也有亮眼之处,但是对于华米而言,却无法沾沾自喜。相反,这样增收不增利的财报数据,也给华米提了一个醒,或许华米拜托小米的“束缚”,尚需时日。而且,自主研发芯片、选择聚焦大健康,也未必是其最佳选择,更不是唯一选择。

而华米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可能让更多业内人士又开始了下一轮的猜测:假如新签的战略合作协议再次到期,华米是否能够真正独立?又或者是昨日重现,又一次的命运轮回?


同步更新以下平台

雪球 丨 搜狗号 丨 人民号 丨 新浪看点

 学习强国 丨 同花顺财经 丨 凤凰号 丨 艾瑞网

蓝鲸财经 丨 中金在线 丨 云掌财经 丨 企鹅号

界面新闻 丨 澎湃 丨 品途网 丨 科技先生

富途牛牛 丨 老虎证券 丨 Twitter 丨 大风号

潮起网 丨二牛网 丨 大鱼号 丨 易车网 丨 钛媒体

百家号 丨 今日头条 丨 搜狐号 丨 网易号

价值中国 丨 CnBeta 丨 腾讯博客 丨 虎嗅网

新浪微博 丨 脉脉 丨 封面新闻 丨 天极网

蚂蚁财富丨 一点资讯 丨 哔哩哔哩 丨 知乎

通信人家园 丨天涯论坛 丨 新浪博客 丨 财富号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