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子童谣•与我之缘】02|黄筱龙:插上翅膀的《童子童谣》

 童子童谣 2021-08-30
《童子童谣》两周岁
2019年8月27日创刊



插上翅膀的《童子童谣》

黄筱龙(苗族)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童心向党,强国有我。

童子童谣,茁壮成长。

“老太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咕噜咕噜滚下河。”像这样的童谣,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便于传播,我们都是唱着童谣长大的。

桐梓是一个英雄辈出,人杰地灵的地方,我对桐梓的作家一点也不陌生,比如张维老师、王宗伦老师、王霞老师、张泽培老师、万稷老师我都很熟悉。

我对《童子童谣》关注已久,《童子童谣》已有180首童谣获奖,20多首童谣谱曲制成儿歌,150首入编《童声中国》等专著,《新华社》《中国禁毒报》《贵州日报》《遵义报》等媒体刊登童谣作品和和深度报道。

《童子童谣》已经成为一个有着地域特色的品牌,我为《童子童谣》取得的成绩大大点个赞,向王宗伦老师表示祝贺! 

童子童谣主题突出把童谣推到极致,这是《童子童谣》的初衷。两年多来,《童子童谣》坚持以“活动多、人员广、质量高、时间久”为抓手,执行“只认作品不认人”的选稿标准,探索“童子童谣”的合作模式,与县妇联、县禁毒委、县公安局、县红十字协会及县内外“猕猴桃”“方竹笋”“大闸蟹”等特色企业合作,持续开展了30多个主题童谣大赛。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童子童谣》组织开展了“学百年党史,写百首童谣”活动,收到原创童谣500多首,编辑出版了《红色童谣一百首》一书。在全国首届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他们编辑出版了《110童谣》一书。今年5月份,面向全国征集原创童谣,以此悼念今年91岁高龄仙逝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人。今年7月20日,河南郑州遭受千年以来特大洪灾,《童子童谣》及时发起“童子童谣行动起来,用童谣为河南祈祷”主题童谣创作活动。这些都是紧跟时代,关心政治、关注民生的主题策划,洋溢着时代文明的清新之风。

童子童谣很接地气。谣是写给小孩儿听的,三四句就行了,太深他们不会懂。童子童谣》是扎根大地的写作,《童子童谣》是满怀深情的书写。在《童子童谣》众多的作者中,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纯真学童,他们把一颗颗炽热的童心,融化到一首首童谣里。王宗伦老师痴迷于童谣创作,他是《童子童谣》当之无愧的主帅,他带头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童谣作品,如他到灯塔小学参加“六一节”活动,他撰写了“今天好开心,戴上红领巾。虽然五十岁,依然爱童真。悄悄写童谣,争当小童星。”(《戴上红领巾》)。他们的“禁毒童谣”进校园:“禁毒小喇叭,唱响山旮旯。……”娃娃学会了,回家唱给家长听,还与身边小朋友一起传唱,从校园传唱到田间地头,传唱到千家万户,老百姓喜闻乐见。《童子童谣》与县公安局持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深受欢迎,如桐梓县关工委唐成海老师创作的童谣《爸爸快回家》“爸爸快回家,你去缅北我害怕。别再做事害自己,最后还害我和他。一定要听政府话,勉得受罪又犯法。爷爷奶奶等着你,还有弟弟和咱妈。”这些童谣老百姓一听就懂,充满了乡村泥土味。《童子童谣》的童谣健康向上,通俗易懂,富有童心童趣,体现时代气息。

童子童谣极具人气。童子童谣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立足桐梓,面向世界;陪伴童子,走向未来”的发展道路,现已凝聚了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作者423人,到目前发表原创文章600余篇,刊登原创童谣8000多首,总用户达4278人,每月阅读量达11万以上。《童子童谣》还入驻全国1100万阅读量的网站个人图书馆。2021年6月8日,桐梓县鞍山小学举办了以“童心向党·红色童谣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的首届童谣节活动,该校师生、家长1500余人参加了活动。《鞍山之声》《将军之声》《九坝之声》《虎峰之声》《灯塔之声》《花秋之声》《茅石之声》《永乐之声》等各个“校园之声”栏目,充分展示小作者的原创作品,还给优秀作者免费看电影、免费购书等福利。《童子童谣》在桐梓县已经深入人心,全民知晓。

童子童谣形式新颖。《童子童谣》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他们正在努力探索立体化发展道路,先后开通了朗诵版、视频版、书画版、舞蹈版、音乐版童谣,以多种渠道宣传推广童谣。微信公众号还专门开设了《校园之声》栏目,每期挑选十首原创童谣,配小作者照片,请专家点评,并进行网上投票。《童子童谣》还走进遵义、走进贵阳交流学习,前不久在贵阳书漾读书会举办了“童心向党”专场读书活动,为此《童子童谣》的作者还创作出了一批好作品,如黄荣建老师的《红色童谣一百首》“《红色童谣一百首》,发给贵阳小朋友。一页一页往下读,妈妈乐在心里头”。当天参加读书会的“春暖花开”老师感言:唱着童谣在书海中荡漾,感谢张婷老师和王宗伦老师精心准备,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夏天的一个午后——阳光、树荫、童声、童趣,还有温暖的每一位。小童子、大贵阳,小合作、大未来,受到广泛欢迎。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童子童谣》的成长进步。两年多来,《童子童谣》荣获了桐梓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遵义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参加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展,获中宣部领导高度认可和肯定。

据悉,桐梓县已将创建“中国童谣之乡”写入了十四五规划,这将更加有利于《童子童谣》今后的发展。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希望《童子童谣》借鉴外省童谣的长处。我们期待插上翅膀的《童子童谣》越飞越高,取得更大的辉煌。

作者简介

黄筱龙,微信名黔中凡人,贵州务川人,苗族,喜爱诗文,作家、诗人,退役军人。



“与我之缘”征稿

NOTICE

一步一个脚印,且行且珍惜。

美好的记忆犹如金子,不离不弃。

两年来,我与《童子童谣》的那些点滴,最触动我的是什么?第一次交流?第一次发稿?第一次采风?第一次培训?第一次改稿?第一次退稿?第一次遭批?第一次当编辑?第一次学组稿?第一次读书交流?第一次朗诵?第一次表演?第一次把童谣写成书法?第一次把童谣画成漫画?太多太多的第一次,才聚集了N多次惊喜……

把一个人的爱好,凝聚成一群人的爱好;把一个人的理想,凝聚成一群人的理想。“把小作者培养起来”,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大童子”带头写一写“与我之缘”,“小童子”畅快吐一吐“我的心声”。

文体不限,长短不限,真情实感即可,投稿时,请配作者生活照一张,简介100字左右。

相遇“三级跳”(作者:张正浪|上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