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教育 1 综述有什么用处? 在博士论文中,有关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个老师说:“我最近听有人说,博士论文的综述放在Acknowlegement 里面,说综述是可有可无的、综述可以抄人家的论文。我吃了一惊。”本文也对这个观点评论一下。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说明其在科研上没有完全入门。 为何几乎所有的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都要有综述?(尤其是现代和当代的学术论文),这是因为,真正的综述其作用在于:通过对现有文献和前人研究的归纳梳理和对学术问题本身的剖析,道出为何本文要做这样一个研究的来龙去脉和可能的意义价值所在,这才是综述的真正目的和真正作用,这才是综述的应有的写法,而不是仅仅为了概括本领域的前人的研究而去概括的。 也正因为综述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文献调研和文献归纳梳理和问题归纳梳理,引出本文为何做这样一个研究以及大概准备要怎么做,以及这样的研究大概会有什么样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理解不了综述的上述这个作用和不知道综述该上述这样写的人,说明其在科学训练方面和学术规范的理解方面有严重的缺漏和误解。 2 博士的基本标准 能够成为博士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下,博士学位往往会被当成一个可以光耀门楣的荣誉(为此吹锣打鼓地喜庆一番的都有,只要喜庆不过头也算是一种人之常情)。而能够成为博士的导师,那就更是如此了,自不必赘述。 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是什么样的博士才是真正合格的博士?以及,什么样的博导才是真正合格的博导?其各自相应的标准线应该有哪些基本要素需要满足? 由于博士学位是现有的学历(学位)资格体系中的最高学历(学位),对于一名合格的博士来说,应该至少有以下几个基本标准要达到:
如果把人类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比喻做一棵大树的话,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要对人类的这棵知识大树或技术大树有以下贡献:要么是主干性的贡献,要么是分支性的贡献,要么是枝丫树叶性的贡献。 虽然上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学术分量差别极大,但对于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来说,应该至少要多少有些贡献,在该知识点上离开了他的这个博士论文,那么人类的知识体系就是有所缺憾的,而且不能是对人类的知识体系或技术体系是毫无贡献的,既不能是拿掉了是毫无影响的,更不能是拿掉了反倒更好。 3 博导的基本标准 与上述有关博士的标准类似,一位合格的博导,首先要是达到了合格的博士的水平,即使其本人没有获得过博士学位,但是博士基本标准中的那些相应的基本标准要素,作为博导应该已经完全具备。 除此以外,从纯粹的博导职能的角度来说,一位合格的博导还应该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标准:
上述四点之中,第二、三点是最为重要的,具备这两点的人通常会同时具备另外两点。 本文转载编辑:Mr Whi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