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下)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下)

——第十三周给教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上周我们一起聊了学高为师的话题,季信心老师在回信中,谈到自己毕业后就停止学习的状态,又从《过去的课堂》中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并期望自己能够以“学”字当头,让自己更进一步。我始终保持每周给老师们一封信,并不是我有多能写,更并非我有水平,而是期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和交流。更希望持续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态度,能够感动大家,让大家共同朝着明师的方向努力,再努力。

本周想和大家探讨的是“身正为范”。“身正”主要是体现在老师的言行举止上,它是教师良好人格和高尚品格的具体外化。一个拥有一身正气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大概要远远超过这个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因此,“身正为范”这一点对老师而言太重要了。我觉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八个字应该要倒过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一个普通人,都应该首先身正,然后为学。

儿时经常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那明亮的灯光照耀我的心房”。读小学一二年级,教我们语文的是一名民办老师,住在学校里,每天晚上都会到村子里走访我们学生家,看看我们的学习情况。印象最深的是她经常在房间(那时教师似乎每一办公室的,外地的老师都有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就是老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戴着眼镜,手握红笔,在一页一页地批改着我们的作业。我是班主席,经常会有机会站在老师身边,老师一边批改,一边跟我解讲解题目。那时,真觉得老师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到了四年级时,遇到一位数学老师,她每年冬天都会生冻疮,手指头肿得就像是开始腐烂的胡萝卜似的。过去没有什么幻灯片,也没有现在的投影,她每一节课都要写满整整一块黑板,经常写一下,就用嘴对着手指头哈气暖和一下手指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坐在底下,就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想法:老师这么用心教我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或许是那个时代,没有网络的缘故,我们经常走过老师的窗前,看到的经常是老师备课、改作业、刻试卷、看书以及和学生聊天的画面。我们初中有一位老师,天天在房间里学习英语、读书,后来考进了某个大学读研究生去了。那时在我们农村,在职老师再去读研究生是天大的事情。这件事当时对我们影响非常大,许多同学多因此变得更加努力。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想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上述老师的一些做法,或许对他们自己而言,是极为平常的,但是就是这些平常的事情,让我这个学生至今记忆犹新,并且一定在某个时间段发生过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作用。

如今作为管理者,看到了许多老师兢兢业业,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也看到了一些教师经常迟到,还有的甚至连学生的作业都不批改。都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碗良心饭,可是这良心饭如何去衡量呢?谁会认为自己没有凭良心呢?

都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多么希望,当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我们也要经常与阅读为伴;当我们要求学生安静时,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当我们要求学生去劳动时,我们不要站在高处去指挥。

我想这是才是身正为范。

祝大家工作愉快!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一七年五月八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