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 车,对于男人来说,可能首先是玩具,其次才是交通工具。 (一)玩具车 这得从小说起,似乎每一个男孩都喜欢玩具车,每一个女孩都喜欢布娃娃。至少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是这样的,我女儿和儿子就是这样的区别,天生的。儿子现在三岁多,已经拥有了一大堆大大小小的“车”。其中最痴迷“消防车”,每天抱着它,就像年轻人喜欢打游戏一样的痴迷。 小时候的我,也是如此。 我只能从我记事起来回忆我与“车”的故事。儿时的乡村,哪有现在的这些玩具车呀!那一年,跟随父亲去福建,途中路过住在城里的弟弟家。那天晚上,他手上居然有一辆能开动而且会发出警笛声的玩具车。这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开了大眼界。当然,除了羡慕之外,并没有希望得到的奢侈。 我也有自己的玩具车,而且是我自己做的。跟随父亲在福建乡下,有的木板。于是我自己找来钉子和锤子,敲敲打打拼装出了一辆木头车,轮子是大人们喝酒剩下的酒瓶盖。没有动力,就外加一条绳子绑在车头,我自己来拉。 就是这样一辆玩具车,它也带给我许多欢乐。小溪里有很多螺蛳,很奇怪这么好吃的东西当地人居然不吃。于是就成了我们这些外来人的桌上常菜。每天大家吃螺蛳剩下的螺蛳壳,必须是倒在我的车子里,由我来运送到外面去倒掉。一边拉着车子,一边唱着歌,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这也成了我们家人逢年过节时常谈起的一个话题。 这个车子只能运输东西,不能载人。后来,我又有了一辆能够载人的玩具三轮车。 (做轮子用的轴承) 找来一块一米长左右的木板,在木板车头的位置,用锉刀挖出一个可以放下方向盘轴的洞,在车尾的位置上加装了一根车轴,两旁各安装一个从哪里找来的轴承。再找一根40厘米左右的木头,一端安装上轴承作为前轮,而另一端钉上一根横木为方向盘。最后拼装起来,就是一辆能载人的自制三轮车。动力,主要是靠后面的人推。或者,寻找一个陡坡,从上而下滑行。 这种车,我们那一带的孩子,好像家家都有吧! (二)自行车 不知道几岁,总之还很小,村里还没有公路。大家出村,都必须过桥、坐船到对岸到镇上去。一天,小溪对岸,突然有一个人肩上扛着黑黑类似于架子的东西朝这边走来。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自行车,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自行车。 那时,一般人是买不起自行车的。这个人是供销社的工作人员,自然比我们老百姓要有钱,他是第一个把自行车带进村子里的。我外婆家已经有公路了,舅舅有一辆永久牌老牛车。我们姐弟俩都很想学骑自行车,那么大的车子怎么能够得到呢? 办法总是有的,人小不能坐上去,另一只脚怎么能踩到踏板呢?那就一只脚,从自行车的三角车身上跨过去。那时的孩子都是这么学出来的。刚开始,需要大人帮我们扶住车子,没过几天就会了。小孩子学东西就是快。 车学起来了,可是车子没有。 做梦都想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 读初中时,终于有了一辆自己的自行车,而且是从亲戚那里转手过来的。之后,与车子配套的“换轮胎、补轮胎、修链子”等各种有车一族的生活就走进了我的少年时代。 (三)助动车 走进新时代,我刚好参加工作。学校离家比较远,又不能住校,就有了我的第一辆有动力的车子——助动车。 刚买了车子,车店老板跟我说了简单的操作步骤。自己试了试车子,就坐上去开回来。开出不久,路上遇到了几个坑坑洼洼,车子的龙头开始摆动起来。迎面又有中巴车开过来,一紧张,我就扑在地上了。起来拍拍尘土,拉起衣服一看,胸前一大片皮擦破了,看起来有点恐怖。还好没有什么大碍,继续骑着车子开回家。 之后的日子,也没少摔过。因为车子是燃油动力,所以一开就容易开快,路上一有一点坑洼后者地面湿滑,就很容易摔倒。不过,都是小问题。 自从有了助动车,我就开始骑着它,周游周边的乡村。我是一个外乡人,但是我比很多本地老师,都更熟悉周边的乡村。周末,没有事情就是洗车。洗完车,我喜欢把车子开到田间,躺在车子上,头靠着车尾的行李箱,双脚翘在车把手上,手拿一本书在田野间阅读。我的专科函授入学考试,就是这么靠着车子读出来的。 (四)小车 1998年,我还在读书。我跟父亲说,我工作以后一定会有小车开的。父亲根本无法相信:“那就看你有没有本事了,我看是不肯能的。” 可见,那时小车对于普通百姓来讲,还是奢侈品。 要开车首先要有驾驶证。都说去江西考驾照既便宜又快捷,我也去报名了。结果,人家只用跑一次,驾驶证就拿过来了。而我,却跑了四次江西九江,于2004年底才拿到驾照。不过,借此机会我还上了庐山玩了一趟。 有了驾驶证之后,那真是每天都盼望有一辆车,我曾经说哪怕就是一辆农用彪马拖拉机也行。只要让我过过方向盘的隐,就让我心满意足了。 一次,从亲戚那里借来了桑塔纳2000,进入驾驶室插入钥匙,车子的警报就响起来。可我一慌张,不知道怎么关闭警报器。后来,这位亲戚来了才把它关掉。现在想想,真是太可笑了。 2005年夏天,先买了一辆七座面包车。我也开始成为有车一族了,那兴奋劲简直无法形容。驾驶证是从江西“买”来的,驾驶技术就知道有多好了。一次和几个朋友开着车去游泳,在一个陡坡上熄火了。我从来没有学过上坡起步,离合器一抬,车子立马熄火而且往后退。无奈之下,朋友们只好下车用自己的肩膀推着车子,让我开过陡坡,才上来继续乘坐。一路上,被这帮朋友笑坏了。 开了几个月,花了两万两千元换了一台二手的吉利美日的两厢轿车。刚到手,就爱不释手。车子的内饰塑料板,每天都用一种喷剂喷起来,让它保持亮亮的,看上去就像新车一样。开到学校,同事们很好奇地进入到车厢看个究竟。毕竟那时,一所学校也就一两台车子。 再后来,就换了一台全新的POLO。 (我的车在青海湖畔) 骑助动车时,我就梦想着哪天骑着摩托车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有了轿车,开车自驾游成为家庭旅游的首选方式。我们开着POLO一起走南闯北,跑了全国不少地方。除黑龙江、海南等七八个省市之外,它到过了全国的二十几个省市。因为有它,我还曾经写过一篇《女儿走,老爸带你自驾远行》的文章发表在《父母世界》杂志上。 这台车,一直跟着我到现在,已经第十四个年头了。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工作时间的拖长,车子也从玩具慢慢转向代步工具。 这种转变一定是暂时的。我想等我退休了,或许还会买一辆房车去周游世界的。 |
|
来自: 新用户9913Bpb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