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发表文章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发表文章

一次,学校里来了一批领导检查工作结束后,得知我在《中国民族教育》上开专栏发表文章,很自然地问我:“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花了多少钱?”

我笑笑说:“我没有花钱,不过杂志社是要给我稿费的。”

为什么领导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想一定是身边用钱买文章发表的人见多了,因此就形成了某种惯性观念。

近几年,在职称评审和教学荣誉的评选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师平时一篇文章不写,可是整理材料时却拿出了好几本杂志,上面都有自己发表的文章。我一看这些杂志上密密麻麻的目录和文字,就知道这份杂志是上门推销发表的杂志。这样的杂志,你只要给钱,他就能帮你发表,甚至连稿子都不用自己写。

平时,我经常会写一些东西,偶尔也会在一些写作交流群里推送一下文章,推广一下自己的观点。这时,往往就会有几个陌生人加我好友。其中,就有一些是某些杂志的编辑。他会主动联系你,然后给你提供发表文章的渠道,并告知是评职称承认的杂志。每一次遇到这样的“好友”,我第一个动作就是从通讯录里删除。

我们都知道这些杂志纯粹就是拿钱给文章的,可是这样的杂志市场的需求量还挺大,这是为什么呢?

这跟我们的职称评审和荣誉评选制度有关系,因为评审和评选的资格就会有一条,必需要有获得一等奖或者省级刊物发表的文章。很多老师平时没有写作的积累,或者没有思考、没有行动,很难有文章获奖,但是又想参加评审或者评选,自然就找到了这些编辑。其实,内心里他们并非愿意花钱买文章,只是因为要获得参评的资格而迫不得已。

问了几个朋友,像这样发表一篇文章可是要花上一两千块钱的。这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氛围已经成为一种被承认的教育文化——文章是可以用钱买发表的,甚至是可以代写的。这种风气是多么糟糕,自然不必说。

假如这些评审和评选都不需提供论文是否会好一些呢?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师放宽了条件,农村学校的老师评审职称是不需要论文的资格。但是加分项还在,因此还是大有市场在。看来,这种机制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不过,我发现在审查材料时,教育局只看“三号”即国际刊号、国内刊号和邮发代号。不管你在什么杂志发表,如果没有提供这“三号”的这一页,他们是不给认定的。我在组织材料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复印时没有把“三号”复印进去,资料审查时就不能被确定。另一次,我在《浙江教育报》上写了一篇文章,结果报社忘记给我样刊,我无法提供原件。尽管网络上电子刊物随时都能查到,但也不被认定。

有时候觉得挺搞笑的,真正发表不被认定,而用钱买的却给加分。当然,这也不能怪评委,只怪我自己材料准备不认真。

我又发现在荣誉这一栏,教育局只认定政府部门发的证书,其他协会的证书是要降级处理的。其实,在文章发表这一项也是可以类似于这样的做法的。那些专门花钱的杂志,一般都不舍得页面浪费,也不舍得投入经费做编辑,因此他们的版面是没有设计的,纸张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我们一看就知道是花钱买的,是不是也可以参照荣誉这一栏降级处理呢?

或许,这样一处理,杂志社也会提高自己的杂志的品味。到时候,向老师要的价格也会提高。不过,我相信价格过高,老师们也会不大愿意买的。

因此,认定这些文章,我们就从杂志的目录和页面版本的设计去看,是不是会好一些呢?当然,如果有可能还是从文章质量上去把关是最好的。

总之,我想教育行政部门为什么要把文章发表放进去考核,就是想鼓励大家去写,通过写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肯定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现在遇到是全国各地都出现这种买文章的事情,那就背离我们的初衷。

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被“认可”,真的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