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脚考上研究生的他入学了,网友: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xxjjsdt 2021-08-30

8月29日

同济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报到入学

一位新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图片

测温、用手机扫取进校码

做二次核酸测试、签名报到

领取材料……

他的报到流程和其他同学都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

别人用手完成的工作

他都需要用脚完成

他叫彭超,一名励志青年

图片

图片图片

6岁时

彭超不幸触碰到变压器上的电线

导致双臂截肢

但他经过努力

做到了以脚代手生活自理

图片

他曾以608分的高考总成绩

考入四川大学法学院

被评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和“第六届全国自强模范”

今年4月,他用脚写字

顺利被同济大学法学院录取

图片

为方便彭超的学习生活

学校特地把他的宿舍安排在了一楼

宿舍楼和宿舍房门都可以刷脸进入

照明开关位置很低

可以用脚触碰操控

图片

图片

一路上,有不少热心同学想帮助他

他却回应,自己尽量不搞特殊

希望大家把他当做普通人对待就好

谈及未来,彭超表示

“我将在这三年里面好好努力

以后还是要攻读博士

攻读完博士我可以留在大学里面

当老师或当律师都是可以的”

图片

彭超说过

“用脚答题

我一样会写出我的灿烂人生”

像彭超一样的残疾人还有很多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但特殊不在于肢体的残缺

而在于他们拥有不屈的灵魂

他们能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

去追求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一路上有家人的陪伴

有同学的帮助

还有自己的不放弃

……

特殊的“学霸班”
成长路上我们一起走过

“岁岁花藻檐下共将棠梨煎雪

自总角至你我某日辗转天边……”

悠扬的歌声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内回荡

该校5位盲生部普高三年级学生

正用心准备毕业典礼的表演

虽然有视力障碍

但他们用努力冲破黑暗

被本科院校全员预录取

图片
“学霸班”5名学生一起看书。岳依桐 摄

视频来源:中新视频

“学霸班”的5位学生

从初中开始便是同窗

6年时间里

他们就像一个小家庭

相互鼓励、相互陪伴

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因为视力障碍

他们总是彼此搀扶,随时“连体”

一起学习、一起喝奶茶

一起聊天、一起嬉戏……

属于他们的回忆充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图片
“学霸班”5名学生。岳依桐 摄

在“学霸班”的教室里

各处都堆放着小山似的教科书、练习册

回忆起高考前的复习阶段

大家坦言十分辛苦

“幸好大家的努力都有了回馈”

图片
“学霸班”5名学生在一起排练。岳依桐 摄

视力障碍为5位学生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但他们仍然乐观、开朗

脸上时时挂着笑容

对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充满期待

被同学称为“大神”的刘润

有一个成为科普作家的梦想

有些害羞的罗丹

未来想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帮助更多残疾学生实现梦想

总是面带笑容的朱俊桥

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弹得一手好钢琴的李志鹏

期待能在音乐领域持续深造……

图片
“学霸班”5名学生行走在校园中。岳依桐 摄
因残疾而自卑
家人从未放弃

广东一男孩刘威麟

由于母亲难产留下脑瘫后遗症

可是爸爸没有放弃他

辞去月入七八千的工作

专职在家训练他说话、走路

小时候为了训练肌体灵活性

父亲常带他去跑步

时常摔得一身泥土

训练过程并不容易

刘威麟跑一圈,刘爸爸要跑两圈

要求孩子蹲马步1分钟

自己先扎稳2分钟做示范

坚持不住的时候

刘威麟就会哭闹

那一刻刘爸爸的心在滴血

图片

当刘威麟因每次考试写字

都很慢、很丑而自卑时

刘爸爸会立马耐心开导他

“要学会接纳自己

不要和别人比

尽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就好”

图片

在刘爸爸充满温暖和能量的

陪伴、鼓励和监督下

刘威麟再也不抱怨学习

不会因生活上与他人不同而感到自卑

反而比身边正常孩子更积极努力

2016年他考上了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2020年以专业综合第一的成绩考取研究生

脑瘫博士
从被帮助到帮助别人

李麟青1987年出生

1岁被确诊为脑瘫

不仅无法站立和行走

双手也只有三根手指

可以比较正常地运动

万幸的是

他的智力没有受到影响

图片

因此他从未放弃过学习

“我的手不如正常人的灵活

书写上也有一些障碍

我就反复一遍遍地练习写字”

图片

图片

普通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对他来说却要费好大的劲儿

妈妈抱着上学,同学抱着去厕所

老师背着去高考考场

20多年求学路,他凭借不懈努力

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学士、硕士

最后还以优异的成绩

考上苏州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

图片

李麟青说:

“很感谢一路帮助过我的人

到现在印象都很深刻

高考考场当时在四楼

学校没有电梯

是体育老师背着我进了考场”

就读博士期间

除了“读万卷书”

他决定还要“行万里路”

几年间,他或跟随父母或与同学结伴

坐在轮椅上游历全国

过程中发现残障人士出行

依然有不小的困难

图片

李麟青说:

“很多残疾人不敢出门

……

我要扫平障碍,我要改变这一切”

图片

2019年,李麟青开始研发无障碍地图

为了搜集数据,他和同事们

几乎跑遍了苏州的各个角落

在他们的努力下

2020年12月

苏州市的全景模式

无障碍地图终于问世了

图片

毕业之际,总结自己的过往

李麟青说,“如果被命运偷袭

最好的反击就是逆袭它”

图片

近些年

越来越多残疾人读大学的新闻

出现在公众视野

其背后反映的事实就是

我国残疾人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多

2019年,全国有12362名残疾人

通过高考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

2053名残疾人进入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学习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

我们不仅能看到肢体残疾人

更能看到盲人、聋人、脑瘫

甚至多重残疾的大学生

特别是2015年以后

那一年,我国开始施行

《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

明确规定要为盲、聋和肢体不便的考生

参加普通高考提供合理便利

一个和谐的社会

必然是充满包容的社会

它不仅仅给普通人提供上升通道

也要给特殊人群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

残疾人事业需要国家支持

当然也离不开社会的关注
关心关爱残疾人

你我皆可以行动

一个真诚的目光

一双热情的双手

一颗善良的心 

就已经足够

来源: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官网、中国青年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