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眼里的视界 --《摄影师的视界》│ 书海遨游 No.17138

 每日糊图 2021-08-30

书海遨游 No.17138

大师眼里的视界 

--《摄影师的视界》

推荐程度:****

(摄影不光光只有技术)

写过146本书的弗里曼先生应该算是当今摄影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是看的第二本他的书。

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是摄影构图与设计,其实并不是在于分享摄影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讨论摄影的直觉,或者是我定义的摄影心理学部分。

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格式塔感知”,用格式塔心理学来解释摄影构思的原理,上升到了人的一种本能。所谓的规律,或者说美好的事物都是有潜在的逻辑。

当然,具体的一些考量要素还是一贯的那几样,只是基于心理学的层面会有更深的一些解读。就比如关于色彩透视,“暖色调具有前倾的感觉,而冷色调则退后。”

其实“构图的核心概念是平衡。平衡是张力的结果,是对立的影响力相互匹配以提供均衡和协调的感觉。”很多片子都需要一个恰当的“平衡”解读,或者说当找到一个合适的解读方式,能够“理解”了这片子才能成为好片子。而如果大多数的潜意识可以简单直接的解读出来,那就是大片了。

大片的逻辑也简单,就是摄影师的视界一定要与众不同,从点、线到形状,从光、影到色块。如果说你看到的只是你自己的世界,那摄影是看到的就一定是不一样的摄影世界。

在这本书最后部分就很精彩,融会贯通,让你看看大师实战拍摄选片的过程和思路,你可以看到大师眼里的视界。

当合上书,还是会问那个究极问题,怎么才能拍张好片子?

相机操作、观察、熟悉构图技术和精神状态当然都是必须要具备的。但基础功练好了就是要无招胜有招了。

很喜欢弗里曼的说法,做一个拿着相机的艺术家,或者借用那句禅意的话,“不要想着你必须做什么,不要想着怎么做!”

2017-11-6 

迈克尔·弗里曼 / Michael Freeman

“每日糊图”每天都会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本人看书很杂,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也以此分享给大家,当然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每月还会挑选一部当月看的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以此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每日糊图

谢谢您的陪伴

谢谢您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