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部联合四部门发布《指南》,孩子日常饮食牢记“4不吃4常吃”

 莹妈育儿 2021-08-30

2021年6月24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印发《营养和健康学校建设指南》简称《指南》中就提到了孩子要怎么吃的问题。

《指南》在第6章第25条学校的小卖部超市不得售卖高盐,高糖,高脂和酒精饮料。

相当于四类食物被拉入了学生饮食的“黑名单”

第27条每餐供应食物,包括谷薯杂豆类,蔬菜水果类,水产畜禽蛋类,奶和大豆类这4类食物中至少三类食物,每天食物至少达到12种,每周至少达到25种。

这是对学校孩子饮食的要求和建议,这其实也是指导我们家长在家给孩子做饭时怎么给孩子吃更健康

如何让孩子吃得更健康?家长牢记“四不吃四常吃”,促进孩子生长发育

四不吃:高盐、高糖、高脂、酒精

不吃高盐食物

高盐的食物钠含量比较高,会加重孩子肾脏的负担,而且钠在排出的时候也会引发钙的流失,不利于孩子长高

比如外面售卖腌制的话梅辣条这些含盐量会比较高,不建议给孩子买。

而家长喜欢自己腌制的腊肉、腊肠、腌熏肉等这些也会放有大量的盐进去,不建议让孩子吃。

还有家长腌的青菜或者是咸菜,为了延长保质期也会放入大量的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也不建议给孩子吃。

不吃高糖的食物

高糖的食物会导致孩子摄入的热量更多,容易导致脂肪堆积,引起孩子发胖,从而导致孩子性早熟,长不高。也会影响孩子的口腔健康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就提出要开展“减糖”专项行动。

在很多小学外面有很多小卖部,会卖一些便宜的奶茶或者是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糖甚至是糖精

还有棒棒糖或者是QQ糖等都是属于高糖的食物

不吃高脂食物

日常饮食我们吃各种肉类以及植物油都会含有大量的脂肪,能够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如果再经常吃一些高脂的零食,会容易导致孩子变胖,而且零食中的脂肪很多时候还有对孩子身体完全没有任何好处的反式脂肪酸,所以不建议给孩子吃高脂的零食

面包、蛋糕里的奶油是很多孩子难以抗拒的诱惑,其实奶油中主要是含有反式脂肪酸

还有炸薯条,炸鸡鸡块这些油炸的食物都是属于高脂肪的食物,尽量不要让孩子吃。

酒精饮料

现在的饮料是五花八门,有一些饮料里面是含有少量的酒精,而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不建议喝任何的酒精类饮料

毕竟孩子肝脏的解酒能力还比较弱,喝入酒精饮料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四常吃:谷薯杂豆、蔬菜水果、水产禽畜蛋类、奶类大豆类

常吃的意思是要每天都要吃,主要有谷薯,杂豆类,蔬菜水果类,水产畜禽蛋类,奶和大豆类4大类食物。

谷薯杂豆提供碳水化合物以及膳食纤维。蔬菜水果类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水产,畜禽蛋类,提供维生素以及各类矿物质,蛋白质,脂肪。奶和大豆类主要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和钙

谷薯杂豆类:





建议杂豆类,薯类以及粗粮加起来要占到主食的一半

不要让孩子一天三餐都吃白米饭或者白米面。否则B族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会偏少。

蔬菜水果类

一定要从小让孩子养成爱吃蔬菜的习惯,大多孩子喜欢吃水果,因为水果有果糖口感比较好!不少家长觉得水果蔬菜差不多可以互换。

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因为水果含有热量很高,天天吃水果不吃蔬菜容易导致孩子变胖,所以孩子在小的时候水果蔬菜各一半,慢慢的到上小学之后尽可能的是蔬菜多于水果。

水产禽畜蛋类

水产鱼类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的DHA,促进大脑视力的发育

鸡鸭鹅可以提供优质的蛋白质

猪肉羊肉可以提供好吸收的铁,避免孩子出现缺铁性贫血

鸡蛋方便烹饪,而且营养比较全面,蛋白质优质,还有卵磷脂。

注意一周给孩子吃一到两次的动物血或者肝脏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奶类大豆类

孩子一岁之前以奶为主,1~3岁每天500毫升左右的奶,3岁到6岁,每天400毫升的奶,7岁到10岁每天需要1200毫克的钙,建议至少要喝600毫升的高钙奶,如果达不到可以通过钙片来补充。

10岁到18岁青春前期和青春期每天至少400毫升以上的奶,建议可以适当地补充钙片

大豆坚果建议每天15到20克可以补充必须的脂肪酸和优质的植物蛋白以及

莹妈有话说:

孩子的营养关系到孩子大脑的发育,身体的健康以及身高的增长,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营养均衡的饮食,少用零食代替正餐,让孩子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期能够长得高,长得壮,更聪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