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兰花浇水/水分管理10:称重法浇水。

 wushaohe 2021-08-31


图片

'养兰一点通,浇水 3年功。'笔者感到这个体会总结得深刻。笔者养兰多年,学浇水不止3年,到现在也没有全通,但这么多年感受颇深。

其实'浇水三年功'主要在判断该不该浇水上。初养兰时,看到兰盆已很干了,叶子有干尖,认为再不浇水就活不成了,就开始浇水;

可是过一段时间,干尖越来越严重,剪去又干,越剪越短,结果成了半截苗,整盆草都成了'矮种'。

再过一段时间,叶子开始整片枯黄,这时翻盆发现,几乎没有几条完整的根,都是又短又黑,看来是根出了问题,推测是盆基质长期积水使根呼吸受阻所致。

通过实验测试发现,不管用何基质,盆内不同部位基质含水量是不一样的,如表1。

图片


图片


北方干燥,表层植料易干,浇水之前只是看到盆表层基质已干,其实根较集中的中下层基质并不干。

这时浇水,底层植料并不缺水,致使根长期沤水、呼吸受阻而导致烂根。尤其是用软质植料的更易引起底层基质过湿,造成烂根。

有过一段养兰经历的养兰人注重基质含水的判断,为了正确判断也想出了一些可行的判断方法,如∶

用兰盆内预埋带孔的小塑料管测基质的湿度、基质中插牙签观察水分、用称重法判断基质含水等,还有专门设计一种可观察基质干湿的盆具。

可见准确判断的重要性。实际上判断对了,也就基本解决了浇水问题。

要想判断准确,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标准。在比较早期出版的兰花书刊上描述兰花习性时经常用'喜雨而畏潦'、'喜润而畏湿'、'喜干而畏燥'等来概括,'潦'、'湿'、'润'、'干'、'燥'等确切尺度对初养兰人来说是较难掌握的。

首先,盆里基质不能全部观察到,除非翻盆。
其次,对于这 5个字描述的含水等级有的也较难把握。能否给出一个定量的概念?

图片


到近代出版的有关兰花的书刊有些就给出基质适宜的含水量的范围。邓承康著《养兰》一书认为∶

'一般情况下,盆土湿度以通常所说的'滋润'、'润湿'为佳,其土壤含水量15%~20%';

吴应祥著《中国兰花》(第二版)指出∶'盆土的干湿程度是浇水最直接的根据,一般情况下,盆土含水量以15%~20% 为宜';

魏亚声总结的家庭养兰控制浇水经验时,认为土壤含水量减少到最大含水量的 20%~40% 即可浇水;

还有李仁韵著《兰韵》认为∶'一般含水量以15%~20% 为宜'。

3本较有影响的兰花专著认为最适宜土壤含水量如此的一致,必然有其原因。另外宋明远说,植料含水 20% 以下为燥,浇水最佳时机应在20%~30%。

看来确定土壤最适宜含水量也是各有说法。这些具体数字的出现,表明后来养兰人承接了前人经验的同时还有所发展了,经过试验摸索总结出更符合实际且易于操作的经验。

不管怎么说,还是有了具体的数字,有了这个量的指标,判断起来不应该太难了。

笔者认为家庭养兰盆数不多,可以用称重法;大规模养植,只要盆具和植料统一,也可以用此法来判断该不该浇水。

一般都认为,不宜以间隔多少天来定浇水时间,因为基质的水分与盆具、植料、植株长势、天气和栽培环境等因素有关,这些不可能相同,所以基质含水量也是在变化的,不可能一年四季定死了多少天浇一次水。

但用基质的含水量就可以综合这些因素,含水量变化是它们综合的结果,是最易掌握的。

图片


笔者从 2000年摸索用称重法控制浇水,结合笔者使用的深层草炭土,当含水量降至 30%即是浇水的底线(不同植料这个值是不一样的,要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摸索确定),效果很满意。

称重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把植料在阳光下曝晒几日。目的是灭菌和把植料晒干(实际上是风干)。

上盆前先称盆的重量(P)和苗重(M),栽好后浇水前再把整盆(含植料、盆具和苗)称重(A)。浇完透水再称一次全盆重量(B)。这时可计算出植料的干重Z和植料相对饱和含水率( H)。

植料干重 Z=A-P-M
浇水后植料相对饱和含水率 H= (B-A)/Z× 100%

以后只要称全盆重即可按上式计算出当日基质的相对含水率。当相对含水率低于 30%时(指用深层草炭土)就要浇水。实际操作中也不是盆盆都要称重,只要是盆具、植料一致,称一两盆就可以了。

也可以提前算好,当相对含水率为30% 时的总重量(盆、植料和苗),平时称重时与它比较,重量大于它时暂不浇水,低于它时浇水。

这种量化管理就把判断简化了,而且不会出大错。这样就可做到适时浇水,基质就能保持'润而不湿'。'干而不燥'。

这个办法虽笨拙,但可为初养兰者掌握适时浇水提供可靠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