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彩云南(三)……元阳梯田、建水

 zzm1008图书馆 2021-08-31

贞欣
04-15
阅读 710
关注
来自话题
#带你去旅行
11.3万篇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正值元阳梯田灌水季节。因蓄水养田所呈现的光影色彩也成为元阳梯田最美的季节。

梯田水面上漂浮着的红藻和水中倒映着的金色霞光,

蓝天白云,

山川树木,

呈现出红、黄、绿、蓝、紫等五彩斑斓的色彩,让高低错落、曲线优美的梯田更是美轮美奂。

元阳梯田分布于多个村庄,

每个村庄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能呈现出最美的梯田景色,主要景点有:

箐口看云中仙境,

坝达或老虎嘴看日落、看云海,

多依树看日出,(网上截图)

箐口村是森林—水系—村庄—梯田“四素同构”的哈尼族生态村,

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

梯田云海与古老的“蘑菇房”融为一体,

在菁口村寨的下方是层层叠叠的上千级梯田,提供着全村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粮食。

整个箐口寨子被一层层的梯田所包围。

一块块不规则的碎片梯田镶嵌在广阔的田野里

随着阳光的照射,受光面不同,梯田的色彩也会发生变化

远山、森林、村寨、梯田、还有清清的溪水相互交映,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山水画。

夕阳西下时,一层层的梯田仿佛像一块块镜面,平整而透彻

又如一道道河流,在那炽热的阳光照耀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坝达梯田,这里有1万4千多亩线条美、立体感强的壮观梯田。3700多级梯田宛如一道道天梯,直达云天。

由于坝达梯田面东朝西,因此是看日落、看云海的最佳景点,

当我们遇堵半路下车,徒步赶到观景台,时间已过傍晚6点半,这里人山人海,根本挤不到前面,

所以只能请前排帮忙和日落等人走了后再去拍照

站在观景台往下看,撞入我们眼帘的全是层层迭迭的梯田,

如波涛海浪,气势磅磗,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夕阳下,长达三千多级的梯田,伴随着水田颜色的变化,

或银光闪闪,

或金光闪烁

或蓝色幽幽像版画一般,颜色多变,壮观美丽

你看那一片片的梯田就像鱼的鳞片一样,在阳光下闪耀

和坝达梯田一样,多依树梯田景区也有着成千上万亩的梯田,当阳光普照大地之时,梯田随着日照会不断变换颜色,故被人们称为最佳观赏日出之地,这是我同学早于我一星期来到这里拍的,美不美?

为了捕获光影变幻的瞬间,我们6点20分已坐车到达景区,天还很黑,观景台人不多,占据一个前排位子后,我们的心情就像等待一场电影开映一样,等待着太阳的光辉普照在梯田上。

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大地就像拉开了一张幕布,朦朦胧胧,一块与天相接的黑白地毯慢慢张开了,

人群还在不断涌来

00:14
去APP下载

一会儿,山谷间白茫茫的云海又奔涌而来,云海在梯田上空随风舞动,梯田忽隐忽现,虚无缥缈。

00:10
去APP下载

渐渐的,东方呈现出一些淡红色,我们是多么希望太阳快跳出来,让霞光穿过变幻莫测的云雾洒向梯田,

可是天空不作美,天上云层还是很厚,雾气太重,期待中的太阳就像害羞的少女,始终没有露出笑脸,幸运没有降临给我们

雾像锁,锁住了多依树的美丽,为了弥补光影的缺陷,我索性用了滤镜,把它变成了一幅幅精致的版画,

每一幅版画都是那么精工奇巧,那么绝妙无比。

并采用中国风的形式,用圆圈住了美丽的多依树,它俨然就变成了一幅泼墨的山水画,诠释了不一样的美。

带着莫大的遗憾,我们离开了元阳梯田,来到了历史古城建水,游览朱家花园,“朱家花园”是清朝末年临安府城(今建水城)富商大贾朱成藻和朱朝瑛两代人苦心经营近三十年才最终落成的大型民居式建筑群。

占地面积约二万平方米,整组建筑以“纵三横四”布局,以当地传统民居“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结构为基本单元,多单元并列连排组合而成,有大小院落42个,房屋214间,

造型优雅的宅房与庭园

院落层出叠进,曲径通幽,显示了豪宅的神秘

精雕细刻的花木门框和花窗,气势轩昂

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尽显豪宅的风雅情趣

步入朱宅中门,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透空花墙,上面开着一道月宫门,正上方有四个字“循规蹈矩”

这道月宫门的背面上方则书写的是“谨言慎行”,这是朱家家族倡导的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

豪宅东面的朱氏宗祠是一套三进院落,

墙壁上刻着五百多字的“朱子家训”。可见当年的朱氏家族对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这些礼制宗法对族人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光绪十九年,朱成章三儿朱朝琛考中举人,出任贵州桐梓,仁怀县知县。光绪二十三年,朱成藻长子朱朝瑛参加乡试,名列副榜,授广东补用道,从此朱家走上仕途之路。由于二兄弟先后科举式名,家人特制一块“兄弟连科”匾额,悬挂屋厅,光耀门庭。

豪宅里名为“小鹅湖”的水池前建有水榭,是朱家的戏台。

环绕水池的石栏两面还刻有24幅描绘朱家繁荣佳境的诗词书画和精美浮雕。

华堂后面,是家族的议事厅。当年的朱氏兄弟们,就是在这里商议国家朝政、家族事务。

朱家花园东南角有一座怀远厅,厅内有《朱氏家族百年兴衰资料展》,以各种文字和图片资料展示朱家花园多舛的命运

这是建水朱姓系世表,记录了朱姓的几代家族

几次大的劫难,让这个当年辉煌的家族迅速落败下去,让人感叹不已。

我们在园中还参观了以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命名的几个内宅院。

“梅馆”,是以梅花为主题的第一个院落,在院落的板壁和门窗上多绘制有梅花题材的诗词楹联。

这个院落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民居“纵三横四”的布局。

“兰庭”,是朱家的正房,是朱家核心人物朱朝瑛居住的地方。这里是朱家的主体建筑,其面门为三间,两边带廊门,正是“三间六耳三间厅”的典型布局。

“竹园”,是梅兰竹菊中的第三大院落,其亮点在于院中的“五福门”,寓意幸福美满,长命百岁,主要是供长辈们居住。

“菊苑”,是以四君子命名的最后一个院落,院中的大水缸是一大特色,称为“门海”,又叫吉祥缸,既可以蓄水防火,又可以用作赏花观鱼。

“紫藤院'因院中有一老紫藤树而名,它是家庭议事,外嫁内娶,满月周岁等家人小型集合的公共空间,也承担着部分家族祠堂的作用

同时朱家花园融入了很多亭台楼阁等江南水乡景色,景致如画

为滇南不可多见的极富园林韵味的豪宅,被称为“边陲大观园”。

离开朱家花园,沿着翰林街,我们向“朝阳楼”前行

朝阳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旧巍然屹立,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

因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故有“小天安门”之称。

朝阳楼正面悬挂的楷书“雄镇东南”四个大字,每个字高约两米,刚健雄劲,作者系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涂晫。

背面“ 飞霞流云”四字为摹仿唐代书法大家、草圣张旭的狂草笔法,飞舞流畅,整个城楼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巍峨挺拔、气势雄伟。堪称“滇府第一楼”

凡谈及到十七孔桥,大家一定会想到北京颐和园中的十七孔桥,而在云南建水,也有着一座和它同样多孔的桥,它叫双龙桥

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3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它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但因战火摧残,如今北端的阁楼已没了踪影。

桥中央则是一座屋檐层叠、檐角交错的三层大方阁。此阁三层,屋檐层叠,檐角飞翘,灵巧轻盈

找准角度,阁中有阁,把这里的美丽揽入相片之中。

建水“十七孔桥”如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