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鲍飞立 | 著名媒体人曹聚仁、曹景行父子两代的徽州情结(纪实散文)

 金鸽子文艺 2021-08-31

著名媒体人
曹聚仁、曹景行父子两代的徽州情结

文  /  鲍飞立

(安徽黄山)

2021.08.26

温馨提示:文章4300字,浏览全文大约15分钟左右。

曹聚仁与曹景行是一对父子,父亲曹聚仁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儿子曹景行则是当代著名记者,他俩都是名声在外的知名媒体人,他们两代人都曾在我们黄山市(原徽州地区)留下足迹,与徽州有缘,到过屯溪,写过屯溪,难以忘怀,有着浓浓的徽州情结,其中故事且听笔者说之,谨与读者分享。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号听涛,浙江省兰溪市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人士。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到上海,先后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曾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央社战地记者,曾报道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和东南战场等战地新闻,是第一个报道“台儿庄大捷”的新闻记者。1950年只身离沪赴香港,从事自由写作,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派记者。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等报纸。从1956年起,为国共和谈之事,多次回内陆和去台湾,是北京中南海毛泽东、周恩来的座上宾,台湾蒋介石、蒋经国也密邀其赴台北“畅谈”,密商两岸和平统一事宜,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奔波。著有《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万里行记》、《鲁迅评传》、《现代中国通鉴》等80余种著作,4000万言的文字。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病逝时,周恩来总理盖棺定论,称赞他为“爱国人士”,并为其亲拟墓碑碑文:“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之墓”。   

由于建国后,曹聚仁担负着神圣的统战使命,加上他工作的特殊性,使他的作品在大陆和台湾同时被禁出版达30年之久,直到他逝世之后近10年的上世纪80年代初,才被两岸解禁,允许出版。这位大师级人物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以多方面业绩而横跨政治、历史、新闻和文学的“四界”。这位被称为“谜一样的人物”的曹聚仁先生,竟然也与徽州有缘,与屯溪有关呢!


抗战时期曹聚仁与夫人邓珂云一同骑马前往战区采访

1938年前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曾经设在皖南屯溪,该部机关报《前线日报》也于1938年10月1日在屯溪创办。第三战区政治部第三组组长李俊龙兼任报社社长,从菲律宾归国并被派到第三战区政治部服务的马树礼(1909-2006,顾祝同的女婿,后官至台湾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总统府资政”。)任总编辑。其时,作为中央社第三战区战地特派员的曹聚仁,曾于1938年10月底到屯溪看望马树礼,并与他一起共事过。

在屯溪停留时,曹聚仁还拜访了时任新四军军长叶挺。叶挺看过曹聚仁写的几篇战地新闻和通讯,对他的文笔颇为赞赏。谈起抗日,叶挺充满豪气,当叶挺得知曹聚仁正在收集中国抗战的资料时,就把新四军战士从被打死的日军中队长身上搜到的几张日军在南京奸淫杀戮的照片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了他。抗战胜利后,由曹聚仁和摄影记者舒宗侨合作、编纂、全书共有40万字、1200张照片、600幅地图的《中国抗战画史》于1947年在上海正式出版,引起强烈反响,并作为审判日本战犯的有力证据之一。(这是一份珍贵的中国抗战资料,然而在“文革”期间,曹聚仁在上海的妻子家里被造反派抄家,竟被抄走,没留下原版本,令人遗憾!)

曹聚仁在屯溪期间,还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曾到距屯溪20余里的休宁县万安镇的徽州中学(今休宁中学)给师生们做战地归来的演讲报告。同去的以著名文化人士、地下党员洪琛为团长的抗日剧团也演出《流亡三部曲》、《放下你的鞭子》活报剧和其他剧目,一时间整个“徽中”校园里师生热血沸腾,抗日气氛十分高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论功颁奖,曹聚仁荣获“云麾胜利勋章”。

曹聚仁后来将到屯溪的经历写成了几篇文章,收录在他于1966年出版的《万里行记》一书中,其中有写新安江的《新安江的黎明》;有写屯溪的《屯溪风月》。在写他的家乡兰溪的《兰溪——李笠翁的家乡》中也提到了屯溪。

在《新安江的黎明》一文中,他写道:“这样滩恶船难上的新安江都是徽帮商人文士到杭州上海去的必由之道,因此胡适、陶行知、汪原放、章衣萍、汪静之,他们这些皖南人,也会和我们金华人一样,当年出门,必得经过七里陇下了新安江,到建德会合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新安人。”字里行间,充满敬意。

在《屯溪风月》一文中,他将屯溪之于休宁与兰溪之于金华进行了比较:“屯溪只是皖南大市镇,属休宁县,离县城五十华里。休宁和金华相仿佛,一个淳朴的古城,屯溪便是现代城市,和兰溪一样,赶上了现代化水准。”他认为“屯溪的繁荣,当然不只是依靠茶叶;而徽骆驼就从全国各城市拖回许多资金,因此,皖南的城镇乡村,房屋建筑的相当高大。”“皖南藏书之富,可与苏、杭、杨、泰并存,雕版之精,也为全国之冠。”

在《兰溪——李笠翁的家乡》一文篇首,他就对屯溪与兰溪的繁荣一并给予肯定:“钱塘江上流,一支从新安江(徽江)到了屯溪,一支从严江到了兰溪,这两处都是千山万壑中的现代化城市,也都是徽骆驼的天下。”他的游记文史底蕴深厚,旁征博引,显示了极深的国学造诣和卓越的见解,在现代散文史上独树一帜,成为大家。

顺便一说,曹聚仁的家乡浙江兰溪,是一个自古以来以新安江为纽带与徽州关系密切的地方。明清时的兰溪作为浙西地区的水陆门户,有着“小上海”之誉,“徽商执兰溪经济之牛耳”,兰溪工商业“徽人十居其五”,至今仍留有徽商捐资建设的“新安会馆”等古建筑。兰溪市于2003年9月成立了徽学研究会,编著了《兰溪徽商人文志》。为纪念这位家乡的先贤,兰溪市于2012年举办了曹聚仁逝世40周年纪念活动,成立了“曹聚仁先生研究资料中心”,建立了“曹聚仁生平展览馆”,曹聚仁先生的家乡人是绝不会忘记他的。


曹景行中年留影

曹景行(1947-),别名“新闻雷达”,祖籍浙江兰溪,从小在上海长大、读书,1966年高中毕业于上海市西中学,“文革”时期,1968年8月,随上海市首批1966届高中、初中毕业生上山下乡,来到坐落在安徽省徽州地区(今称黄山市)的黄山脚下的上海市黄山茶林场(1955年,安徽省公安厅在徽州地区太平县谭家桥乡西谭建立黄山茶林场,1965年10月移交给上海市,更名为“上海市黄山茶林场”,成为安置上海知识青年下放劳动的基地。1986年8月3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订有关协议,并上报国务院办公厅,“留4000亩山场、土地,继续由上海黄山茶林场使用,其他9万多亩山场、土地及其地上木、竹、茶和建筑物移交黄山市人民政府。”现为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上海域外国有农场企业。)安家落户,务农十年。

1978年,曹景行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1989年移居香港,先后任《亚洲周刊》撰述员、编辑、副总编辑,兼任《明报》主笔。1996年进入《凤凰卫视》,先后任言论部总监、资讯台副台长。也为新加坡《联合早报》、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等报章撰稿。2005年起,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先后主讲或联合主讲《电视新闻评论》、《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等课程。2013年5月正式加盟“亚洲联合卫视”,任总编辑。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评论员、上海“东方卫视”特约观察员,是华人世界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曹景行无形之中子承父业,便有人感慨他必定“常受教于令尊”。这位资深的媒体人与我们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原称徽州地区太平县谭家桥公社)还有一段不解之缘呢!他下放劳动所在的上海黄山茶林场就位于谭家桥镇地域范围内。十年的农场知青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人生经历,也和谭家桥当地的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这黄山东麓的大山里,他与战友们一起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2008年9月和2015年5月,曹景行曾两次重回故地,感慨很深,他面对采访他的上海和当地媒体同行,回忆几十年前那段“知青岁月”,眉宇间神采飞扬,侃侃而谈。

他说:1968年8月,上海市一批1966届高中、初中毕业生首次来到距离大上海1000余里的黄山茶林场下放劳动,插队落户;1971年11月,又有1000多名1970届中学毕业生分配来黄山茶林场工作,以后,陆续有近万名上海知青怀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抱负和热情,带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将青春献给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美好愿望,来到这里扎根。黄山茶林场故有“一万知青,十万大山”之称。

他刚来时被安排到九连,在一个叫“聂家山”的小村里住了两个月,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如同家人。他记得,刚过完春节就要准备春耕,清早光脚踩到冰冷的秧板水田里,真正体会到了刺骨痛的感觉。他学会了犁田插秧,学会了砍柴烧窑,也学会了喝酒御寒。在农忙的日子里,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被广播喇叭惊醒,直到天黑好久了才回到宿舍,累得连洗把脸的力气都没有了,瘫在床上起不来。一连几个星期都没有一天休息,硬是挺过来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曹景行与妻子蔡金莲在上海黄山茶林场的留影)

在黄山茶林场期间,伙食上要三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吃上一回肉,吃肉像过节一样。知青回家探亲过年,乘长途班车去上海要十几个小时,腿脚都坐麻了,苦不堪言。如果买不到车票,则还要绕道芜湖、南京,既费时又费钱。平时周末或农闲时,大家除了到场部,就是到谭家桥小镇街上逛逛,买东西吃。有时满街都是茶林场人。大家在一起如同兄弟姐妹,关系非常亲密。他于1975年在黄山茶林场结了婚,夫妻俩的结婚证书还是由当时黄山茶林场所在地的太平县谭家桥人民公社颁发的。

不少上海知青在黄山茶林场的日子里,在生活十分艰难、农活十分劳累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刻苦自学,最终在社会发生大变革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77年以后,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不少黄山茶林场人也从此走出了大山,他们有的人学有所成,成为专家学者;有的人走上仕途,担任各种领导职务;有的人走上文学道路,成了著名作家。他自己就一直坚持读书,吸取养料,不管是二十四史,还是马列著作,抓到手就如饥似渴地阅读。1978年秋,年已31岁的他和妻子蔡金莲双双考上复旦大学,一个在历史系,一个在化学系,带着刚满三岁的女儿重回上海,从此离开了黄山茶林场。

曹景行最后小结道:“那段经历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了解了农村。经常有人问我下乡10年到底有何得失,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10年青春岁月消逝,不是用简单的加减法就能做个了结的。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黄山茶林场的10年,给了我们超过一般人的承受能力,有了这么一段经历垫底,后来不管遇到什么意外变化、遇到什么困苦境况,都不难去面对、去承受。一批批黄山茶林场人,正是当年承受了各种考验,如今才能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曹聚仁与曹景行这对中国不同时代的父子媒体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就,却不曾料到,在他俩的人生征途中竟会不约而同地到过徽州,阅读徽州,写下徽州,留下了浓浓的徽州情结。实乃我们徽州的幸事矣!难道不值得为此而写上一笔吗?!


——————————
题图为:曹聚仁中年留影。

作者简介:鲍飞立,网名"老牛"。男,出生上海,与共和国同龄,黄山市屯溪老三届插队知青,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已退休)。喜摄影,爱写作,多年来有作品先后发表于国家、省市各级报刊与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