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是北疆博物院,于1914年由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创办,1927年对外开放,1957年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馆,2014年1月25日新馆改造完成面向公众开放。天津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馆藏生物标本约40万件,一、二级珍品1282件,200件模式标本被列为国家一级标本保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集古生物、古人类、动物、植物、地质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史博物馆。 该馆收藏的动物群化石的完整和丰富在世界亦属罕见,是研究古脊椎动物的进化及分类的重要依据,还存有国内比较少见的国外苔类标本。天津自然博物馆利用馆藏优势,打造了“家园·探索、家园·生命、家园·生态”三大主题展区,是目前国内首家全景式展示生命进化、自然探索、生态体验的自然史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最早称北疆博物院,由法国神甫、动物学博士黎桑1914年(1876-1952,中文名桑志华)来华创办。
 天津自然博物馆以“家园”为总主题,从户外“家园·足迹”到首层“家园·探索”,从二层“家园·生命”到三层“家园·生态”,讲述一个从远古到当代、从世界到天津的“家园”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