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金钱不能买什么》

 板桥胡同37号 2021-08-31

图片

好书推荐

《金钱不能买什么》

迈克尔·桑德尔 (Michael Sandel)

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

图片

作者简介

关于“迈克尔·桑德尔”

图片

“就是他”

迈克尔·桑德尔

(Michael Sandel)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政府管理学Anne T. 及 Robert M. Bass讲席教授,自1980年起教授政治哲学。他备受赞誉的“公正”课程,是网络和电视上首个免费的哈佛公开课。桑德尔的作品已被译成18种语言,在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瑞典、巴西和中东国家被制作成电视系列片。他在哈佛举办Tanner讲座,同时兼任巴黎大学客座教授。2010年,中国的《新闻周刊》评选他为“最具影响力外国学者年度人物”。2009年获选为英国广播公司Reith讲座主讲人。

简介

关于本书内容

我们想要一个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社会?

市场在公共生活和个人伦理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怎样决定什么东西可以买卖?

什么东西由非市场的价值掌握?

哪里是金钱的法则行不通的地方?

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中,迈克尔·桑德尔论述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在我们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出售,这个世界难道没有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市场价值观侵蚀本不该由它们主导的领域?市场的道德界限又何在?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层面,医疗、教育、政府、法律、艺术、体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非市场的准则都已被市场价值排挤出局。桑德尔认为,我们已经从一个拥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变成了市场化的社会。


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一书中,他发起了一场我们这个“市场驱动时代”所缺失的争论:在民主社会中,市场应扮演什么角色;道德和公共的善为市场所不敬,金钱所不及,我们怎样才能够保护它们?

书评

精彩书评摘要

托马斯·弗里德曼

无论是在波士顿还是在北京,桑德尔碰触到的都是深层问题。

《观察家》

当代公共社会的主流观点之一认为,道德和宗教概念属于私人事务,应该排除在公共道德争论之外。对此桑德尔却有不同看法。

《泰晤士报》

桑德尔将其政治哲学的力量,承担起我们普遍的不安感。

《新政治家》

他对于政治辩论无可回避的伦理色彩的坚持,让人耳目一新。

书摘

摘自本书P13-16

虽说美国的医院里没有挤满黄牛党,但是去看病常常还是要等很 久。你需要提前几周、有时候几个月就预约医生。当你如约就诊时, 还需要在候诊室等很久,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能够匆匆地和医生会面10 或15分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保险公司不会为日常的门诊治疗 付给初级诊疗医生很多钱。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每个内科医生通常 至少要有3000个病人,每天经常要匆匆接诊25~30个预约病人。

许多病人和医生都对这种制度安排感到沮丧,因为在这种制度安 排下,医生几乎没有时间去了解病人的病情或回答病人的问题。于是,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都开始为病人提供一种更为贴心的服务,即“特 约医疗”(concierge medicine)。就像五星级酒店礼宾部的侍应生一样, 特约医生为病人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对于缴纳年费(1500~25000美 元不等)的病人而言,可以确保当日就诊或次日就诊、无须等候、充 分问诊、全天24小时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手机联络到医生。如果你需 要看一位顶级专家,那么你的特约医生会帮你搞定一切。

为了提供这种贴心服务,特约医生大幅削减了他们原来接诊的病 人的人数。那些决定将其一般业务转为特约医疗服务的医生会给他们 的现有病人发一封信函,让他们做出选择:要么缴纳年费来享受新的 无须等待的服务,要么另找其他医生。

成立最早的、收费最贵的特约医疗服务机构之一,是1996年成立 于西雅图的“MD2”公司(MD Squared)。对于缴纳年费(个人年费为 15000美元、家庭年费为25000美元)的个人而言,该公司承诺可以 使他“绝对、无限和排他性地享有私人医生的服务”。每位医生只为 50个家庭服务。正如该公司在其网站上所解释的:“我们所提供的是 周到、高档的服务,因此我们只能为少数精挑细选的客户提供服务。” 《城乡》(Town & Countr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说:“MD2”的候诊 室“更像是丽思卡尔顿酒店(Ritz-Carlton)的大堂,而不像是医生的 门诊室”。但是,即使如此,几乎也没有几个病人去那里看病。大部分 去那里看病的病人是“首席执行官和老板,他们不想花时间去诊所看 病,而喜欢在家里或办公室这样的私密环境中接受治疗”。

其他一些特约服务机构则为中上层人士服务。“MDVIP”是一家总 部设在佛罗里达州的营利性特约服务连锁公司。它收取1500~1800美 元的年费,提供当日就诊和即时服务(全天候热线服务),并且接受由 医保支付常规医疗项目的做法。由于加盟这个连锁公司的医生把其病 人的人数削减到了600人,所以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为每一位病人 看病。这家公司向病人承诺:“他们在就诊看病时无须再等待。”《纽 约时报》报道说,“MDVIP”在博卡拉顿的候诊室里摆放了水果沙拉和 海绵蛋糕。但是,由于几乎没有病人等候看病,所以候诊室里的食品 也常常无人问津。

对于特约医生和付费客户来说,医疗就应该像特约医疗这样。医 生每天只看8~12个病人,而不是30个病人,而且他们的收入仍可以 远超同行。加盟“MDVIP”的医生可以得到客户所缴年费的2/3(公司 得到1/3)。这意味着,如果一家特约医疗服务机构有600个病人,那 么光算年费,一年它就有60万美元入账,这还不算保险公司给予的偿 付。对于支付得起这种服务年费的病人来说,时间充裕的会诊和全天 候的医疗服务乃是一种值得花钱享受的奢华。

当然,特约医疗服务的缺点是它只为少数病人提供服务,而将大 多数病人都推到了其他医生原本已经拥挤不堪的患者队列中。因此, 它招致了与那种反对所有快速通道项目的观点一样的反对意见:特约 医疗服务对于那些仍滞留在拥挤行列中受罪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特约医疗服务肯定不同于北京的特需门诊服务和倒卖门诊号的做 法。那些无钱享受特约医生服务的人,一般还可以在其他地方获得体 面的医疗服务,而在北京买不起黄牛门诊号的患者则不得不没日没夜 地排队等候挂号。

但是这两种做法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二者都使得富人可 以在享受医疗服务时插队。插队行为在北京比在博卡拉顿更加显得明 目张胆。北京各大医院挂号厅里拥挤不堪、人满为患,而博卡拉顿候 诊室中摆放的海绵蛋糕却无人问津;前者的异常喧嚣与后者的安静似 乎构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那只是因为当享受特约服务的病人 按约赴诊时,他们已经通过付费的方式悄悄地完成了插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