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第98篇:读文随笔∣学科大概念与“走近作者”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08-31

学科大概念与“走近作者”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高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了蒙城县第一中学李兴和老师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年第12期的论文《学科大概念视角下高中语文“走近作者”设计理念探析》。应该说,这是一篇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的论文。先谈谈我理解范围内的缺点,题目是“学科大概念视角下”,那就说明对“走近作者”的阐述应该与学科大概念产生密切的关联,即阐释学科大概念是什么,与“走近作者”对应或联系的大概念又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两者之间的逻辑分析。遗憾的是,作者只是在前言部分大致解释了一下“学科大概念”,并着力阐述了学科大概念之于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义,但没有将“学科大概念”具体化,因此论文给人的感觉只是给“走近作者”扣了一顶帽子。当然,对我来说,论文的缺点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我说的缺点,只是个人意义上的,未必是真缺点。本文主要谈论文的优点以及我阅读完之后的收获。

收获之一是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走近作者”的概念或判断。我以前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也写过不成熟的文章,遗憾的是,我未能从理论层面对这种现象进行概括,只是笼统地将“知人论世”拆解成“精准知人”与“微观论世”,并且举了几个教材中的例子。相比李老师提出的“走近作者”,我发现这个提法非常精炼,而且能够和“走进作者”“走入作者”等相似表述相区分。“近”和“进”,一字之差,意思却大不一样。前者是靠近,与作者的相关背景知识,对于文本解读来说只起到了辅助和支架的作用,对作者的研究不能代替对文本的理解;后者是进入,如果是“走进作者”,那就变成了“作者研究”,势必会出现抛弃文本、脱离文本进行解读的现象。另外,“精准知人”的提法有点学术化,似乎是在进行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走进作者”更容易从教学论的角度展开探讨。因此,我对作者提出的“走进作者”的提法是高度认可的。

收获之二就是要围绕核心论题布局文章结构与框架。当论文的话题确定之后,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与框架,例如从哪几个角度、哪几个点进行剖析,全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要围绕什么样的内容展开,每个部分写多少字,部分与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等等。我以前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主要针对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讲课之前,或者说要求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就将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盘托出,这既不符合阅读的一般规律,又大大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初感,有时候直接摆出写作背景和作者信息,就相当于告知学生整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就会带着现成的正确结论走进文本,那对文本的解读就无从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了。那究竟该怎么办呢?当然是要把握抛出背景资料的时机,我也称之为“背景还原”。应该说,我的思维总是局限在“文本解读”的框架里,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定势,于是就不能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去解释这种现象。李兴和老师这篇论文,从三个方面对“走近作者”进行剖析:取舍相宜、适逢其时、难易平衡。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走近作者”的三条策略,但是我却从中读出了教学论的视野。首先,“走近作者”要取舍相宜,这一点阐述的主要是“教学内容”。作者分析说:“课堂教学过程中'走近作者’的教学内容应从'讲授’与作者有关的事实性知识转变到'使用’与作者有关的事实性知识。”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师时,背景资料实际上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解释“走近作者”,我认为是十分恰当的。而且,这就涉及到教学内容的相关理论以及当前有关教学内容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其次,“走近作者”要适逢其时,这一点主要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切入的。按照王荣生教授的理解,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为成形的教学内容,作者及写作背景等资料是放在课堂流程的哪个阶段呢?是课堂的初始阶段还是过程阶段?这就是教学设计。作者说的“适逢其时”,并没有具体回答“走近作者”应放在哪个阶段,但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不能所有的阅读教学都是以“介绍作者”开始的,二是不排除有一些特殊的文本,需要借助作者相关的资料才能走进文本。再次,“走近作者”要难易平衡,这实际上是“学情”问题,那就可以从学情的角度对该内容进行分析。于是,作者对“走近作者”的阐述,就形成了一个“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的结构。当然,如果将这个结构改为“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我觉得也是合理的。

这一点也启发了我,对语文教育任何话题的分析,都要有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视野,而且要有美国文论家韦勒克所说的“透视主义”的眼光。与文本解读相关的话题,在进行研究时头脑里就不能仅仅有文艺理论的内容;与教学有关的话题,自然也不能只有教学分析的单一维度。

收获之三就是要善于积累典型的教例或课例。作者在进行论证时,引用了较多的课堂教学片段,这说明作者十分留心搜集与教育教学研究密切相关的资料。第一部分,作者引用了某教师执教《金岳霖先生》时的失误,同时也介绍了执教《蜀道难》时应该引入的信息;第二部分,作者引入了某教师执教《滕王阁序》的案例,论证了“走近作者”出现的时机,后还引用了某教师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案例;第三部分,作者引入了有关李商隐《锦瑟》的相关资料的探讨。这些案例使得抽象的论述更为具体、更为直观了,而且案例中有正例,也有反例,正反结合,更加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此外,就是作者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文学素养等,都非常深厚,可见好文章是积累出来的,是慢慢磨出来的,这一点对我也是一种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